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亿万农民工共享阳光

2007-12-29 00:00:00张德修
人民论坛 2007年14期


  
  张德修(人民日报社编委、秘书长):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外出务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新时期如何实现我国农民工合理有序转移就业及权益保护成为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在我国将长期存在。
  据统计,我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高达1.5亿人,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农民工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农民工的第一需要。现阶段我国农民工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难题,就是有序转移就业和权益有效保障。确保农民工公平就业,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山西黑砖窑事件暴露出来虐待农民工问题,更是说明农民工需要安全的就业环境、公平的就业通道、法制化的权益保护。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任务。
  让亿万农民工共享阳光,与亿万农民工分担风雨。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农民工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做出批示。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追讨工钱成为佳话。最近温家宝总理又专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处理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问题,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3月,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明确提出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有序转移,保障权益,促进和谐——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与权益保护专题研讨会”,就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农民工、理解农民工、保护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就是要深入研讨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河南农民张全收在深圳打工实践中探索出用保全的模式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用劳务输出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题,在劳务输出上创造了一种在输出地、输入地进行公司化管理的“全收经验”,这不仅解决了农民工有序转移和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有效地规避了农民工的风险,而且还保证了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引起了社会媒体和国务院的广泛关注。我在农民日报社当社长的时候,就知道河南农民工张全收带领农民工在深圳打工的事情,这是两年前的时候,当时农民日报对张全收同志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对于像张全收这样善待农民的好做法、好典型,我们应该多总结,多宣传。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我们相信,有了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就能解决我们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