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民
打开我国的版图,在长江下游,从江苏宁镇山脉的丹徒以东,钱塘江以北,东到大海,面积约3.65万平方千米,那就是富庶的太湖流域。这片神奇的土地河网密布、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哺育了,世世代代生息于此的人们,勾画出多少令人神往又充满神秘感的历史画卷。而考古学家发现的良渚古国的火致范围基本与3.65万平方千米的太湖流域相吻合!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赐予人类的文明硕果。
从1936年,供职于西湖博物馆的年轻职员施昕更在当时的杭县良渚镇棋盘坟一个干涸池塘边,发现了“黑色有光的陶片”算起,经过考古工作者70余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岁末,良渚古城终于被发现,尧舜禹时代的古国“良渚”的国都终于撩开了其神秘面纱,呈现在今人的面前。在史书记载的夏、商、周之前,有过一个影响大半个中国的辉煌灿烂的良渚文化时期!
“良渚”,其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多么有诗意的一个地名!这里距南宋故都杭州只有20千米,朝东面向大海,天目山余脉从南北两面将其怀抱其中,两条河流蜿蜒东去,构成山水相依、食物来源丰富的优越自然环境。
如果可以穿越5000年的时光隧道,我们能看到,在现在的余杭区良渚、瓶窑一带约4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一条护城河和精心修筑的城墙,护卫着社会高度发达的“良渚古国”的都城。这一布局合理、反映古代礼制的古城是良渚占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将3.65万平方千米的良渚文化圈内各个部族用基本一致的宗教观念和互为关联的政治组纵联合成社会集团,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北到山西、西至四川、南达广东,均播下了良渚文化的因子,在中华文明主体文化中,继承了诸多良渚文化的元素,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作出了叹为观止的贡献。
那么,良渚古国为何有如此强劲的政治经济文化张力呢?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群内重大发现。
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位于良渚文化核心区域——良渚遗址群的中部,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周长约66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城墙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
良渚人建城时是经过精心勘察、规划、选址的,依托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将这两个小山置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互为犄角,肩负居高远望的重任,犹如后代城墙的角楼,也许真能在这两个小山上发现类似的建筑。良渚人以两个孤丘为犄角精心夯筑城墙,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约40~60米,石块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至今在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良渚人最先夯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时,技术均有明显进步。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块尖锐很多,明显是从附近山上开凿搬运而来;城墙外侧石头相对较大,越往里越小;然后用搬运而来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实筑起墙体,有时会在黄土层中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这说明良渚人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的筑城技术,体现了良渚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巧妙合理的较为严谨的规:划思路,使良渚古城不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同时也具备防洪的功能。
在良渚古城内,规模宏大的莫角山遗址被考古界誉为“土筑金字塔”,从古城平面位置观察,雉山和风山处在气势宏伟的莫角山遗址东北和西南两侧,且距离莫角山的直线距离大约相等,形成一个奇妙的对称地形。这个“土筑金字塔”是一处人工堆筑、厚度可达10余米的超巨型礼制性建筑基址,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约45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可以认为是良渚古城的“宫殿区”。在这个超巨型礼制性建筑基址中部偏北,伫立有3个略呈“品”字形分布的人工堆筑台基,呈三足鼎立之势。西北为小莫角山,东西100米,南北60米,相对高度约3米;东北为大莫角山,长方而规则,东西180米,南北110米,相对高度约6米;西南为乌龟山,东西80米,南北60米,相对高度约4.5米。这3座台基之上应建有古城的宫殿。试想,在10米高的基址上又高耸3个人工筑成的台基,再于台基上建造宫殿,其规模和气势该有多么恢宏!而在大莫角山的南面,发现了总面积可达3万平方米的夯土层,夯土层是一层泥和一层沙地相间夯筑,而且很有规律,夯层多达13层,最厚处达50厘米,也许这里曾是良渚人举行大型宗教祭祀仪式的广场。从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莫角山遗址是整个良渚文化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良渚古城的核心,有“中心祭坛”和“中心神庙”的性质,相当于后来的“宫城”,那里生活着良渚的“王”和贵族,故有“5000年前的紫禁城”之美誉。
良渚古城内西北角的反山墓地,则是良渚古国的王陵区,和城中心的王室宫殿——莫角山遗址相距150米,遥遥相对,略呈椭圆形,东西150米,南北75米,高出地面4米。已清理良渚文化显贵者大墓11座,出土玉、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反山墓地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显贵者墓地。其中反山12号墓陪葬规模是规格最高的,出土了震惊世界的“琮王”、“钺王”、权杖等大量精美绝伦的高规格玉器,墓主人是个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王”,反山墓地被考古界称为“反山王陵”。
在古城外,距宫殿区莫角山遗址约东北5千米有祭坛与墓葬相复合的瑶山遗址,西北2千米为汇观山大型祭坛遗址。瑶山遗址依托自然山体,建造了以灰土沟分割出内外三重的方形祭坛台面,在祭坛南部埋葬了良渚文化显贵墓葬12座,共出土玉、石、陶、漆等器物700余件(组)。汇观山遗址一座覆斗状方形祭坛,祭坛呈三级台阶状,顶面以灰土围沟分割成内外三重。祭坛东、西、北的第三级台面较窄,南面较开阔,应为活动场地,北侧发现三道阶梯状石块护坎,推测汇观山北侧可能有通往山巅祭坛的石阶通道。在祭坛项目西南部埋葬显贵墓葬4座。这两个遗址应是良渚人进行祭祀活动的场地。
良渚古城规模之大超出考古学家原来的猜测,其面积与皇家园林颐和园相当,而4倍于明代故宫,明故宫动用了百万夫役,历经14年才完成,那么可以想象在5000年前建造良渚古城该是怎样轰轰烈烈的场面。
5000多年前建造的良渚古城,对应当时的生产力来说,其规模相当庞大。需要大规模地组织调动大量的劳动力,经过较长时间的劳动,才能完成城墙庞大的土石方量和建筑莫角山宫殿区的土方量,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权组织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水平,怎能建造这样浩大的工程?因此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组织的雏形,必定有一套相应的严密组织、管理机构,就古城的布局设计、选址营建等进行协调指挥,以保障如此浩大工程得以顺利营建。
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型史前遗址中,良渚遗址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而良渚古城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为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最规模、最具水平的古城遗址,毫无疑问,这个5000年前的古城,堪称“中华第一城”。
有城就有国墙,城是人类即将进入文明阶段或初步进入文明阶段的产物,是区别于氏族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良渚古城的发现,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文明时期,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这是继20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而且对中国甚至世界史前文明的研究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蒲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