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08-03-21 03:02甘其勋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 2008年3期
关键词:辛弃疾刘老师星空

甘其勋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为了宣传十七大精神,小王积极抄写黑板报。他摘抄的一句话是: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 ①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发展依靠人民,③发展为了人民。

小李看了说:“第二句的顺序颠倒了。”

你看出问题了吗?请帮小王改过来。

正确的句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句子序号即可) (2分)

2.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陆续发回清晰的月球表面照片。我国人民几千年探月的目标梦想开始变成现实。

(1)我国月球探测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源于美丽的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1分)

(2)请写出与这个神话故事相关的两句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2005年春天,江苏金华城南小学二(1)班班主任、52岁的殷雪梅老师,用瘦弱的身躯在飞驰的汽车和6个稚嫩的生命中间,构起了生命的屏障。

(1)上文中加点的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稚()嫩屏( )障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殷老师的模范行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殷老师的儿子潘斐,请对妈妈的遗像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如果你是被救的6个孩子之一,请你对殷老师的遗像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仿句练习

书是什么?书是求知成才的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书是抚慰心灵的仙乐。请你写出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学校开展“热爱河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9—13题。(10分)

[悠久河南]

5.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主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州人物灿若群星。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都是河南人。请你指出下面的话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2分)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辉煌河南]

6.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独占其四。请根据提示写出古都今天的名称。(2分)

(1)_____________位居“八大古都”之首,是商代早期都城,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

(2)_____________史称“九朝古都”,历史名胜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等。

(3)_____________是“七朝古都”,北宋时称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4)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安阳,是商代晚期的都城。

(4)的句式与前三句不一致,请改为相同的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香河南]

7. 唐代文学家中,杜甫、韩愈、李贺、李商隐都是河南人,白居易葬在洛阳。请你写出其中一位诗人的两句诗,并标明作品名称。(2分)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河南郏县“三苏坟”是宋代三位父子文学家的墓地,他们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其中一位文学家的一篇名著的篇名

。(2分)

[魅力河南]

9. 你热爱河南吗?请写出至少两条理由。(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文阅读(共4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新诗,完成10—13题。(8分)

仰望星空

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选自2007年9月4日《人民日报》)

10. 根据诗意,解释词语。(2分)

(1)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炽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仰望星空,诗人发现它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诗人在一、二节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用简要的话加以概括,10个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什么诗人仰望星空心中会“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4分)

温暖一生的假糖

余华

下岗后,生活无着,我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不好,只觉前途一片灰暗。

这天,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来到我的店门前。我一眼认出,她就是我上小学时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赶紧低下头去,不想让她发现。那是30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文革”已接近尾声。一天早上,我很早就来到学校,走到教室外面的拐角处时,看到了刘老师,她正蹲在地上,用手把窗下被一帮毛孩子们砸碎的玻璃片一块一块地往簸箕里捡。那时,她被划为了“黑五类”,由于乡下喝过墨水的人不多,她一边接受群众的“改造”,一边还得继续教书。

看到这个我曾从她身上得到过母亲一般温暖和爱护的老师,看到她被凛冽的寒风冻得通红的双手,我不由一阵辛酸:要是能有一副手套送给她该多好啊!突然间,我想到了一颗糖。那是小伙伴“小疙瘩”送我的一颗糖,包装纸上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名字还是烫金的“奶油太妃”。晚上睡觉时,我曾几次想要剥开来吃掉,却一直没舍得。我掏出“奶油太妃”,走到刘老师身后,说:“刘老师,您吃糖。”刘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我发现,她呆滞、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幺,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直等我转身离去,才听到她的哽咽声:“谢谢你,孩子。”整整一天,我发现,刘老师总有意无意向我投来凝思的目光,整整一天,我的心都感到了无比的快乐。直等到了中午,晴天霹雳才从天而降。“小疙瘩”问我:“小凤子,我那块包在‘奶油太妃里的肥皂泥你是吃了还是扔了?”天哪,闹了半天,原来那不过是一块包在淡淡奶油香糖的糖纸里的假糖!

从那以后,我开始害怕刘老师投向我的凝视的目光了。几十年过去,那颗假糖成了我心里一个永远的痛。

“我买一斤‘花生牛轧,一袋‘大白兔。”刘老师还是向店门走了过来。我忙把包装好的糖递过去。庆幸的是,她始终没有认出我。

刘老师转过身,终于要走了。突然间,我想到应该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了。“刘老师!”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她回过头来,惊异地看着我,看着看着,她兴奋起来了:“你是小凤子吗?你真是……小凤子?”我含泪重重地点头。突然,她从提包里抓出糖果塞给我,说:“你吃糖,快吃糖呀!你忘了,老师还吃过你的糖呢!”

我语塞了,不明白刘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是揭我的疮疤?还是为了发泄心中几十年的怨恨?“我一直惦记着你。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啊,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只是,老师没那福气享受,就在你走后不久,那颗糖就被专案组的一帮人搜走了。”

当天晚上,我买了很重的礼物去看刘老师。回家的路上,我更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当年,一颗搞错的但充满爱的糖果,可以激励老师的一生;而今,下岗的这点挫折,比起当年老师的处境来,不知要好上何止百倍千倍,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选自《台港文学选刊》)

14.“我”送糖时,刘老师的处境怎样?“我”为什么送糖给刘老师?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刘老师接受那颗糖时,有哪些动作、表情?你能描述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0年后,刘老师认出“我”时,为什么那么兴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从一颗假糖这件事受到了什么教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写出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不少于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2分)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我们重新读他的作品时,仍然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

哪一个诗人曾有他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就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沙场,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山,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抹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凭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句生活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任用的20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分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有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的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和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亲身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诸葛亮、范仲淹、贾谊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它们交织在一起,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儿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途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好词了。

诗,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选自《梁衡文集》,有删节)

19.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辛弃疾的两句诗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读下面的辛词片段,说说大意。(3分)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①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②》)

①吴钩:古代吴国人所制的刀,弯形如钩,这里泛指佩带的刀剑。

②建康:今南京市。赏心亭,在南京水城上,下临秦淮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为什么说辛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抹成的”?从他的志向和遭遇两方面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为什么又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从他人生角色的转换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为什么说“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24——28题。(12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

(2)老①吾老,以及人之老;幼②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③。(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①老:敬爱。 ②幼:爱护。 ③运:转动。这句比喻治理天下很容易。

24.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画横线的句子中,“终、用、长、养”四个动词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说说你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1)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同济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请以“仰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600字。

(2)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以“脊梁在我心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

猜你喜欢
辛弃疾刘老师星空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幽默的刘老师
星空
辛弃疾作词限酒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