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生训练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2007-12-29 00:00:00曹文玺
体育教学 2007年4期


  编者按:
  紧张激烈的高考结束了,考生们走出考场一身轻松,而我们的体育老师、教练也终于长吁一口气,放松之余也没有忘记把迎接高考前的训练点滴记录下来,是经验也是总结。陈洪、陈英老师从心理、营养及训练方法等方面指出了“考前调节的注意事项”;曹文玺老师则从基础训练和个体训练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孙立同老师总结了赛前训练的“关键词”,简明、清晰;黄方洪老师则从细微处着手,提醒考生考前应该细心、冷静。
  
  高考体育是培养新生的体育教师队伍和从事体育工作合格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们有些中学体育工作者往往只重视以考取体育院校为目的,局限于片面的身体素质训练、体能和技能训练,忽视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训练过程中对考生的体育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是一种纯粹为考取院校的应试教育。本人认为,完善高考体育训练过程,是中学体育教师一项光荣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不同的侧面,采用不同的策略,需要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起点研究对策,使我们输送的人才成为合格的可塑之才,这才是我们高考体育训练的主要目标。
  
  一、狠抓基础能力训练,促进考生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1.考体育讲认识
  考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和体育素养教育是高考体育训练的重要课题。我们的训练工作者是考生体能、技能训练的指导者,更应该是考生树立专业思想意识的引路人。如果教者只管训练,不注重考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使一些考生把考取高校作为换取学历的手段,必将给高校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我们的教育方向相背。因此在专业目标训练过程中要加强体育意识教育、传统教育、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使考生确立终身献身体6812c1ab9128c271eab196e470204d0ed6e723ee4b95c37ac0426e153d50fe6c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练技术讲原理
  在体育训练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未经过正常的课余训练,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但还是片面的,表现出体育技能较差,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跟不上等等。如何使这部分考生尽快适应训练步骤和节奏,作者认为在练技术的同时,加强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推铅球技术而言,教者如果只重视技术过程的辅导与练习,而忽视对投掷的初速度、工作距离及最后用力等连贯技术的原理讲解、剖析,考生只能依葫芦画瓢,从而会产生动作表象的错觉,会缺乏对技术要领的理性认识,容易形成错误的技术概念,影响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考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练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注重素质而忽视技术的训练是一种不完整的训练过程,而练技术不讲技术原理是一种不科学的训练方法。
  3. 练素质讲方法
  考生具备了基本的运动技能,那么身体素质则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本保证。由于考生来源于不同的层次,训练的周期、目标要求不同于课余训练,因此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十分重要。针对考生训练的实际,着重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练素质要有针对性,针对高考体育训练周期短和考生体能参差不齐的特点,通过测试了解考生体能状况,建立各阶段个人训练档案,制定各阶段每个考生的训练目标与要求。针对考生个体特点再制定各阶段提高体能和技能的训练计划,使学生明确阶段性自我奋斗的目标,促进各项能力的提高。
  二是练素质要有突破口。就速度和力量素质训练来看,一般采用分步和交叉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例如:先绝对速度、后速度耐力、再一般耐力的训练,当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达到一定指标时,将以上三种素质进行交叉训练,使考生的100米和800米成绩产生质的飞跃。我们知道,绝对速度是速度耐力的基础,速度耐力的提高又促进一般耐力的发展,而力量素质又是各素质的基础,所以在速度训练过程中,要把力量素质的训练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寻根、寻着眼点和突破口,寻互助条件和制约因素,这样才便于下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三是练素质要区别对待、因材施训。一般来讲高考体育的学生来源于校运动队以及因文化课成绩等其它因素改考体育的,他们的训练基础和运动能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采用统一的周训练次数和运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在训练中应注意考生间基础能力的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训,确定每个考生训练的次数、量的大小,合理制定课时训练中组数和间歇时间等等,尽量保证我们的考生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双达线。
  
  二、突出个体训练的差异,转化考生薄弱因素
  
  考生间的个体差异是训练中的难点之一,绝大多数考生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技能上的差异很难在集体训练中得到解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个体的发展和整体训练的效果。
  首先在训练过程中应分散这一难点,利用训练的间歇、体育课或其它空余时间加强对考生的个别辅导,改进考生薄弱项目的基本技术,促进各专项能力的平衡发展。
  其次是抓好冬训,冬训阶段是考生基础能力训练的重要时期,是各项能力积蓄的关键时期。除了加强技术、技能水平的训练之外,还要大面积提高考生个人的各项素质水平,这对解决考生的薄弱环节至关重要。通过冬训期的强化训练达到弱项不弱,强项确保的态势。
  三是加强自我训练的诱导。参加高考体育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自我奋斗的内驱力,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但他们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练习,而对于教师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缺乏个性思维过程,对离开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练习缺乏自信心。因此在训练中要善于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训练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自我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寻找提高弱项的练习方法与手段,强化自我训练,树立训练过程中主体地位。但要注意自我训练的时间、训练的量和强度的安排。
  总之,应当把高考体育专业训练的目标建立在为高校输送合格的可塑的人才上,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后备人才而尽心尽职,把高考体育工作引入到健康的轨道上来,使高考体育专业训练的工作目标推向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