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
1966年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6年就读于乔治·华盛顿大学,1989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99年1月,张亚勤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原微软中国研究院)后,出任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00年8月,出任研究院院长。现为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
无论是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亦或是上网,似乎怎么也逃不过“经济危机”的视觉冲击。一位经济学家下了结论“今天一定比明天好”;还有一位经济学家在被问到这次经济危机会持续多久时回答说,“在我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复苏之日了。”可这位经济学家才50多岁,而且身体还特别好。
当这场金融海啸突然来袭的时候,我恰巧在纽约,目睹了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和华尔街的惊惶。不久,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风暴,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我想在这场危机里,大家都在反省,总结教训。
我自己也有两点反省:
首先,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为社会带来价值,要对生产力有所提升。如果没有创造价值,所产生的可能仅仅是虚拟的泡沫。
其次,金融的确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更是产业经济的催化剂,但经济的核心始终是实体产业。金融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服务、一种推动力。
面对可能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许多人对未来的预期很悲观。或许因为多年来始终身处不断推陈出新、充满挑战的创新产业中,我更愿意怀有乐观的态度。冬天来了,我们怎样才能安然度过?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第一,要非常谨慎。即使企业目前的利润降低,也要保持正向的现金流。同时,及时进行业务整合,果断地砍掉那些开支大又不赚钱的部门和业务。正向现金流才是企业过冬最不可或缺的“棉被”。
第二,适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以及服务模式。经济放缓时,客户更期望少花钱多办事,以较低价格得到同等的产品服务。如果企业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仍可以保有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微软正在采用一些全新的业务模式,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微软出台了分期付款制,大大减轻客户负担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
第三,打造相对的竞争力。目前主流经济论调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减速。而IT作为一个产业,它为企业打造的是灵活应变的神经中枢,可以帮助公司提高生产力,进而提升竞争力。无论是咬紧牙关准备过苦日子,还是想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业务变革,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都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力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第四,是长远规划的重要性。为迎接经济恢复做好充分准备,以期抓住经济复苏带来的无穷机遇,企业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为自己求得继续发展的空间。
就微软而言,我们也在谨慎地审视当前全球经济动荡局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作出应对与调整。首先在企业内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尽量利用IT技术来节省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其次是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分配,以确保业务正向地增长,在制订谨慎的目标的同时,我们专注执行长远的规划,重视研发投入,着眼于未来。
创新是我们成长的动力。今天,微软的创新引擎仍然动力澎湃。在中国,我们未来3年将投入10亿美元以增强研发能力。另外,我们对中国合作伙伴的支持也会持续增长,比如软件外包方面。上个月我们在成都还邀请了来自中国软件行业的老总们共同探讨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软件外包业。此外,讨论的话题还包括利用我们的技术去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帮助我们的客户运用技术手段降低成本,
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其实也是很好的并购时机。有很多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现在不论参股还是购买公司都很便宜,如果需要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就可以并购缺少资金但有技术的公司。
目前还是吸引人才的良机,华尔街二十万人失业,其中很多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当然不要让他们再去做类似次贷的业务,而是让他们的经验和专长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有很多跨国企业在注重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这给中国带来了机会。
自古以来,危机总是与人类的发展进步如影随形。正如曾任克莱斯勒公司总裁的李·艾科卡所说,当危机来,临时,你要么领导潮流,要么顺势而为,否则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_IT基础日志
_第37天:我们的数据中心真的落伍了,开支越来越高,适应性却越来越低。每天的运转维护已经让我们忙得团团转,根本无法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做出响应。我担心我们已经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了。
_我可不想被人家甩在身后……不想再来那么一次。
_第40天:IBM改变了我们从前对数据中心的认识。他们的工作方法非常高效,管理简化且机动灵活,能够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现在我们可以在一个简单、有效的环境中共享系统资源了,我们能够快速地预测和应对市场变化,并及时提供服务。在IBM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计划中,这还仅仅是一小步。
_响应速度提高了,成本却降低了。IT人员乐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