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平
美的教学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富有生命情感的活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野。然而在今天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与美的境界相违背的现象,教学过程缺乏诗性智慧和美的意蕴,给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了解、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非美”现象,剖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改进教学,达成教学美的前提。
1.以知识为中心
在现实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绝大多数政治教师备课时下苦工夫钻研的仅仅是教材的知识,致力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唯恐疏漏了一个知识要点。而知识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美的精神则为教师们所漠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人格和个性在课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仅仅是认知,而其作为一个生命整体却被放逐了,被边缘化了。
传递知识是教学的任务,但当教学狭隘地成为仅仅是对知识的消极地承受和刻板地认知时,知识便凌驾于生命之上,生命为知识所摆布、所控制,教师被贬值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被贬值为传授知识中所加工的产品,于是知识成了统治者,而人却成了工具与产品。这样的教学所造就出来的只能是认知的人、片面理性化的人、单面的人,而不可能是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教学本应具有的生命之美被遮蔽了。
2.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学的“趋利性”变得十分突出,教学的第一要义不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变成了提高学校的“声誉”(这种声誉仅仅表现为考试成绩)。高考成绩成为教学的唯一成果,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唯一理由,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绩和某些人升职的凭据。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充满功利性。政治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过于重视知识目标,轻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少涉及美育目标,或者这些目标仅仅体现在教师的备课笔记上,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达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或全部精力用于攻克知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习题训练,学生成为一大堆书本知识的“储存器”。在教学评价上,以分取人,“分数是不争的事实”,“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分数也是教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
功利主义教学以分数衡量一切,因此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哪怕违背了伦理的、美的准则。为了分数,教师的教学只能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则不教;教学中的“满堂灌”、死记硬背、视学生为机器甚至体罚学生等现象的存在在所难免。为了分数,教师不断增加学生的作业量,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教师之间缺乏真正的合作,而多了无谓的竞争和较量。教师是主导者,以自己的思维、语言来代替学生的思维、语言,师生关系异化,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与美的自由性特征背道而驰。
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笼罩下的教学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学生的心灵如果被功利性充满,他们就会变得麻木,缺乏同情心,没有什么事情使他们景仰,面对自然变化、人世沧桑无动于衷,事物失去了美丑之分,行为失去了高尚与卑鄙之别,哪边诱惑大就屈从于哪边……假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都成长为这样的人,那是多么可怕呀!
3.非生活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对政治课的普遍印象是枯燥、乏味、抽象,空喊大道理。就这一问题,笔者对今年的高一新生作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虽然所有的同学都认为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必需的,但有72.7%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理由是“单调、无趣、不形象、不生动,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听了想睡”,“枯燥无味,大道理太多,背的东西太多”,“内容与生活太远”……可见,学生并不是反对政治课本身,只是我们过于枯燥、理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师过于简单、单调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生厌。
非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而且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不能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关注学科理论知识,相对忽视生活世界对学生品德养成的意义与价值,致使德育目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变得过于理想化、成人化,而过于理想化的目标并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构成实际的意义。由于德育缺乏生活的情境,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致使灌输式、说教性的德育手段和方法大行其道,德育内容虚空成抽象的规则与条例,这不仅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感到德育过程的脱离实际进而心生厌恶之情以致反其道而行之。最高层次的德育境界应该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在生活中遭遇到的、体验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诗化的生活情境感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世事哲理;顿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卓然独立;习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与超越……永葆童真、童趣,闪耀生命的智慧,让学生在获得精神归宿的同时投射给人类、自然、世界以美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