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崭新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要义作出的精粹解读。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1845年的论述。恩格斯在当年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上说,“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完全肯定了民主与共产主义存在着直接对应的关系。由于在那个时代,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往往被视为同义语,因此说“民主就是共产主义”,也就是说,“民主就是社会主义”。恩格斯强调了“在今天”三个字,也就是强调从现在始,主张民主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因为没有比社会主义更需要民主了。后来,列宁果断地强调“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毛泽东坚决地表明“只有民主才能救中国”;邓小平更进一步地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精辟阐述,说明民主是社会主义固有的属性,须臾不可分离。
可以说,现在我们党关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一脉相承,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又一次灿烂升华,它前所未有地把民主政治视为社会主义的珍贵生命,赋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以生机活力。倘若缺失了说明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生命这样的精粹要义,鲜活的社会主义生命之花就会枯萎、凋谢。因此,一切珍惜社会主义称号的人们,一切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们,都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民主,不遗余力地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出首先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这表明,我们所要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含着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即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我们既要搞好人民民主的建设,也要搞好党内民主的建设,并且要着眼于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的互动互促。
为什么要搞好人民民主建设?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所在,正如报告指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人民民主,扩大人民民主,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中国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长期的封建社会没有什么民主传统,没有形成民主习惯,老百姓也没享有什么民主政治生活。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建立新中国后,才真正展开了民主政治建设,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还发生了高度集权专断的严重挫折。因而,现在我们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任重道远、意义非凡。把人民民主建设好了,就会彻底清除封建遗毒,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真正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为什么要搞好党内民主建设?因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充分发展了,党就会更加强大,正如报告指出的“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阐明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一个民主性的政党。但是,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环境的制约,也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党内民主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因此,适应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适应着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当务之急必须抓紧抓好党内民主建设。
人民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都要抓,实现共同发展。不能只搞人民民主建设,不搞党内民主建设;也不能只搞党内民主建设,不搞人民民主建设。人民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要互动互促,开辟出一个互胜的良好局面。当然,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两相比较,党内民主更为重要些。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民主可以也必须先行一步,它起着带头和表率的作用。所以,报告指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内民主发展了,人民民主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一样,人民民主发展了,也会更好地影响着党内民主的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心在哪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非常清晰的思路,这就是要着眼于基层民主。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塌到底。只有把民主政治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层基础之上,才有发展的广阔前景。
在发展人民民主方面,报告提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一定要建立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一定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首先从基层层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一定要做到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必须千方百计地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对基层政治生活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发展基层民主的进程中,要努力不断地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层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同时,还要重视公民的政治意识教育,从公民的政治意识教育抓起,牢固树立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报告提出要把重点放在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我们党还要推进党务公开,这也应该首先落实在基层党组织,营造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我们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把民主政治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层基础之上,道理十分简单,只有把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民主政治才会发展得稳健有序,进而实现中层的、高层的民主政治。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基层民主政治愈发展,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愈有利、愈顺畅。(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