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2008-03-14 03:12尹小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期
关键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尹小方

以课例体现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借课堂生成精品,让精品汇集教材。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升华到理论,这种教法表面上看似乎是浪费了有限的时间,但找到了课内、课外的联系点,借助校本课,来“拔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教的舒心,何乐而不为?2006年,我所主编的《联林漫步》校本教材应运而生了。当年,被列入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资助的“‘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国学教育子课题”开发项目中。【摘要】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好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选好、选准课堂的“切入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关注课堂即时生成,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真正走出瓶颈式传统教学的怪圈。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语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老师“独霸话语权”、学生习惯沉默。因为教师教得随意,学生学得被动,所以教学效率低,似乎语文课多上、少上都是一个样。笔者也曾有意无意地走进传统教学的怪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优化课堂教学是突破这一瓶颈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怎样优化课堂教学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准备

“目标”其实就是指南针,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起一种导向作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会教得清楚,学得明白,才会克服盲目性,才会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学目标首先要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将它们设计为三个环节并分别操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任何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和理解这种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发展智能;这些活动,又同时使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掌握正确的态度,受到价值观的教育。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每一知识单元的教学,都应当而且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它通常以隐性呈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之中,体现在师生交流、合作之中;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它便是显性的、主要的教学目标,这类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语文教学中,要对课程内容作具体的分析,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等启示,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有的课文内容具有强烈的情感态度倾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应特别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要体现文本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定位和文本自身的价值。第三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祝福》这篇课文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小说人物性格鲜明,主题丰富深刻,但小说所反映的内容与当代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尤其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祝福》所批判的封建礼教观念感触不强烈,对祥林嫂因再嫁所受的歧视和迫害难以理解。所以,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在了解作者思想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理解小说揭示的封建思想与人性相对立这个主题;体会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学重点设计成“分析小说环境及周围人物对祥林嫂命运的影响”。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组织教学。同时穿插“祥林嫂死因”的探讨,小说中人物姓名的鉴赏。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避免了“放羊式”,揪住了牛鼻子。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充实。课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另外,确定教学目标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避免大而空,必须具体,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二是要避免多而杂,必须少而精。

二、设计好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的艺术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而“艺术的快乐在于把人的才智和能力置于一种充满活力的活动中”。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艺术活动,能使主体精神体验到一种喜悦、愉快,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愉悦的状态。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心”,调动学生的“情”。这就要求老师要设计好导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导语上费尽心思。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为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奠定良好的基础。

导入课文的方法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成语导入、新闻导入、生活现象导入……导入时老师要用高昂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情结,唤醒他们沉睡的生活经验,引起阅读期待。笔者在准备《胡同文化》教案时,就曾认真思索该如何导入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起。直接用“文化”这一概念,学生不好理解,势必导致气氛沉闷。于是选用生活现象导入:“中国人买东西习惯挑选,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买小菜、买水果时,总喜欢从下面去选,上面的不要。如果我们是卖小菜、水果的,会把质量好的放上面,还是下面呢?(异口同声:放上面)。这种现象反映我们的一种生活意识、习惯、观念,其实这就是文化(文化的涵义: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出“胡同文化”。这样导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自然亲切,消除了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陌生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地融入课堂。执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则材料:“1987年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的智慧指什么呢?”这比传统的单独介绍孔子及其思想有吸引力多得。“孔子的智慧”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诺贝尔获奖者竟这样推崇孔子?一团团疑雾积压在学生心头。这样就调动了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在备《〈名人传〉序》这篇课文时,发现课文较难理解,怎样去导入,才会抓住重、难点呢?我借用佛教有关“苦难”的论述导入:“佛教思维基础是‘苦字:即人生即苦,于是教义取向就是如何摆脱苦难,倾向于在对来世的希翼中,以行善止恶求得内心的宁静。古往今来的思想家的大心愿是:关切人类的生存状态,希翼改善人类的生存处境。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英雄又是怎样的人,面对自身的、民族的苦难,他们又是如何处置的呢?”这样导入既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明白掌握了一些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一定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那篇作品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另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厚情谊和精准评价,我们体会到了那无尽的悲痛和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又走进了一个葬礼,葬礼举行在法国巴黎的拉雪兹公墓,时间是1850年8月22日,这一日天色阴沉,细雨飘飘,长眠于地下的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站在墓前的是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无需太多语言,只需这一个场景已经带给我们足够的震撼了。巴尔扎克的死使整个世界沉浸于一片悲痛之中,雨果于悲痛中痛悼一代大师的永不复生,为巴尔扎克短暂生命中的巨大贡献而骄傲,同时他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暮色降临,面对前来送葬的法国公众,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以此导入,唤起了学生的回忆,唤起了心中曾有的悲伤与怀念的感受,唤起了伟大人物之间深厚情感曾经带给他们的震撼。同学们带着一份庄重、一份崇敬,走进作品,深入体会。

三、选好、选准课文的“切入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流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探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该选取课文的哪一点切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呢?执教者必须吃透教材,依据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找到最好的切入点。只要能让学生入“境”,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做到有话可说,有利于突破重、难点,能让学生成为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能用自己的解读方式、自己的体验去与文本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是“最佳切入点”。如果选不好“切入点”,学生缺乏积极性,气氛沉闷,老师反复点拨都带不动学生,这样就谈不上师生互动,优化课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笔者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时,没有从传统的介绍背景入手,没有从别里科夫的“套子”谈起,也没有要求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而是从“别里科夫的恋爱为什么会失败”切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位同学马上接口说:“他们感情不和,性格合不来!”思维的“火花”闪现!笔者立刻抓住契机,相机点拨,从“感情”、“性格”入手,有效地激活了课堂,学生乐意各抒己见,课堂上生生互动,而且学生都能紧扣文本,扣住文本的原句,透彻地分析了“别里科夫”、“华连卡”的性格,揭示了“别里科夫”卫道士的反动本质,别里科夫的性格必然导致他们之间没有真爱,只能以失败收场。同时也体会到作者选材、构思的匠心独运。这样的切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达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中,又充分融入了课文,同时文本的意义在生生对话中赋予了新的意义,也促使学生把自己的体验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上一环节过渡到下一环节时,老师的恰当切入,至关重要。切入角度好,能使教学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呈现连续性,学生自始至终是课堂的主人,不至于出现抵触情绪。笔者教《胡同文化》,由上一环节“胡同、胡同文化及对文化特点的评价”过渡到下一环节“请同学们针对某一事物或生活现象揭示其隐含的文化意义”并进行课内交流时,如果只是将题目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可能会消极懈怠。我以大家熟悉的“象棋”切入,揭示象棋的内涵,“象棋”反映古代地面战争的特征和封建的思想。“士”是古代的“仕”,是王宫中的嫔妃,她们不能走出九宫,所走的路线不能按将帅(皇帝的替代)的路线走,体现的是古代深宫中妇女的地位,青春都湮没在深宫中,渗透的是男尊女卑的意识;“相”是丞相,足智多谋,深思熟虑,对王位有威胁,所以要“堵象眼”,即使你有通天本领,也不能叛逆到敌国,不能跨越“楚河汉界”;“车”最具杀伤力,所以把它安置到最边远的地方,使之不能威胁到自己;“兵”最多,命运最悲惨,他们战斗在最前线,只能前进,即使战死,也不能后退,反映的是封建王朝视人命如草芥的思想。这样的切入过渡,没有强灌,只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再次激活了课堂。在进行课内交流时,“酒文化、麻将文化、鬼节的祭祀文化、茶文化、课桌文化、端午、中秋、春节……”不一而足,都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有一篇文采飞扬的《湖湘文化》令为师者拍案叫绝,学生发言踊跃,新见迭出,这是老师没有意料到的。通过思想碰撞,交流了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找准“切入点”,“用一棵树去摇动别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别一朵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处于一种和谐、愉悦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便会进入师生和谐共创的佳境!

四、关注课堂即时生成,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课堂是非线性的,是动态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师生互动环节,老师总习惯用自己预设的方案去要求、衡量。对那些与预设不吻合的内容,总有一种排斥,殊不知这正是开发课堂资源的大好时机。教师应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见解,并思考其价值取向,即使其见解是错误的,也应利用这一“错误”契机,去挖掘其“错误”价值,使之成为课堂的新资源。在《边城》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翠翠这一形象进行评价,按老师的预设,翠翠肯定是天真、纯洁、美丽、善良的姑娘。课堂进程朝老师预想的方向发展。突然一位同学说:“翠翠太傻了,等待一个渺茫的希望。”这位同学的评价,是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而这个问题对小说的主题理解有帮助,于是我提醒大家:“按你们的理解,为小说另外设置一个结尾。”有的同学说傩送临走时,带着翠翠远走他乡了;有的说天保就是为成全弟弟才死的,而傩送也明白了哥哥的良苦用心,没有远走他乡,而是同翠翠结婚了;有的说傩送几年后衣锦还乡,回来与翠翠结婚;也有的说,傩送几年后发了财,当了大官娶了其他女人,翠翠在傩送回家的当晚就自杀了……我要求学生把这些结尾与原作《边城》的结尾作一比较。结合小说的主题,学生谈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并达成共识,原作的结尾更能让我们体验到人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从而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

关注课堂即时生成,正确引导学生,使之演变成课堂教学的新资源,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种动态的美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即使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有生成的智慧,同样值得欣喜。

课堂教学必须有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也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不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弹性和活力。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那种单纯的生成实质是“放羊”,“随意性”是其特点,它放弃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缺乏预设的生成,课堂是死气沉沉的,“封闭性”是其特点,那种所谓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慢慢会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而这些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在语文课上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相应产生了,这些都是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会比以往更加清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会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此种种,无疑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二下学期的课文主要是小说和戏剧。我们可以在课前寻找一些影视资料,先让学生有个视觉的感受。如小说《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断,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快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又如《茶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茶馆》录像片断,使学生形象、具体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茶馆”的兴衰,对学生进一步充分理解这篇课文提供了很大帮助;反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提问、讲解方法,就会不够具体、形象,失之于简单、枯燥,学生不易理解,难有兴趣。

高中语文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容易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方面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教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定理、变化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课本的重点、难点通过具体材料的感知,直奔中心,分散难点。例如,高一下学期语文课《神奇的极光》,我们可从网上下载一些极光图片,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一概念,并对它的形色状有个直观的认识,对它的形成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猜你喜欢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