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

2008-02-09 08:47时彩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3期
关键词:咏物诗鉴赏类型

时彩霞

【摘 要】鉴赏咏物诗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2)把握作者所寄托的感情;(3)分析诗的写作技巧;(4)从诗歌运用的艺术技巧上分析。

【关键词】咏物诗;鉴赏;技巧;类型

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描写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

(1)描摹情态类。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托物言志类。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3)咏物抒怀类。如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4)以物喻人类。如李纲《病牛》:“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5)托物言理类。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咏物诗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作者要想对所咏之物的特点作精细的把握和刻画,就要实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比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本诗借红豆的红色、心脏形状以寄兴,希望友人要珍惜友情,不要忘了自己。

2.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刘熙载《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要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求其“神似”。再是要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志趣爱好、经历遭际、所处社会环境、观察角度的不同,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情意胶合,物我无间。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词在创作时常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就是指诗人在创作时,既要“曲尽其妙”,又要“不滞于物”。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4.从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上去分析。一是看它所用的描写手法,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描写;二是看它采用的抒情手法;三是找出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总之,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中华诗词中咏物诗意蕴深邃,感人肺腑。我们必须熟读积累,从多方面入手,仔细品读,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咏物诗鉴赏类型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