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统筹协调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外在教育与自我约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自我需求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加强队伍建设,革新教育方法,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
一、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老停留在传统的层面,要用科学发展观思想作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落实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是要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成长、成才角度出发,以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的自我追求和自尊需求,让每一位同在蓝天下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二是要更多地从人文角度出发,让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怨。努力解决好大学生理想信念空虚,家庭生活困难,就业门路难找等实际问题,即要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也要满足学生工作需求;三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化人格塑造。个性化人格是建立在个体价值之上的一种自我性格,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品质。个性发展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没有个性发展的社会就会缺少创造的激情和动力,社会就不能进步。注重个性发展和个性化人格塑造,就是根据个人的禀赋,发掘个人的潜质,唤醒和尊重人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尊言,还人的真实本性,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挖掘人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四是要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机制、政策全面而深刻地转型,全面注重学生的心理品质、文化素质和国民素养的培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个性发展离不开全面发展,没有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就会失去发展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技、精神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塑造人格,其根本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是服务社会的本领,做人是立事之本,一个光有知识和技术,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纪律,没有文化,没有爱心和进取心的人不是一个完善的人,这样的人是很难成事的。要做事先修身,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教育引导学生要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振兴民族伟业的宏伟政治抱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道德认知与对道德行为评价能力,化解大学生心目中道德标准的困惑,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大学生守则基本道德规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广泛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意志品质、进取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讲统筹协调
为什么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讲统筹协调呢?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那一个部门,那一个环节的事情,那种无论是认识上还实践上只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学团和两課的任务都是极其错误的,必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入到高校的各个领域,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没有统筹协调是不行的。
一是要统筹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强调的是德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把德育和智育分个先后,更不是不要智育教育,德育本身就蕴含智育,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的人,必然是注重自身知识积累的人。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德才兼备才是人才培养的标准。
二是要统筹协调外在教育与自我约束。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在社会的外在教育与个体的自我约束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分化性的特点,在各种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科学的和伪科学的,先进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将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外部环境的塑造,只抓管制,将大学生作为灌输的客体,必将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三是要统筹协调大学生几种需求关系。第一,要协调好学生浅层生产和安全需求与深层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关系;第二,要协调好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关系;第三,要协调好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与群体秩序需求的关系;第四,要协调好学生现实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需求的关系。
四是要统筹协调家庭、社会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培养什么样接班人的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关心关爱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另一个是要保证受教育者大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随之而来的有两项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一个就是要尽快建立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另一个就是要不断更新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政队伍,提高思政队伍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要挑选一批素质好、文凭高、政治强、业务精的年轻干部充实思政队伍,改变思政队伍文凭低,能力低,待遇低,大部分是上不了课的富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