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爱英
2007年11月份,应埃及开罗市议会的邀请,我有幸率政协考察团赴埃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埃及,从孩提时代我就已经知道,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七千年的悠久历史,那里有尼罗河、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所以一直以来对这个国度心存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这次去非洲考察,对这个神秘的古国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见到了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历史遗存,了解到不少异国风俗民情。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加上查阅的一些资料,我把所了解的埃及介绍给读者。
埃及概况及历史沿革
临行前,我翻看了一些有关埃及的资料。据资料记载,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一小部分领土——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交界,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全境96%为沙漠。尼罗河纵贯全境南北,境内长1350公里,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入海处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99%的人口集居在仅占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道。有6921.3万人口,首都开罗就有1500万人口之多。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穆斯林占94%,科普特基督教及其它宗教占4%。全国有26个省,省下设县、市、区和村。主要城市是开罗、亚历山大、舒卜拉海迈、宰加济格、苏伊士、阿斯旺等。
埃及历史悠久。公元前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当时称法老王国。公元前670年以后,长期为外来民族所统治,公元640年,阿拉伯人入侵,推行阿拉伯化。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被英军占领,英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国,宣布埃及成为英“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成为独立国家,但仍保留英对其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1958年2月,同叙利亚合并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退出“阿联”。1971年9月1日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埃及永久宪法规定,埃及是“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经济上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人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协商会议是与人民议会并立存在但无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咨询机构。协商会议设主席、副主席。
埃及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算是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国家财政收人主要由运河收入、旅游收入、侨汇和石油收入四大支柱构成。埃及社会两极分化严重,20%的人控制着80%的社会财富,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埃及的教育事业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比较发达,共有19所大学,著名的大学有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等。基础教育为免费教育。
埃及的历史文化遗存
11月14日晚12点多,我们由突尼斯乘飞机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地接者是一个埃及小伙子,他看起来体格健壮、肤色黝黑、浓眉大眼,能讲几句简单的中国话,其中文名字叫张飞,一见面就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乘坐一辆小中巴,从机场直奔将要下榻的四星级酒店-Zoser hotel。由于已是深夜时分,一路上没有堵车,映入眼帘的是路两边的棕榈树和昏暗的路灯,以及比较密集的城市建筑。一路上我想,开罗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么美丽,更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40多分钟后,我们到了下榻的酒店。这是一家四星级酒店,酒店大厅倒也宽敞,柜台两侧有供宾客休息的沙发,房内设施简朴。我们住两人一间的标准间,看上去与国内三星级酒店差不多,但好处是离金字塔不远,住在六层的宾客即可从窗户上看到金字塔。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去参观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我们的导游是当地人,她是比较典型的埃及女子,身着灰色长裙,头用灰色的纱巾包着,蛋圆脸型,肤色黝黑,不施粉黛,两只大眼睛闪烁着智慧。她的中国话讲得不错,词汇量挺多,就是有些声调把握不准,抑阳顿挫分不清。她的中国名字叫王小丽,很健谈。她自己说,她会讲四国语言,但最喜欢的是汉语,她非常喜欢为中国人当导游,渴望有机会到中国,看故宫博物院,看颐和园,看山东孔子庙。她对我们很友好,可以说,在为我们作导游时很敬业,尽可能详尽地向我们介绍有关埃及的方方面面。她讲到,埃及的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这些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也就是我们前去参观的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修建的陵墓,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年一公元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来的,跨越了10个朝代。这些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参观中,我们向导游提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久远的4500年前,交通运输很不发达,这些巨石是如何运输的,这些石头又是如何切割打磨的,石头与石头之间一无水泥,二无其它黏结剂,如此高的金字塔又是如何堆砌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这一庞大的建筑物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等等。尽管导游也做了很多解
说,但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了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的游客前去观光。
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海夫拉的陵墓旁。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额套圣蛇浮雕,颏留长须,脖围项圈。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项圈不见踪影,圣蛇浮雕于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亚在雕像下掘出,献给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据导游讲,胡子、鼻部已都有损缺,历经4000多年的狮身人面像,现已痼疾缠身、千疮百孔,颈部、胸部腐蚀,左后腿塌方,右肩上掉下两块巨石,但看上去仍然是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参观完这几个景点,已是午后四点。下一个参观考察的景点是埃及古城卢克索,她距开罗有700多公里,在开罗南面的尼罗河畔。我们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次日零晨五时到达卢克索。这是一个温馨美丽的小城,建筑物具有欧式风格和阿拉伯风格相结合的特点,市容整洁卫生,交通秩序井然,有许许多多的欧洲人乘豪华游船到此旅游观光。
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又称阿蒙·赖神庙,是法老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规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庙门巍峨高达38米,蔚为壮观;主殿雄伟凝重,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有16行共134根巨石圆柱,其中最高的12根。每根高在20米以上,柱顶可站百人。柱上残留有描述太阳神故事的彩绘,庙内尖顶石碑如林,巨石雕像随处可见,在神庙的石壁上,可见到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刻写的他们的光辉史迹。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物之一,也是埃及最大的神庙。
卢克索神庙距卡纳克神庙不到一公里,是公元前14世纪修建的,神庙包括庭院、大厅和侧厅。庭院三面有双排纸草捆扎状的石柱。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十分优美,神庙围墙外是第十九王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时期修建的另一庭院,在这里可看到高大的、有浮雕的塔门和当时流行的方尖碑。之后我们还到卢克索西岸著名的帝王谷进行参观。这是古埃及十八、十九、二十王朝历代法老们的陵墓集中谷地,这里已发现的陵墓近70座,大都依岩开凿,墓内有出色的浮雕和生动的象形文壁画。看了这些陵墓,我不仅联想到古埃及的这些法老王们真是有远见,把自己的陵墓建造在远离城市的沙漠和岩石下面,才有可能保存久远。
第三天,我们乘汽车前往亚历山大,参观了夏宫花园、庞贝柱子、灯塔遗址。夏宫即蒙塔扎宫,坐落在庙东部,占地155.4公顷,密林环绕,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花园,一直是皇室家族消夏避暑圣地,不对公众开放,建筑风格比较独特。
庞贝石柱是矗立于亚历山大城塞拉比斯神庙遗址上的一根孤零零的石柱,由于地处一座光秃秃的山丘之上,远远望去,25米多高的庞贝石柱很是有些擎天一柱的气势。这根石柱是由一整块大理石制成的,石柱总重达5000吨,是为纪念古罗马戴克里先大帝而树立的。在罗马统治时期,戴克里先大帝曾亲自率兵包围亚历山大,讨伐驻守亚历山大的罗马叛军。为感谢这位大帝对城内百姓的恩德,埃及执政官波思吐莫斯下令于公元297年在塞拉比斯神庙中树立了这根石柱。目前人们更习惯地称它为庞贝柱。“庞贝”源自古罗马一员名叫庞贝的战将,公元前48年,罗马大将庞贝被凯撒大帝击败后逃到埃及,当时埃及人屈于凯撒的淫威而杀死了庞贝。13世纪,欧洲十字军东征到达亚历山大时,认定当年庞贝的遗体就在这根石柱的周围,故称其为庞贝柱,从此流传至今。
在埃及的第五天,我们驱车前往孟菲斯履行公务活动,与当地的一位议员就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了交流。他谈到,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埃及非常重视历史文物的研究与论证,长期以来与许多西方国家合作从事关于埃及石质文物保护的研究,以期博取众家之长。当我们问及埃及文物保护经费的渠道时,他告诉我们,这是由政府唱主角的,埃及每年仅用于古伊斯兰教建筑维修保护的经费就高达2000万埃磅(相当于5000万人民币),古埃及文化遗存及其它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另行拨款。
公务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拉姆西斯二世雕像。孟菲斯距开罗只有半小时的路程,下车后,我们就看到两尊完整的人身雕像。一尊是拉姆西斯二世,另一尊是二世的皇后。据导游说,这是在拉姆西斯二世在世时雕塑而成的,其标志是雕像两腿一前一后分开。皇后的雕像则是两腿并拢。拉姆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法老,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第三代国王。这一时期是埃及帝国顶峰之一。历史学家认为,拉姆西斯二世就是圣经摩西《出埃及记》中的埃及法老,他生前为自己在尼罗河两岸建筑了大量神庙和雕像,许多保存至今。拉姆西斯二世同时也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是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勇士,他在位时间长达66年。拉姆西斯二世共有8个正式的妻子和100个妾及100个孩子。他卒于公元前1212年,享年90岁。之后,我们又去距拉姆西斯雕像不远的萨卡拉,观看了埃及最早的金字塔,也就是阶梯金字塔。所谓“阶梯”,是因为其三角斜坡的外观呈阶梯状。这座陵墓东西长140米,南北长128米,是先在地面上修建基座,然后将石头切割成块状,在其坟墓小土墩基础上层层加高,并以石灰岩装饰外表,一共堆了六层,呈阶梯塔状。阶梯金字塔的墓主,是古埃及第三王朝国王左塞尔。约建于公元前2700年,先于胡夫金字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块修建的陵墓。在阶梯金字塔周围,还建有埃及第五朝代最后一位国王乌纳斯的金字塔以及不少神庙和走廊,已经坍塌得不成样子。
埃及的风俗民情
埃及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绝对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以及非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也禁止使用猪制品。
埃及人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其原因是由于穆斯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这次到埃及,使我感觉到埃及的女子比较神秘,举目所及的女士十有七八都是头包大围巾、身着阿拉伯长袍,更有少数一身黑衣黑手套黑头纱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