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体会

2007-12-29 00:00:00张红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6期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56—0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祖国医学“血瘀证”和“脱疽”范畴。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一般认为与长期吸烟、患肢受寒、潮湿和外伤等因素有关。病变主要累及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由于其病程长,痛苦大,致残率高,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上都非常棘手。合理的调护,可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疗程,早日康复。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薰蒸、浴足、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护理
  
  1.1情志护理告诫病人要树立乐观的态度,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忧郁悲愤,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尤其是毒热证患者,在入院前多由于剧烈疼痛或长期疾病折磨,使其陷入极端痛苦状况,造成精神上的极大负担,此时患者情绪低藩,悲观失望。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护理问题,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饮食护理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饮食护理,体现药物与食疗的有机结合,患者由于肢体疼痛而睡眠不足,食欲下降,加之肢端溃烂坏死、发烧,身体消耗量很大,膳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类为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尤以绿菜、海带、海蜇、紫菜、木耳、洋葱、大蒜等对本病有益。中医认为膏粱厚味、辛辣煎炸之品,易损伤脾胃,使之运化失常,加速病情发展。因此忌食辣椒、胡椒、酒类、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奶油、巧克力等食物。
  1.3患肢护理患肢应防寒保暖,避免损伤皮肤,勿穿过紧鞋袜,避免患肢受压,患肢抬高20~30度,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有破溃者注意无菌换药,预防感染。
  1.4康复期护理(1)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树立战胜疾病信心;(2)注意饮食调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高脂高热量饮食,宜食高蛋白食物;(3)适当活动但不宜过多,避免长时间行走,注意全身保暖,避免下肢受寒湿,宜穿松软保暖的鞋子;(4)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2辨证施护
  
  2.1寒凝型寒邪侵袭,寒凝血瘀,经络阻滞,阳气不能畅达所致。(1)内服阳和丸或右归丸温阳通脉,祛寒止痛;(2)活血通络,采用温经散寒中药薰洗方药,如阳和丸或右归丸,煎汤后先薰小腿,待温度适宜约40"C左右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30min,每日2次;(3)按摩足三里、血海、解溪穴,按摩15~20min,或艾灸足三里。
  2.2血瘀型由于长期寒凝脉络,导致脉络闭塞,出现间歇生跛行,患肢疼痛夜间加重,皮肤呈暗紫色或见紫褐色斑,趾甲增厚变形,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或沉涩。(1)内服血府逐瘀丸或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通经止痛;(2)中药薰洗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方药血府逐瘀丸或桃红四物汤,煎汤后先薰小腿,待温度适宜约40℃左右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30min,每日2次;(3)按摩委中、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按摩1520min,或用艾条灸委中、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日2次;(4)此证型患肢疼痛加剧,影响睡眠,患者往往抱膝而坐,捏压患肢,转移疼痛,致使血流受阻,症状加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疼痛时不能挤压患肢,应保持患肢舒展,使血流通畅。双下肢及双足可涂擦红花酒同时配合按摩。
  2.3湿热下注型由于长久气滞血瘀,久郁化热,可出现坏疽和溃疡,并发轻度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舌质红,苔黄,脉弦数。(1)内服独活寄生汤温经通脉,散寒除湿;(2)中药薰洗:采用清热利湿、活血祛瘀之方药独活寄生汤,中药煎汤后泡足,温度不宜超过37℃,温度过高加重组织缺氧使病情加重,每次浸泡不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