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包装披上绿装

2007-12-29 00:00:00李春燕
中国市场 2007年27期


  摘要:国际营销学者曾经预言,21世纪将是“绿色营销”的时代。在世界环保大潮的冲击下,发展绿色包装已引起包装界及环保界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学术界研讨的一个热点。但是,到底什么是绿色包装?绿色包装业如何健康发展?众说纷纭。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并成功地解决相关问题,这成为了绿色营销能否顺利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症结所在。
  关键词:绿色包装;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设计
  
  近年来,在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建立和发展绿色市场。绿色市场是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应运而生的,而绿色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又使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以及绿色营销产生并为之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包装材料绿色化,包装方式绿色化和包装设计绿色化。
  
  一、 包装材料绿色化
  
  绿色包装材料的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保护性、方便性)的同时,能尽可能减少用量,减少包装废弃物,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由其制造的包装废弃后能方便顺利回收,使其成为一种资源有效循环利用的方法。也就是说,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包括了节省资源、能源,减量、避免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复用,再循环利用,可焚烧或降解等具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内容。也就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要求包装做到的“3R”和“1D”(“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再循环”和“DEGRADABLE可降解”)原则。
  
  二、 包装方式绿色化
  
  就我国零售市场的包装改进而谈,以前买菜是以提着竹篮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菜篮子逐渐被塑料袋所取代,然而人们不知道这种一次性塑料袋慢慢堆积,为生态环境埋下了严重的隐患。这种塑料垃圾对社会和人类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有害人体健康。医学界发现,塑料本身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将在密封袋中长期积累,浓度也随着密封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的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二是对生态环境污染。因为塑料本身无法在环境中完成吸收,其化学成分不断积累,导致生态恶化。
  相反,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尤其是许多经营食品的商人们,已逐渐舍弃塑料包装,在食品包装领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如日本90%的牛奶都是以有折痕线条的纸包装出售。这种容易压扁的包装不但生产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减少空间,方便再送往再循环并减少运输成本。另一种开始被日本消费者接受的新包装设计是立式袋。由于开袋子比开瓶子更容易使内部液体溢出,因此袋子的开口都特别设计,方便打开。即使这样,日本还意识到纸包装取代塑料包装的废物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以重量来计算,它们占了废物总量的20%到30%,若以体积来计算,占总废物量的50%到60%。针对这一情况,日本专家提出,许多没有包装必要的食品完全可以放弃包装,如果是需要包装的也应采用有特别功能的保鲜纸。当今,虽然绿色包装材料的种类层出不穷,但如果没有对此开发适合的绿色包装方式,一切必将成为徒劳t/jhHc4MNC6eTyCieWNJe+b8F4/ie0yZ/MTz6xdKEok=。相反,科学有益的绿色包装方式将为更多绿色包装材料提供机会。
  
  三、包装设计绿色化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把在公园与在商业街上呆上一天进行比较,你会觉得在商业街的一天会有头昏脑胀,疲惫不堪之感,而在公园呆上一天会有悠然自得,心旷神怡之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园的环境是以绿色为主调,而绿色又调节视觉神经的颜色,并有调节改善肌体功能的作用,再加上鸟语花香这种迷人的环境,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商业市场环境结构往往是色光材料的组合,构成具有音响效能的色彩运动的环境,再加上人流、车流形成了一个嘈杂而又令人难以忍受的市场环境,人在这种环境中呆一天难道还会舒服吗?
  从以上试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应从环保角色出发,重新认识和评价过去的包装设计。如现代展示空间的审美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不求刺激,而求淡化,不求繁杂,而求简练。这个要求正好符合了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正捕捉到了顾客心理需求。
  具备生态文化的环境标志产品包装还有许多方面的表现:如在包装上印着“Please RE-USE This Bag”(请重复使用此购物袋)的字样,虽然文字不多,但提醒人们注意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值得一提的是由美国箭牌糖类有限公司生产的口香糖的外包装,图文并茂,见下图:
  
  综上所述,产品包装的绿色标志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产品本身的环保功能标志;二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对于前者,必须由环境标志制度决定;而后者则需要包装设计者与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由于绿色标志对广大消费者具有示范性、指导性、教育性功能,所以包装设计上的环保意识就极大地影响和支配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这就要求广大包装设计人员在宣传产品文化和商品文化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使设计出的包装成为一件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品。
  国际营销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绿色营销”的时代。作为21世纪的企业家和设计者应该扬起时代的风帆,驶向绿色的彼岸。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