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探讨

2007-12-29 00:00:00赵廷兰张可新
中国市场 2007年27期


  摘要: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两个目标。如果只考虑对内均衡,那么,外部不均衡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国内经济。本文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的现实,认为宏观调控必须内外均衡一齐抓,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并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及外汇汇率改革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力促国际收支平衡。
  关键词: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失衡;内外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也越来越重要。针对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现实,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认为要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宏观调控必须内外均衡一齐抓。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快,效益好,通胀低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2006年我国外贸顺差为1774.7亿美元,较2005年的1019亿美元上涨74%,外汇储备为1066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473亿美元,说明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状况没有改善。因此,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在国际收支领域出现的大量“双顺差”,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际产业的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保险服务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而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甚至高污染的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我国随着全球产业大转移和重新分工,而逐渐成为许多产品的世界制造中心。这一方面扩大了我国的出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的进口替代水平。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品,但这种扩大进口的需求却受到了限制,从而造成国内产能增长较快、而消费需求又相对不足,从而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
  
  (二)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的拉动,所以造成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的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据我国官方统计数字显示,自1978年至2004年的26年来,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13.2%的水平,但同期消费增长水平却一直低于投资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速仅为8.6%。我国投资增长率已经连续几年以接近消费增长率一倍的速度增长,使得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而从长期看,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短期内迅速解决或转变,所以相应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也就会进一步加剧。
  
  (三)多年未变的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在外贸政策上一直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在外资政策上,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要求其产品要对外出口,限制其在国内销售;在外汇政策上,我们是“宽进严出”,希望进来的外汇越多越好。历史地看,这些经济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量的外汇储备,使得经济中不在是资金短缺,而是资金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面对经济中的变化,而各项对外经济政策却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国际收支失衡正是这种不协调的结果。
  
  三、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虽然我国已跻身外贸大国行列,但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当前应着力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2007年,国家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促进和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外贸结构。在出口方面,增强核心竞争力,抓好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两个关键环节,大力培育自有品牌,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及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进口方面,要积极扩大进口,支持高新技术、关键设备以及国内短缺的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等。
   (二)调整对外开放的各种经济政策。改善外汇管理政策,鼓励“藏汇于民,藏汇于企”;适当控制QFII发展速度,加快QDII发展速度,鼓励其它民间外汇实施“走出去”战略;调整招商引资政策,使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能源、环保、土地、产业政策及劳工标准等问题,严格控制各种以优惠、超优惠待遇的招商引资活动;调整“奖出限入”为“出入平衡”的对外贸易政策,扩大进口高效率、低消耗、少污染的设备和技术;加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关税税率,发挥抑制本国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
  (三)化国际消费为国内消费。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必须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而扩大消费的关键是降低储蓄率,通过推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制度改革,降低居民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稳定支出预期;2007年,国家将继续按照“补低、扩中、调高”的原则,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扩大公共消费支出,提高公共消费和居民消费水平;特别是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着力开拓农村市场,产生巨大的国内需求,这样可以消化更多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减少出口,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
  (四)深化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的改革。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随着汇率波动空间适当加大,可能出现的较大幅度的人民币升值将减缓中国的出口增速。同时,由于汇率波动空间加大,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变数增大,使得国际游资下注人民币升值的难度加大。2007年2月1日实施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将境内个人年度购汇总额由以前的2万美元大幅提高到5万美元,可以更好地满足境内个人的用汇需求,藏汇于民。同时要提高管理和运用超额外汇储备的能力,将外汇储备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等,也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
  作者单位:1.张家口教育学院2.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小广.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点”[J].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