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崇尚社会市场经济,主张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保障相协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又增添了“生态”的内涵。德国人说,经济转型特别需要克服观念上的误区,懂得环保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是“发动机”的道理。
在我们看来,德国人对环保的看法无疑是不可思议的。在国内,不少人认为“经济”与“环保”是一对矛盾,这种观点尤其在一些地方官员中颇有市场。比如,山西省环保局曾在2006年11月做过一份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
具体来讲,一些地方官员和企业经营者认为,放弃高耗能、重污染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意味着要增加经济活动中的资源环境成本,这对于那些长期习惯于享用资源环境低价甚至免费大餐的企业来说,肯定会感到心有不甘。另一方面,转向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面临的可能不仅是要调整生产工艺,甚至要将原有设备彻底淘汰,这样的从头再来使企业担心着成本的提高和竞争的风险。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许多地方政府一边嘴上高喊“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一边又对国家环保政策阳奉阴违,依旧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去年全国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今年上半年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投资增长依然过热,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现实。
对于发展经济而言,加强环境保护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环境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波特假说”论断,它的核心思想是: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企业的赢利水平,相反却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它们的赢利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社会进步。德国经济成功走出低迷,在某种程度上与“波特假说”不谋而合,因为它得益于环境保护给经济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便举两个例子。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在德国经济普遍的不景气中,也曾面临贸易衰退、企业不振的境地。自2002年以来,汉堡市积极推出“企业致力于资源保护”项目,已有900家企业加入该项目,并得以节水52.9万立方米,节电4.2万千瓦时,减排6.2万吨温室气体和2.6万吨垃圾。在取得巨大环境效益的同时,企业通过对节能环保技术的投资,不但大大减少了能源需求,产品也能满足市场上不断bc2a368e7afb0bcd3ecc20258dc5bd26升高的环保要求,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几百年来,鲁尔地区一直是德国的煤钢中心。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缺以及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鲁尔逐渐放弃了走传统的纺织工业、采矿业和钢铁业的资源消耗型老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目前,昔日烟囱林立的煤城,已成功转型为整个欧洲的“文化之都”,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重新焕发了生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环保日益成为德国经济“发动机”的现实,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应当摒弃“环保影响经济”的错误思想,积极引导企业治理污染、改进生产工艺,多发展低污染、高效益项目。否则,面对市场上不断提高的环境准入标准,我们的国内企业怎么应对国外的环保贸易壁垒?怎么实现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怎么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不处理好“环保”与“经济”的关系,也许,最后连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帽子也会被染黑。而这,是所有国人最不愿看到的。(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