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7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ml/d治疗,对照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检测。结果:丹红注射液与灯盏细辛注射液均对脑梗死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血脂的作用,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丹红注射液疗效优于灯盏细辛注射液。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血脂;丹红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20—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梗塞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现代研究认为,血管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笔者对收治的12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27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38~81岁,平均57岁。对照组56例,男23例,女33例;年龄40~79岁,平均59岁,2组均无严重心、肝、肾损害。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20ml加入250ml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与治疗组相同。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按需要给予脱水剂、抗生素、维生素及给予积极支持对症治疗外,均未用其他抗凝药及降脂药。用药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查。用国产的R80型血液流变仪测血流变指标;用日本生产的7060C生化仪测血脂。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3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比较见表1、表2.2组血浆粘度(比)、全血粘度(比)、全血还原粘度(s)、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TG、TC、HDL—c均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说明丹红注射液与灯盏细辛注射液均对脑梗死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血脂的作用,为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丹红注射液疗效优于灯盏细辛注射液。
4讨论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两味药组成,其中,丹参是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药。人心、肝经,通心窍,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现代药理分析丹参含有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参酸A、B、C、等物质,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保护脑组织、抗脑缺血与脑水肿、改善对空间辨别障碍的作用。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性味辛温人心、肝经,为化瘀活血要剂。能降低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对实验性脑梗死动物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缺血性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现代研究认为,红花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被现代医学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该配方科学合理,符合中医理论,二药合用能起到活血能通络,化瘀可溶栓的作用。其药理作用为:(1)保护血管内皮;(2)促进血管再生;(3)抗凝及溶解血栓。故该药具有较强的抑制血管内凝血和促进纤溶活性的功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缺血缺氧,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集。
通过笔者的实验对照显示,其疗效应可能为:(1)增加组织灌注量,恢复组织代谢,改善微循环,有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外周和冠脉血流量的作用;(2)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NO及ET,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及对脂代谢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多数指标无差异性(0.01
0.05)。故丹红注射液改善血流变学及血脂疗效显著,且未发现过敏及副反应。笔者认为丹红注射液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在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理盐水30ml中,分2~3次送人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