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心目中永恒的女神——西莫内塔

2007-12-29 00:00:00陆家齐
世界文化 2007年9期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或1445 —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人个风格的画家,然而他在逝世后的几百年里却鲜为人知,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被英国艺术团体“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发现。
  波提切利出生在佛罗伦萨,最初他跟一位金银匠习艺,后随菲利波·利比修士学画。他曾于1481与1482年去过罗马,为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绘制壁画,其余的岁月都在佛罗伦萨度过。
  波提切利在佛罗伦萨受到统治者梅迪奇家族一些成员的保护,他为他们绘制肖像,并且创作了许多宗教画,其中《三王来拜》堪称佳作;他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创作的《春》、《维纳斯的诞生》、《马尔斯和维纳斯》、《帕拉斯和马人》在画坛上享有盛誉。他是绘画史上以线条见长的大师之一,他把这种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绘画艺术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由于这个原因,虽然他是样式主义艺术家的先驱,但确切地说,他没有后继的人,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波提切利一生的后期正处于佛罗伦萨历史上危机四伏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洛伦佐的去世、1494年梅迪奇的被逐、萨沃那罗拉以“宗教改革”为名对艺术品的肆无忌惮的践踏和破坏、这个宗教狂热分子由一度执政到不久葬身火海,这一切导致波提切利思想上的波动与迷惑,据说他也曾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焚烧“虚荣品”的广场上付诸一炬。晚年的波提切利贫困潦倒,思想压抑。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再也见不到像《春》、《维纳斯的诞生》中那种青春的美丽与活力,只有几个骨瘦嶙峋的天使在耶稣诞生的小屋上展翅飞翔。
  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马尔斯和维纳斯》、《帕拉斯和马人》几乎全是受梅迪奇家族之托而创作的,他经常受到梅迪奇家族的资助与保护,出入他们的宫邸,享受他们的盛宴,周旋于一群文人雅士之间,同时也接触到他们的一些美女和情妇,西莫内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西莫内塔是朱利亚诺·梅迪奇的情妇,她的美丽只有菲利波修士的卢克雷齐娅才可与之媲美。当时所有的画家都描绘过她,所有的诗人都歌颂过她,所有觐见过朱利亚诺和他的兄弟洛伦佐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她既端庄秀丽、温柔多情,又热情奔放、甜美可爱,在佛罗伦萨,她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她是有夫之妇,丈夫名叫马尔科·韦斯普奇,但所有的人对此都毫不在意。她的丈夫很少露面,当他将她从家乡热那亚带到佛罗伦萨时,她才16岁。她出身于富商之家,十分富有,因而很快就进入梅迪奇的社交圈子。她在佛罗伦萨社交圈里一露面,就引起了具有很高审美趣味的洛伦佐和朱利亚诺的注意,两兄弟同时迷上了她,并追随她直到她去世,长达7年之久。梅迪奇曾在他们宽敞的王宫(即现在的里卡尔迪王宫)以及一些优美的别墅里举办过盛宴,她那快活的天性感染了所有在座的宾客。洛伦佐因政务繁忙不能经常陪伴她,但朱利亚诺一直与她厮守在一起。他陶醉在爱的梦境里,这个梦家喻户晓,多次为诗人所歌颂,为画家所描绘,不过这个梦据说只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不管真相如何,我们毋需去探究个人隐私,确凿无疑的是,西莫内塔具有超凡脱俗的美丽,这一点,从看到她那呈现在波提切利笔下的裸体维纳斯,我们就可以理解当洛伦佐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何以写出那么庄严肃穆的叙事诗。夜空下,洛伦佐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他发现一颗星,似乎比他平时见过的都要明亮,于是他喊道:“看!那就是这个举世无双的女子的灵魂!她不是变成了这颗新星,就是把灵魂附丽到了这颗新星上!”
  当时一些著名的画家,如波拉约洛、吉尔兰达约、委罗基奥都描绘过西莫内塔,但使她传之不朽的画家还是波提切利。通过描绘西莫内塔动人的形象,波提切利也使自己名垂青史。有人毫不夸张地宣称:波提切利除了西莫内塔以外不画任何其他女性,他的圣母像、维纳斯像、寓意画中的女性人物,无一不以西莫内塔为原型。在她那张美丽的脸上,下巴稍尖,颧骨突出,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艺术哲学》一书的作者泰纳评论道:“她把我们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但她却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而在波提切利看来,西莫内塔的裸体与她的面部一样,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光晕之中——结核病人有时呈现的那种表面上健康的发烧般的容光焕发,一种使得朱利亚诺无比快乐达7年之久的娇艳。
  西莫内塔23岁时死于肺结核,在那个不幸的日子——1476年4月26日临近之时,随着西莫内塔面容的憔悴,佛罗伦萨人觉得天空似乎也变得暗淡无光。至于波提切利,在她去世后又生活了34年,但他从未忘记过西莫内塔的倩影,她的形象也从未完全在他的作品中消失,她是他心目中永恒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