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在上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之前,我布置了阅读任务:找出你认为的重点,画上自己的疑问,留待上课讨论解决。而且宣布,原计划三课时的内容我们准备一节课学完,绝不拖泥带水,这是一次挑战。
课上,先让学生谈学习本课的重点或者疑问,十余个学生先后发言,基本涵盖了文章的主要问题: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各位,这么多的问题要想一节课处理完确实很难,也不可能都讨论,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
“康大叔是不是刽子手?”“康大叔是不是那个卖馒头的?”不少学生像恶作剧一样地喊起来,有几个挤眉弄眼的互相暗笑,我明白这些孩子们的心理:你要一节课讲完,我们就偏不配合你,就是不说三要素,就是不说主题,看你怎么办!于是灵机一动,将计就计,“那好吧,咱们别的不讲,就专门来研究研究这位康大叔。”
“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老师,我认为康大叔不是前面的那个刽子手。你看,在第一节里,那个黑衣人特别凶恶,对老栓一点也不客气,好像还不认识老栓,动作特别粗暴。可是到了第三节,康大叔走进茶馆之后,他就认识了,甚至当着其他茶客称老栓为栓叔,明显地前后不一致。”
有人也容易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果然,又一位站了起来:“前面买人血馒头的时候,老栓明明给了那个人钱,可是到了茶馆,康大叔却说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捞着,好像失忆了似的,明显不是一个人。”同学们哄堂大笑,眼光全都对准了我。
“你们发现的问题很有趣,这可是我从前教这篇课文时没有遇到的情况,说明你们真的认真读了。有没有人持反对意见?”
“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我觉得康大叔就是刽子手。大家看第一节,那人嚷着,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里的黑衣人动作很粗鲁、野蛮,有一系列的动词为证。而第三节康大叔闯进茶馆的时候,是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也有些动词,闯啊披啊散啊捆啊的。这里的外貌描写和前面的动作描写感觉就是在说同一个性格的人,就是一个人。”
“而且他们都穿的黑衣服。”又一位站起来补充了一句,教室里又传来讨论声。
“我还是觉得不是一个人,你看老栓买人血馒头的时候胆战心惊的,见到康大叔吓得感觉小了一半,后来在茶馆,老栓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从老栓的表现看,前面的不熟,后面的熟悉。”
战火又起。
“我在想,老栓在买人血馒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我开始布局了。
“他爱他的儿子,以为人血馒头能换回来儿子的性命,但是又因为是刑场买的人血馒头,所以又高兴,又害怕。”
“那小栓吃过人血馒头之后,康大叔进来时老栓什么心理呢?”我追问。
“高兴呗,他落后、迷信,以为这个东西真能治好儿子的病,所以发自内心的笑,这是可悲的,当然也有巴结、讨好、市侩的一种虚伪的笑。”
“那看来,老栓先紧张后奉承这个可以理解了。刽子手要了夏瑜的命,康大叔又是如何谈论夏瑜的呢?”我继续设问。
“语气轻松,后悔没得着钱,对他的死不在意。”一个学生说话倒是言简意赅。
“夏瑜为何而死?按理说大家该不该在意呢?”
“这个我知道。老师,夏瑜为百姓牺牲,但是老栓、茶客们、康大叔等为代表的看客却不理解他的死,这是鲁迅笔下常见的看客形象。”
“康大叔也是看客吗?”
“我看不是。”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老栓和刽子手的交易是私下的,康大叔后来说的那些都是内幕消息,好像一般的茶客是无法知道的。康大叔就是刽子手,他不但残忍,而且贪婪,甚至还狡猾,当着茶客的面说自己清白,分明是虚伪。”
“你分析的有一定道理,杀害了革命者,还要拿他的血当药卖赚钱,收了钱还当众不说,足见康大叔的凶残反动、粗暴蛮横、贪婪狡诈的丑恶嘴脸。我认为康大叔是刽子手,这对文章结构也有好处,一边是买药的老栓,一边是被做成了药的夏瑜,他是两边的中间人,这样结构更严谨。”
“康大叔是个卖药的,而且是卖假药的。”一个学生接了这么一句,全班又是大笑。
“对,什么是药?什么是假药?大家都认为人血馒头是药,能治痨病,实际它是假药,这点我们同学已经读出来了。结合你事先的阅读,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夏瑜积极投身的革命活动,在他看来是改变中国的一剂良药,可惜也是没有效果的假药。百姓不理解,连他的母亲在他死后仍不理解,可见革命者的悲哀。”我的课代表总是能够最先说出些重要的东西来。
“还有吗?”
“康大叔代表的统治阶级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肯定是假药,夏瑜投身的革命也不是好药,作者寄希望于坟上的那些花,这个我们在《呐喊·自序》里学过。”
“中国既需要医治百姓身体的药,也需要医治精神的药,老栓、茶客都是病人。”
“……”
“好,今天就到这儿,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不知道你们理解了没有?关于康大叔是不是刑场上那个刽子手这样的问题,我从前讲课时没有同学提出。这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我没有给机会,另一个是老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同学来说可能并不简单。好在大家经过讨论解决了。我从前讲这课,从来没有从康大叔入手。可能大家还不习惯这样的方法,课前对课文的阅读还不够细致。课堂的一些笑声恐怕与这课的格调不吻合。有同学还怀有恶搞的心理,这一点我不赞同。大家可以课后继续讨论,并查阅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章。总之,课前充分的阅读,必然带来课堂的精彩。”
不讲满,不讲全,一直是我想追求又担心达不到的境界,这大概是目前我们年轻教师一直不敢取舍的问题。课前的充分预习,让学生自我感悟,课后兴趣不止,仍旧可以主动搜寻查阅相关资料,虽然一节课只探究了一个问题,谁又能说学生没有读懂这篇文章呢?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多年来悬而未解的问题,有人将其单独看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有的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上入手,页页相连,层出不穷,目不暇接;有的从教学内容处着眼,旁征博引,浓缩精华,横贯古今;有的从课堂练习入手,一道挨着一道,紧锣密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似乎印证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效率”的解释:“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然而对于这种以单纯的工作量来判断或者表现效率的做法,我倒是颇有怀疑。在这样充满“效率”的课堂下,学生成了什么?无非是被灌输的对象,被训练的对象,被技术现代化迷惑了的和被效率最大化奴役了的可怜的客体。
“效率”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毕竟课堂教学不同于工厂生产线上的简单、重复、机械的劳动,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把握起来还是很难。作为年轻教师,我也不止一次地在“追求效率”的呼声中追随,然而自己也几经碰壁:课堂效率似乎提上去了,有硬指标在,若干题,无数问答,可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语文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看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甩开膀子干活,拼命吆喝”无关,和学生“紧随老师思路,积极配合”无关。要重视语文课堂效率,关键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敢于舍弃,敢于放下,就是解放学生的手脚,释放他们的心灵。求多求全也罢,熟能生巧也罢,传统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子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这一过程,就像炒花生米,大火急炊,感到熟了的时候其实已经糊了,因为忘记了它还有一个自熟的阶段。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还是要以学生认知、情感的建构为标准,精练才是效率,学生自我习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才有效果,教师要敢于舍弃,敢于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主动探究、合作,获取知识,这才会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的回归。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 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