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0例疗效观察

2007-12-29 00:00:00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3期


  关键词: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混合痔;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3-0019-01
  
  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0例,并与混合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Ⅲ。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和对照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6±7.1)岁,便血18例,肛门脱垂20例,水肿15例,疼痛5例,便秘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7±6.8)岁,便血15例,肛门脱垂22例,水肿14例,疼痛6例,便秘6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取膀胱截石位,用碘伏棉球消毒术野皮肤,铺消毒巾,以1%利多卡因20~30ml局部浸润麻醉平稳后,再次消毒肛内,指法扩肛,探查痔核位置、大小、水肿等情况,合理设计外剥内扎的位置。将大弯血管钳伸入肛内,沿直肠纵轴,避开齿线夹住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将大弯血管钳稍向外拉,在痔上动脉区用“00”铬制肠线贯穿缝扎2针,其距离约0.5cm,再用“7”号丝线将内痔部分行“8”字形贯穿结扎,注意勿损及齿线,在外痔部分的皮肤上作一放射性切口,切口上端距齿线约0.5cm,用组织剪潜行剥离外痔组织,并修剪皮缘,使保留的皮肤能平整覆盖创面,同样方法处理其他痔核,外痔切口间保留皮瓣至少要大于0.5cm,术终检查切口有无活动性出血,肛管有无狭窄,痔疮栓1粒纳肛,马应龙痔疮膏纱条置切口及肛中,外用塔形纱布加压包扎,术后普食,痔瘘洗剂坐浴薰洗1日1次(痔瘘洗剂为我院院内制剂,主要成分:黄连、黄柏、蒲公英、野菊花、芒硝、樟脑、丹参、冰片等),常规换药1日1次直至切口愈合。
  
  2.2对照组体位、麻醉、消毒、探查同治疗组,以大弯血管钳提起外痔组织,以组织剪作一“V”形切口,潜行剥离外痔组织至齿线以上约0.3cm处,内痔基底部置大弯血管钳,以“7”号丝线贯穿结扎,剪除残核上端,同样处理其他痔核,结扎点不在同一平面,修剪皮缘使引流通畅,查无活动性出血,其余治疗及术后处理同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2组术后症状及恢复情况见表1。
  
  4 讨论
  
  混合痔起源于内痔直肠上、下动脉及肛门动脉的终末支,绕行都集中在齿线附近,这些细小的动脉在齿线区粘膜下层与相应的小静脉以直接吻合的方式相连接,如果发育不良较薄弱,弹力纤维少,胶原纤维多,极易发生瘀血,血管扩张成痔,发展到后期引起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曲张,结缔组织松弛堆积,形成外痔。因此,混合痔齿线上下血管团相互沟通,连成一体,且伴有直肠末端粘膜及肛管皮肤松弛向下滑脱,所以结扎动脉及母痔,阻断供血降低窦状静脉瘀血,保护好齿线,对术后供血、营养、早期愈合有很大作用,同时齿线区是高度特化的感觉纤维终末组织带,是排便运动的诱发区,当粪便由直肠下达肛管后,刺激齿线区通过感觉神经到达大脑,反射性引起肌肉收缩或舒张,肛管张开,粪便排出。术中过多损伤齿线就会使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便秘或感觉性大便失禁,故保留齿线符合生理学要求,因此,齿线区对排便生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区神经分布非常丰富,是肛门反射中重要的感受装置,齿线保留可有效的避免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粘膜外翻及肛门畸形等后遗症。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首先由金定国[2]提出,随着肛垫学说的诞生,肛肠科医疗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有效保留肛管直肠的原生理解剖功能。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尿潴留发生率少,肛门感觉良好,因而临床上效果明显优于混合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金定国.治疗混合痔的新术式[J].中国肛肠杂志,1991,3:29.
  
  (收稿日期:200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