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us McGillicuddy
过去,因为CIO的预算与设备管理的预算是分开的,CIO和设备经理间就仿佛隔着一堵墙,很少对话。如今,建造和升级数据中心的巨大挑战,正悄然改变着CIO和设备经理之间的关系。
过去,在大部分企业中,CIO的预算与设备管理的预算是分开的。甚至,部分企业认为,就像企业财务制度中会计和出纳要分开一样,IT使用权和采购决策权也应分开,以避免企业内部腐败。在这些企业中,IT采购通常也由设备采购部统一执行;作为信息化项目的发起人或推动人,CIO只拥有建议和否决权。
然而,随着能耗、散热和占地面积等因素对数据中心的影响,以及数据中心自身的风险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决策层所认识,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如今,很多企业的数据中心严重缺乏更新和升级,原因是CIO和设备经理之间缺少对话。”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Rakesh Kumar说,“很多CIO意识到了这点,纷纷采取行动进行改善,但大多因为孤掌难鸣而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其实,CIO需要一位新合伙人——设备经理。”
Gartner公司预测,全球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在未来5到10年间,将会有5%~7%的复合年增长率。Kumar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计划建造或者扩大数据中心,CIO和设备经理之间的合作将是今后几年内的一个热点话题。
CIO和设备经理间缺乏沟通
IT部门决定哪种设备系统将进入数据中心,但通常由设备部门决定数据中心的位置,雇用和管理建筑师、工程师,确定建造场所和装配设备的承包商。
当IT和设备部门坐下来讨论数据中心工程时,他们可能发现各自的表达方式不同。
一家大型报业集团的IT经理Steven Olson要建造一个新的数据中心,但他和设备部门关于怎样管理他的那些旧的、负担过重的数据中心的看法,并没有达成一致。
“我们关于怎样处理冷却问题,有些意见不合,”Olson说,“许多我们在老环境使用的冷却设备主要是工业等级的冷却装置,不一定是计算机等级的冷却装置。我们必须加大在计算机等级冷却设备中的投入。但原来负责输送管工作的设备部员工们并不知道怎么在那种环境里工作,他们习惯于冷却办公室的环境,而不是计算机环境。”
数据中心管理软件提供商Aperture Technologies公司的销售部门副总裁SteveYellen认为,长时间以来,在IT和设备部门之间有一堵“墙”。“IT在墙的这边,朝那边吆喝——我要什么什么设备;设备部门仅仅是在墙的另一边机械地按要求安装设备。”他说,“他们之间关系并不紧密。比如,现在这些刀片服务器如此抢手,而设备部门的人则会说,‘稍等一下,我不会处理这个。”
数据中心升级挑战要求双方合作
IBM场所和设备服务部门的副总裁Steve Sams指出,不管CIO是计划建造新的数据中心,还是要使现存的数据中心效率最大化,高强度刀片服务器所需的复杂能量和冷却要求,迫使CIO和设备经理必须寻找到沟通途径,齐心协力方能获得成功。
“过去IT执行者会说,每几年技术会增长10%或20%,要求加大软硬件和人员的投入,”Sams说,“因此,设备部门在寻找更多的办公室空间的同时,也要寻找更多的数据中心空间。”高密度刀片服务器的来到,改变了这一切。“看惠普或IBM的刀片服务器,加入一个内存条并且以充分的性能运转。你会发现在同样的内存空间散发出20和30千瓦的热量,”Sams说,“但是设备经理没有解决这些难题的经验。”
“‘灭火是CIO和设备经理用不同方式来说话的好例子。”Sams说,一个数据中心所在地要有5000美元、100000美元或者100万美元的灭火系统。“但是不同的防火设备和防火方法,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Sams说,“最便宜的灭火器到处有喷头,但是那会破坏价值数百万美元的IT设备和技术。”
战胜障碍,实现合作
CIO在认清和设备管理部门合作的价值后,开始寻求与之对话。但他们会发现,对方缺乏为高密度服务器提供冷却和动力保障的能力。
Kumar指出,设备管理部门经常财力不足,“他们无法直接给公司添加价值,常被当作是增加成本和经常性费用的消耗部门。有时候,他们甚至可能被外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比较少,外包商根本没有为那些复杂挑战努力的动力。”
设备管理组织的结构有时也是与CIO合作的一个障碍。“地理位置是产生障碍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全球运作的跨国公司。”Kumar说,“他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的设备组织——由各分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结成的联盟机构。但大多数公司的IT组织已经转向一个更统一、更精简的结构。这些联盟设备管理结构,在IT组织看来,仍然缺乏透明度和交流度。”
WakeMe医院的Arledge,最近与IBM合作建造了一个新的数据中心。“很幸运,我们和设备管理部门的关系很牢靠。每当医院要开一个新门诊部时,我们能很好地合作安装数据设备和电信基础设施。”Arledge说,“通过2个部门沟通和合作,我们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数据中心的空间、冷却能力和能量能力。”
责编:俞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