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龙拍虎”抑或“正龙顶缸”

2008-02-11 10:41蹇庐氏
杂文选刊 2008年12期
关键词:周正公平正义法庭

蹇庐氏

有人宣称,“正龙拍虎”将作为一个成语载入中华语言词库,更有人已就这一词条做了非常精当的释义,曰:“①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作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②社会公信力缺失。”同时假《史记》体,撰《周正龙列传》以为典故:“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掩修饰,远近摄之,得虎照数十幅。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以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竞相怒骂之,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版画,多不可数。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

从学术规范来看,“正龙拍虎”之成成语,似是水到渠成。

然而,这个周氏正龙终于还是承认了自己的作假,虎也最终被还原为“纸老虎”。从这个层面看,“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倒也“名不副实”,当然,从周正龙在被收押之前,他和其他利益相关同志——真正的同志——态度强硬,比如,周正龙甚至敢拿自己的人头担保纸虎为真虎,说其“抵死不认”,也是事实;至于指天发誓之类,“虎照事件”中林林总总的怪现状,可称“社会公信力缺失”的最具体的“说明”。

可见,“正龙拍虎”的释义,确是一语中的。

但是,真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如今,“正龙拍虎”能否成为成语,竟大有根基“倾覆”之势!

在公审周正龙的堂堂法庭上,最为“出人意表”的是,虽然国际顶尖刑侦专家和国内权威摄影专家都认定周氏正龙之虎照——姑且这么说——具有相当高超的摄影和后期电脑制作技术,非从未摸过相机和电脑的一介农夫所能为,而且众多网民已经技术证伪了周正龙为虎照主人的可能,但他还是在法庭上坚决地一口咬定假虎之照为其一人所摄,“别无分店”。于是,结合法庭内外、开庭前后的种种怪状,法律界和评论界的许多人士以及大量网民纷纷质疑,并认为周正龙是“替罪羊”。更有耿直人士一针见血地指称,周正龙“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乃是利益集团“丢卒保车”之举,“牺牲”一人,“解放”一批人。

由此,像模像样的庭审,也就只是周正龙的“认罪服法”,其一口一声“我是法盲”,也终究让人看到了周氏正龙孱弱之外的可怜。

于是,崭新的成语又横空出世,是为“正龙顶缸”,且大有取代“正龙拍虎”之势。

当然,在有关方面紧捂真相使其无法大白天下之前,我们只能是悬揣正龙之所以“顶缸”,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种种“故事”。

不过不管怎么说,“正龙拍虎”也好,“正龙顶缸”也罢,终有一个留传下来“丰富”我们的语言文字宝库。试想,如果没有某氏、某氏、某氏……哪里会有“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么精粹的成语?只是,像“正龙拍虎”抑或“正龙顶缸”这样的成语,其背景实在太过复杂,如果不了解典出的來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人们尤其是孩子是很难理解它们的准确含义的,更遑论贴切地应用。从这个角度说,周氏正龙及其同志又是作孽。

我们是多么不希望“正龙顶缸”最终成为成语。但是,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其演化和发展的轨迹。这么说吧,为确保“正龙顶缸”不出现莘莘学子,以及公众使用时不出现理解的混乱,不才斗胆试作解释,曰:“①意指某人为保全某集团利益,揽罪自认,抵死相扛;②意指司法和社会公平正义丢失。”当然,这只是一家之“释”,所期纯为抛砖引玉。至于典故,不学无才,只有延请方家出马,续写《周正龙列传》后篇。

兹事体大,它不仅仅关涉语言文字方面的“雕虫小技”,更关涉世道人心,关涉公平正义,关涉社会之能否文而明、进且步!

(本刊有删节)

插图 / 佚名

猜你喜欢
周正公平正义法庭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视觉中国
李伟贤、叶子康、周已程、周正男作品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中的一类典型易错题
道德愤怒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捕鸟仪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