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优先顺序

2007-12-29 00:00:00何增科
人民论坛 2007年20期


  强调“两个适应”,即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适应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的要求,不断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十七大报告的又一个亮点,而以往强调的主要是第一个适应。这反映出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强大动力,能否建立公民参与的政治体制对于能否维持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十七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下一步的重点和优先顺序。这就是优先发展党内民主,优先发展基层民主,实现更多的竞争,更多的协商,更好的法治。
  在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优先顺序上,十七大报告强调了“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从而明确了下一步改革的优先顺序。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改革的可控性决定的。
  在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和发展中层和高层民主方面,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力发展基层民主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这是因为优先发展基层民主可以减少政治震荡,减少阻力和代价,实现政治改革的“软着陆”。
  在实行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些都有利于消除“陪选”现象,增加选举的竞争性。
  在政治和行政决策上,十七大报告贯穿了加强民主协商的思想,强调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更多的协商包括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同少数民族、宗教界就民族、宗教事务协商,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协商沟通。行政决策中更多地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进行协商,使他们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发展现代民主政治需要有优良的法治作保证。更好的法治意味着提高立法质量,保证司法公正和建设法治政府。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必由之路。推进依法治党和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而保证司法公正则需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克服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等弊端,增强司法机关独立性,提高对司法人员的问责度。
  总之,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路在脚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作者系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