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颈椎病;推拿;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3-0020-0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退变刺激,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骨髓等组织而引起眩晕、头痛、颈、肩、臂麻木疼痛,甚至肌体酸软无力,下肢痉挛性瘫痪等一种病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药物配合推拿的方法治疗颈椎病78例,并与采用推拿治疗32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组病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病程1~2d20例,3~5d42例,6d以上16例,其中椎动脉型34例,神经根型23例,椎动脉神经根混合型11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病程1~2d5例,3~5d20例,6d以上者7例;其中椎动脉型18例,神经根型12例,椎动脉神经根混合型2例。2组病例均有眩晕、颈项背疼痛,手指麻木,颈项有压痛,压顶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霍夫曼试验阳性。颈椎X光片或CT片示不同程度的项韧带钙化,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前列腺素E1 60ug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中缓慢静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同时配合推拿治疗: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涂抹冬青膏。①用指揉指摩法揉摩颈项肌5min;②用弹拨法弹拨颈项肌4次;③用拿法拿揉颈项部6次;④用指擦法擦摩颈项部1min;⑤用点穴法点按风池、太阳、新设、天鼎、肩井、天宗、风府、大椎等穴;⑥用(扌衮)揉拿法放松肩部及上肢紧张肌肉,搓揉患臂,并点按肩外俞、肩中俞、曲池、内外关、合谷等穴;⑦拔伸:一手扶持下颌,另一手扶持枕部作向上拔伸1~2min;⑧被动前屈后伸运动;⑨作颈椎测屈法;⑩叩击肩背部,揉拿患脚4次,牵引并抖动患肢数次。每日1次,10次1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具体方法与治疗相同。
疗程间可休息5~7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复发;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颈肩部有轻微不适,半年内无复发: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2月后复发,但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轻;无效:症状和体征前后无改变,或治疗2月内复发者。
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30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
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X2=6.4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因颈椎的退变刺激,使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并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所致。而推拿能舒缓颈背部肌肉痉挛和肌肉挛缩,调整和改变颈椎关节、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和脊髓的刺激和压迫,恢复其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改善颈椎稳定性[1]。推拿能解除小关节功能紊乱,增宽椎间孔,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促进局部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加速了新陈代谢,同时松解软组织粘连,纠正关节错位,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炎症的吸收和消散[2~3]。因此,目前推拿已广泛用于治疗颈椎病,但本组采用药物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比单纯用推拿治疗疗效明显提高。前列腺素E治疗冠心病、脑梗塞、急性胰腺炎、阳痿等疾病临床已有报道,但用于治疗颈椎病目前还没有报道。其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它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Ca2+,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达到扩张血管,舒张椎动脉及颅内血管的作用,同时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调节免疫机能,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因此,我们认为改善颈部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增加组织供血、供氧、对颈椎病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反之,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组织灌流不足,可能导致颈椎退变,使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而成为颈椎病的病因之一。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体虚,复感外邪,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推拿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按摩可使筋节疏畅,血脉流通”,通过推拿治疗,可起到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作用。配合药物前列腺素E治疗也正是起到活血化瘀,运行气血,血脉流通之效,故两者配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胡军.五步依次推拿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1995,(6):12~13.
[2]李炎高.推拿牵引理疗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632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1994,(3):9~11.
[3]廖显亮.按摩综合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按摩与导引,1995,(1):5.
(收稿日期:200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