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共有五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编者作了如下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是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精品散文给予当代中学生的精神困惑远远超越了“爱”的主题。比如,以下的几个观点就集中地尖锐地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误区:
——这些小人物一点儿都不伟大,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是值得我们向往和仿效的。
——这些文章让我们感到人生是灰暗的、悲观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人的命运可悲可叹,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活该!
——善良人的命运都不好,我才不做善良的人!
这样的指责也许是编者们始料未及的。这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的教材中,甚至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就完全可能感动当时的中学生。但是,时代不一样了。中国社会正在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品德教育的严重滞后付出代价。近十年来,在大中城市,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的思想状态之复杂,深谙中学教育的人都会心有余悸。
因此,我们无法回避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阅读第二单元所产生的生命困惑。我之所以称它为“生命困惑”而非一般的“问题”,乃是因为我是如此深刻地感到如果回避学生的“精神背景”而去谈“爱”的话,这个单元的教学必将因为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喋喋不休而变得苍白无力。
我认为教学这一单元,在“爱”之上,还有必要渗透如下人生理念。
第一,“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深入感悟“不完美”之中的“美”,才能咀嚼出人生真味儿。
阿长是不美的。身世不美:她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下层农村妇女。形象不美:“黄胖而矮”,睡相特别难看。性格不美:喜欢切切察察搬弄是非,具有一些中年妇女身上最让人讨厌的传播流言蜚语的习惯。作为保姆,她对“我”的教育烦琐且愚昧到了让人“恨其不争”的地步。
《背影》中的父亲是不美的。面对着几乎“家破人亡”的“惨淡”光景他却无力回天。他身材臃肿,步伐“蹒跚”,穿着灰暗。他的颓唐、啰唆等等,和传统审美中所推崇的硬汉子形象完全不相吻合。
《台阶》中的父亲是不美的。他“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除了力气,几乎一无所有。为着“理想”奋争了一辈子,到头来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却终于“埋”下去了。他一生的奋斗成果反而成为他人生的重负,成为他自己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
《老王》是不美的。年轻的时候他“不老实”过,一生的命运就像他住了一辈子的破屋子一样的“塌败”。他像“棺材里边倒出来的一具僵尸”,“面如死灰”,行动“滞笨”,死后埋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老王一生连蝼蚁都不如。
余秋雨笔下的两代信客也有颇多不美之处。老年信客因为“裁下了”别人的红绸上的“窄窄的一条”“捆扎礼品”而“栽了跟头”,于是“四乡立即传开了他的丑闻”,一生的名誉从此“糟蹋”了。年轻的信客也因为“这条路越来越凶险”终于“撑持不了”,没能让信客的职业善始善终。
这些,都是人生的不完美。但是,这些不完美却并不能淹没人性的美,甚至恰恰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才烘托反衬出了人性之“美”的可贵。不完美乃是生活的本色、人生的本色,“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所以,当“残缺”成为必然的时候,在“真”之上的“美”才会更加耀眼。
因为愚昧无知的反衬,阿长满足一个被大人们忽略了感受的爱书的小孩子的爱心才会惊心动魄;因为惨淡人生的映照,《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才会感天动地;因为见识的短浅和理想的朦胧,《台阶》中父亲的追求才让人唏嘘喟叹;因为卑微如草芥,老王临死前亲自送来的那瓶香油和鸡蛋才成为了人性的丰碑;因为命运脆弱到一小截红绸就足以让人毁灭,所以信客们百转千回的命运才让我们一边捶胸顿足撕心裂肺,一边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人生的“真相”就是文学作品打动人的内在原因。我们必须让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命故事的时候,首先认识到美的形态和美的内质、丑的形态和丑的内质之间的相对关系是极为复杂多样的。美与丑是相融的,可以互相转化的。艺术美不一定有美观的形式,丑陋的形态也并不意味着丑的实质。这样的例子很多。断臂的维纳斯,《巴黎圣母院》中“丑八怪”敲钟人卡西莫多,现代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以“断臂的杨过”为代表的富有“瑕瑜互生”“残缺之美”的人物群像,都把这一原则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仅是美学原理,也是生活真谛。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具有时代特色的“不完美”,这导致了一个时代的人的身上常常会有时代缺陷的烙印。作为读者,在审美之前,应当有良好的“审丑”心态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现美和感受美。
我们只有让学生们懂得了这一点,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时代的缺陷和人生的缺陷,而不是以现代人高高在上、大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养尊处优的身份去俯视这些人生“并不成功”的“可怜人”。
第二,“天道酬善”“天道酬真”,真善美的价值是永恒的。
当代的价值观趋于急功近利,应试教育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它的培养模式其实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工具化”的商品。商品的特点是时效性,要时髦、时尚、时新,要一上市就抢购一空,要消费用过就扔,要抢个第一,第二肯定卖不上好价钱。所以,只要投入就要有产出,效率第一。
在这样的价值观中被熏陶出来的学生们,难免会轻视“真善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一个单元的故事,引导学生去体会真善美的温度。
阿长、老王、父亲们、信客们都是卑微的,但是,他们人性中的光华却无法遮掩。伟大的作家们受到了这光华的滋养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并用文字让这些反思定格,使平凡人身上的光华成为了人类永远的财富。长妈妈质朴厚重的爱心,瞎了一只眼的老王的清明澄澈的感恩之心,朱自清的父亲在岁月的风霜刀剑的逼迫下始终没有褪色的爱,都成为了人性的绝唱。
《台阶》和《信客》的主题更为丰厚,更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理解“真、善、美”以及“勤劳、无私”等等一切似乎都已经被贬值了的美好品德的价值。
《台阶》的讨论,我们进入到了这样的层面:其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作者以非常动人的笔调描绘了父亲造屋的艰难。按理说,这艰难足以让任何文字变成灰色。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劳动的美和劳动者的美。劳动中的父亲是挺拔的,乐观的,自信的。请看,旧屋的青石板台阶一块就有三百来斤重,一来一去的山路居然磨破了父亲的一双麻筋草席,如此艰辛的活路,父亲没有喊苦,只是觉得鞋子“太可惜”了。此时的父亲,多么豪爽乐观!父亲的脚因为长年的劳作“裂着许多干沟”,于是每年过年时洗脚成了家里的大喜事。不仅“母亲特别高兴”,父亲也用冒着“热气”的盆水很“耐心地洗”。此时此刻,这样的一双脚板后暗隐着的不是生活的艰难,而是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洗干净了,父亲却反而说脚“轻飘飘的没有着落”,轻松的调侃里满含着劳动者的自豪和自信。深秋季节,父亲“浮在雾里”,“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踏好的黄泥“颜色似玉米面……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通过这些描写,我们能够感受父亲的艰难,但更能够感受父亲在艰辛劳作中所感受到的人的尊严和幸福,这种幸福警示我们更为客观更为深刻地去反思父亲的“台阶情结”。
学习《信客》,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此时的乡人已大多数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何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这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来结尾?通过讨论,我们这样理解:老信客的人生确实是悲哀的,却尤为可敬。他的小小的失误断送了他的一生——这个失误在旁观者看来真的不是不可以原谅的啊!人们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让他声名扫地且失业。客观地说,这个惩罚太重了。因为,从后文描写年轻信客的文字的缝隙中,我们更能够感受到老年信客的心如金子一般的高贵。他是掂着被自己扎得“伤痕累累”的手“第二天”就找到了年轻信客,以“整整两天”的“说了又说,比了又比”的嘱托感动了年轻信客来接他的班。他为了不把年轻信客“惹臭”,毅然选择了去“看坟场”并且“从此没有再回村”,对这份他丢掉的让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让他的家“破烂灰黯”,令人伤心欲绝的信客工作,他哪怕是“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也依旧“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连刮风下雨的时候,他还会“手扶门框站一会儿,暗暗嘱咐年轻的信客一路小心”……老信客之敬业、无私、挚诚可见一斑。
是的,人生是脆弱的,但善良终会体现出恒久坚贞的力量。虽然乡人们误会了老信客,但是,上天不会永远误会一个善良的人。“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这就是更多的生命对善良的执著的召唤吧。老信客的坟墓最终被“修了一修”,我想,这应该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原谅和补偿吧。老信客如果在天有灵,也应该安心了。
人们说,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是价值迷失的社会,这一代青少年是普遍缺乏信仰和信念的一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些平凡人的故事,用平凡人对善和美的坚守来感染他们呢?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们:天道酬善,天道酬真,真善美的亮度可能暂时被遮蔽,但是,真善美的价值将会最终得到证明。
罗素说:在一个伪善的社会里,诚实确实有些不利。但是襟怀坦白、无所畏惧的益处要多于这种不利,否则,就无人会成为正人君子了。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正直、诚恳、坦率和自重,在他们心中树立“真善美”的信念应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第三,热爱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筋骨与脊梁。
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负面效应之一是让家长们想方设法地“再穷不能穷孩子”。于是,我们的教育便面临着更深刻的尴尬。即便是生长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被家长固执地挡在人生的风雨之外,关在校园的象牙塔中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奋斗。中国城市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几乎是这样的:在家里是皇帝,在学校里是上帝,玩游戏玩的是“传奇”,看电影看的是《英雄》,谈理想谈的是比尔·盖茨……这样的孩子,冷冰冰地说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话就实在不值得惊奇。
我们的教育几乎天天都受到嘲弄: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英雄形象在新的价值观面前已经脆弱得无法承载孩子对生活的想象了,急功近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又让新的民族英雄无法诞生且迅速站立起来。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容易犯侏儒症的民族。于是,孩子们只能在幻想世界(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异国精英其实也只是他们幻想世界的一部分而已)中去遐想和寻找。
我们的最可悲之处在于:当教育发展还远远滞后的时候,我们却让老百姓的孩子恐惧未来会成为“老百姓”,并非精英的教育却让成为精英成了大部分学生的终极追求。
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历史不仅仅是英雄创造的,更是老百姓创造的。老百姓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筋骨与脊梁,他们才是社会真正的英雄。
平民情怀,应该是当代教师最真挚的情怀。只有有平民情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平民情怀的孩子。
有了平民情怀,才能理解“长了灸疮疤的”让我“实在不太佩服”的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才能理解“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朴实话语中有多少人生的辛酸和倔强挣扎,才能理解父亲渴望自己家房屋的“台阶高一些”是多么伟大的理想,才能理解在动乱的年代里老王的淳朴和善良是多么弥足珍贵,才能理解“挑着一副生死祸福重担来回奔忙”,把他人的血汗和眼泪“堆”在自己身上的信客乃是顶天立地的真心英雄……
有了平民情怀,才不会嘲笑作者因为得到几本劣质的图书就感激长妈妈是小题大做,才不会埋怨朱自清的父亲没有本事才让家道中落,才不会荒唐地只去批判父亲的“台阶”意识是多么落后,才不会对老王这样的社会的“多余人”的悲苦命运无动于衷,才不会也像不明真相的乡人一样讥讽老信客对那“窄窄的一条红绸”耿耿于怀是咎由自取……
有了平民情怀,才能读出可怜之人更有可爱可敬之处,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读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类的诗句时眼前自然地浮现出可爱的长妈妈、父亲、老王和信客们。他们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奋斗不止的一生。他们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几乎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认真生活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
唯有如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才有坚实的底座。因为,当我们把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把自尊自爱的民族意识教育,舍生取义的义利观教育,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我们找到了语文教育的尊严。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