肖娟群
[摘 要]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的大学排行榜以咨询为主要价值取向。排名服务对象为中学毕业生和大学新生,而非高校;排名对象为学科,而不涉及大学的综合与整体实力;排名处理只对高校分层,而没有具体名次;排名公布中环节公开化,且有“提示下个人排名”的服务方案。其独特有效的大学排名方法为国际同行所称道。其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对我国具有多方面启示:明确服务对象;增强排名对象的可比值;增强大学排名的透明度。
[关键词]德国CHE大学排名;价值取向;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1-00-03
一、德国CHE大学排名
德国的大学排名开展得比较晚,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经费资源相对短缺,在竞争和追求效率的压力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估运动逐渐被拥有浓厚大学自治观念的德国高等教育界及其公众所接受。其中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的大学排名评价的学科覆盖面广、指标参数客观,排名方法新颖,是德国国内相对全面和权威的一个排名机构。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下文简称CHE)成立于1994年,由德国大学校长联合会议(the German Retort's Conference)与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联合组成,属于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其主要的职能包括:发挥思想库角色,设计德国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参与推动实现大学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改革计划;对大学的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和培训服务;从事德国大学排名活动[1]。以咨询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大学排名是CHE的一项主要工作。据调查,评估结果对学生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强,2005年至少有1/3的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时参考了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推出的大学排行榜[2]。
二、德国CHE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
德国CHE大学排名在价值取向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大学排名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排名对象和排名处理三方面。
1.排名服务对象:中学毕业生、大学新生,而不是高校
强调大学排名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是CHE大学排名独有的特点。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中学毕业生和大学新生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些学生可能倾向于大学的研究实力,一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大学的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或地理位置。例如,受德国特定学制影响,急于就业的学生就倾向于选择学习期限较短的高校。德国CHE大学排名强调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性,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关注点,不仅对各个大学的不同专业给出分层排名,而且将学生分为了“研究型”、“实践型”和“速成型”三类,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评估指标。对不同学科专业进行分层排名,可保证学生在选择或重新调整大学专业时所依据的信息全面、准确、可靠和科学。
2.排名对象:学科,不涉及大学综合实力
德国大学的复杂性和学生选择的差异性使得CHE在进行大学排名时更倾向于学科排名而不是综合排名。他们认为不同大学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学科,而各学科之间也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CHE认为,综合分数的计算可能会使学科的优势和不足相互抵消,导致学科间的差异和特点变得模糊不清。给大学一个综合分数对于希望从事某个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起不到什么帮助作用[3]。所以,德国CHE大学排名在大学(Uni)和应用技术学院(FH)分类型高校的基础上,分年度对不同学科进行具体排名。自1998年以来,德国CHE先后对近300所德国高校35个学科进行了排名,并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每隔3~4年适当调整子指标重新进行评估,迄今涉及学科的学生占德国大学生总数的75%。为适应高校国际化发展,促进大学生流动,从2005年起CHE还增加了对奥地利、瑞士高校的经济、法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专业的排名,扩大了横向对比[4]。
3.排名处理:只分层,没有具体名次
目前国际上的大学排名大多都给予大学具体的排名名次,这种精确名次的排名方式却往往无法正确反映大学的质量,这也是很多大学排名遭到专家、社会大众质疑与批评的重要因素之一。CHE大学的排名采用了分层的处理方式,将参评的高校分为了三组:高组、中间组和低组。这样,各高校的层次与差距即可在分组中体现,其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被分在同一组中的高校综合实力不会有明显差异,反映在更细化的学科排名中,既体现了大学学科之间的差异,又避免了大学之间因为几分之差却排序相差甚大而引起的误导。
4.排名公布方式:环节公开化,“提示下个人排名”的服务方案
德国CHE大学排名力图以更大的透明度为学生的选择起到咨询与引导作用,这种透明度和引导作用,还体现在其排名服务方案的公开性上。在CHE大学排名公布的网站上,浏览者可以根据所需点击链接,如专业、大学、地点、就业数据等,还可以根据语言文化科学、工程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科学等学科来查询参与排名高校的专业情况。或根据其他相关选项如学习建议、排名概况、在提示下个人排名、排名上升和下降、单项排名等进行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提示下个人排名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浏览者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查找。根据提示信息,浏览者可以最终看到自己选择的项目的学校排名,有些UNI的专业有时候还不如一些FH的,这在德国很正常,并不是老牌学校的专业就┖芮俊*
三、CHE大学排名价值取向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大学排名中的价值取向失衡现象
大学排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国外排名相比,我国大学排名受观念和体制两大障碍影响,排名价值取向严重失衡。
第一,我国大学排名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数量取向。学校规模、科研成果数、学科数、经费数额和反映办学条件的物质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排名结果。一所大学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评价一所大学,既要有数量指标,也要有质量指标,我国大学排名,无论是人才培养评价还是科研评价,都以数量为重点,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价时,多数评价隐含的假设是学生质量上的差异不显著,因而学生数量上的差异就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学生数量和院校规模就成为大学排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5]
第二,我国大学排名主要以科研实力的数量指标来反映大学实力,按照以科研为主的指标体系进行简单加权排出来的只是计量指标排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排序。我国的大学排名很少细致地评价生源、课程、毕业生等反映人才培养的指标。北京邮电大校长林金桐直言国内《2004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体系有三处硬伤,一是没有学生选择性意见,二是没有毕业生毕业率,三是没有毕业生就业┠晷健*[6]
第三,不同类型大学的可比性问题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虽然2002年大学园首次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专业型大学分类方法推出了第一个中国研究型大学排行榜,但其分类的合理性还需要实践来检验。大学个性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学科结构不同,而大学排名对各门学科并非同样重视,存在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自然》和《科学》杂志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诺贝尔奖也以理科奖项偏多,采用这些评价指标对文科力量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类大学不公平。
2.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几点启示
(1)大学排名必须明晰自己的服务对象。任何大学排名都是围绕一定目的进行的。在我国,通过对大学科技实力(或学术质量)的评估为大学排序,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排行的突出特征。虽然,我国许多大学排名的目的是寄希望于“引导学生择校、引导民间的教育投资流向、促进大学竞争、吸引国人关注高等教育的作用”[7]。但在实际排名中却过分强调大学本身的特点而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具体需求。德国CHE大学排名旗帜鲜明地将中学毕业生和大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强调排名首先为他们服务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
(2)大学排名应增强排名对象的可比性。随着大学评价内容的丰富,以及评价对象范围的扩大,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可比性问题日益突出。任何非单因素的大学排名都有主观性。只要不是单指标排名,就必然需要对多指标进行加权处理,而权重的确定要根据评估目的就必然带有主观性。所以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不同导致评估结果的大相径庭进而引起激烈争议也是在所难免,如在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度中国大学100强》中排名第三的南京大学,在深圳网大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却名列第五,而在网大排行榜上列第9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却只能屈居《2002年度中国大学100强》的第44位。目前,虽然我国的大学评价的分类、分学科、分专业评价的趋势正逐渐出现,但尚没有得出权威的大学分类标准,有待继续在实践中做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德国CHE大学排名根据学生的需求不同而将高校分为三种不同类型,这对于高校多样化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在一定意义上,对解决困扰我国大学排名的可比性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增加排名细节查询,增强大学排名透明度。将评估结果通过适当途径予以公布是大学排名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学者认为“我国政府更多地把评估看作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很难保证评估的客观和公正”。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大学排名虽然也强调为中学生及其家长选择高校而服务,但从评价的发布方式来看,有些大学排名结果发布在学术期刊上,具有一定的研究取向。此外,公布在报纸或网络上的排名基本也只是结果的呈现,评价环节的信息透明度几乎为零。而在德国CHE大学排名公布的网站上,浏览者可以根据所需信息进行“自助选择”点击链接,从而获得查询者想得知的详尽信息,这一做法可谓是独一无二。中国社会信息的透明度低,也还没有比较成熟的高校信息数据库,客观上为大学排名的信息收集带来了困难,更对大学排名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产生了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德国的评价体系,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评价体系,优化我国的大学排名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EB/OL].http://ed.sjtu.edu.cn/news/2006.05/CHEopportunity.htm.
[2]德语国家最新大学排名榜启示[EB/OL].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08-16/15539766652s.shtml, 2006-08-16.
[3]李文兵,沈红.德国CHE大学排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4):30-33.
[4]孟虹.德语国家最新大学排名榜启示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07-07.
[5]韩飞舟.国内大学排名中的价值取向失衡[J].现代大学教育,2006,(3):22.
[6]校长炮轰“大学排行榜”:排行榜误导公众[EB/OL]. http://edu.qq.com/a/20040324/000043.htm,2004-03-23.
[7]董秀华,对我国大学排行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90-95.
(责任编辑 黄建新)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Ranking of CHE
in Germany and Its Enlightenment
Xiao Juan-qu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Abstract:The university ranking of CHE is highly applauded by its international peers because of its unique method. Its value orientation is for the students both in the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but not the university themselves. Its ranking system is just about the subjects, but not the whole power of the university. They just divide the universities into different groups, but not detail ranking. CHE publish the result totally in a personal way.
Key words:university ranking of CHE in Germany; value orientation; character;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