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升 金 玲 陈 飞
【摘 要】 目的 从频谱多普勒超声层面研究脂肪肝对肝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62例脂肪肝患者,得到相应的肝静脉多普勒频谱,与对照组140例无脂肪肝人群肝静脉多普勒频谱进行分型分析。结果 病例组肝静脉异常波形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异常肝静脉波形中衰减型与平坦型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 脂肪肝患者肝静脉血流频谱可出现异常衰减型及平坦型,对脂肪肝肝血流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形态;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正常肝脏脂肪含量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加强对脂肪肝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预防其带来的对身体健康方面的一系列影响。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方便、无创、可重复的肝脏检查方法,是诊断脂肪肝的首选,而利用频谱多普勒研究脂肪肝所导致的肝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肝静脉多普勒频谱变化特点,有助于我们对脂肪肝的进一步了解。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病例组为脂肪肝患者362例,其中男性240例,女性122例,年龄21~85岁,平均37.5岁,对照组为无脂肪肝人群140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48例,平均34.6岁。病例组及对照组均为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普通人群。
1.2 方法应用意大利DU-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常规腹部检查,腹部肝脏模式,探头频率3.5~7 MHz,患者空腹,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扫查肝、胆、脾、双肾等脏器。其中脂肪肝的诊断根据周永昌主编的《超声医学》第4版[1]的方法及标准实施,肝静脉频谱测量时,均取肋下斜切面,在肝中静脉距第二肝门约5 cm处进行取样,取样线与血管夹角小于60°,嘱患者屏住呼吸,得到清晰的多普勒频谱。根据频谱形态特点将肝静脉波形分为三型:①正常型。三相波,有一短暂反相血流频谱。②衰减型。振幅降低,无短暂反相血流频谱,肝静脉搏动(HVP=最低峰值流速/最高峰值流速×100%)>50%。③平坦型。连续平坦,基本无振幅,HVP<50%。
1.3统计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表2)
病例组362例脂肪肝中158例为正常型,115例为衰减型,89例为平坦型,异常肝静脉波形(衰减型与平坦型)所占比例为56.35%;对照组140例中107例为正常型,18例为衰减型,15例为平坦型,异常肝静脉波形所占比例为23.57%。病例组肝静脉血流频谱异常波形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异常频谱波形中,衰减型(56.12%)与平坦型(43.88%)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在肋下斜切面,肝静脉血流频谱一般为三相波,以负向波为主,包括收缩期、舒张期血流峰及一短暂反相血流波,即两个负向波S波、D波和一个正向a波,S波>D波,a波/S波<0.5,这是由于肝中静脉及第二肝门十分接近下腔静脉的右房入口,心脏收缩和舒张导致中心静脉压改变,波及肝中静脉而产生。a波为右房收缩形成的反相血流波,S波为右室收缩右房被动扩张静脉血流快速回流入右房所致,D波为房室瓣开放后,血流从右房快速流入右室形成的静脉回流波。
在某些病理情况(如肝硬化、血吸虫肝病、肿瘤等)所致肝实质顺应性降低、肝静脉受压迫、肝静脉阻塞、心包积液等因素影响下,肝静脉血流频谱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布加氏综合征是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原因,但由于肝脏供血的双重性,其对肝静脉血流也同样产生影响,使肝静脉血流频谱呈连续紊乱的“假门静脉样”波形;肝移植术后,由于急性排斥反应的存在,可使肝静脉血流流速减慢,血流频谱振幅降低。
由于脂肪肝轻重程度的判定目前尚没有客观的标准,本研究中未予以严格区分,脂肪肝病例均根据郭永昌主编的《超声医学》第4版[1]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并排除其他病理情况。在本研究中,病例组异常肝静脉波形(衰减型与平坦型)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证明脂肪肝患者肝静脉血流频谱可发生异常,其原因可能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肝细胞过度肥大增生,可致整个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延伸能力受限,顺应性降低,肝内血管受一定程度压迫所致。各种异常波形所占比例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衰减型所占比例略高于平坦型,分析原因可能与呼吸周期变化、呼吸肌运动引起的腹压变化、腔静脉血流的改变等因素影响有关。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