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07-12-29 00:00:00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2期


  摘要: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是荷兰学者霍夫斯蒂德,用统计方法归纳出的四个用以区别民族文化特征的四维文化模式,本文旨在通过这种模式,分析我国文化影响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发展特征,探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关键词: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会计职业道德
  
  一、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的内容
  
  霍夫斯蒂德文化模式是荷兰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4年根据一项对53个国家IBM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后,用统计的方法从以下四个层面归纳出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取向,主要包括:
  (一)个人主义相对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是指社会成员之间保持结合的程度。个人主义表示社会中人们偏好松散联结的社会结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即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造以至于个人冒险的个人价值观,人们倾向于独立自主,崇尚公平竞争,希望各种规则尽可能的少;相反,集体主义则表示社会中人们偏好紧密联结的社会结构,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依法执业、有法必依成为该文化背景下最流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重群体轻个人,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倡导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二)大跨度的权力结构相对于小跨度的权力结构(Wide-ranged power structure versus narrow-ranged power structure),即权距的大小,这是指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机构或组织中权力分配的程度。权力差距越大的社会,其成员越是认同组织结构、纪律和社会秩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不需要证明这种位置的合理性,在一个小跨度权力结构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寻求权力的公平,要求证明现存权力不平等的合理性。中国长期以来属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讲究尊君,强调“君为臣纲”、“君权神授”。
  (三)强避免不确定性取向相对于弱避免不确定性取向(The strong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versus The weak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即对不确定因素反应的强弱,这是指社会的成员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能够容忍的程度。在一个强避免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人们一般不能容忍模棱两可,总是不惜代价控制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期能控制未来;而在一个弱避免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人们一般不太在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有一种相对安全感。中国传统文化偏好稳健,对不确定因素反应比较敏感。
  (四)阳刚相对于阴柔(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这是指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从社会中两性的作用划分来考察的。阳性取向意味着人们倾向于业绩和事实上的成就,注重自信、同情弱者、崇尚英雄主义等。阴性取向的价值观则是融洽的关系和彼此关怀,更看重友好气氛、谦逊虚心、关心弱者、讲究生活质量等。中国文化贵和谐,尚中道,特别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谦虚谨慎、关爱弱小、注重通过温和方式协调矛盾。
  
  二、霍夫斯蒂德(Hofstede)模式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发展中的表现
  
  (一)个人主义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公开承认自我,个人主义有所增强。会计人员的思想获得解放,开始关心自身利益和自身价值、自身发展,为了提高自身价值,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进修、考证、培训活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意识和竞争意识也有所加强,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个人主义的增强使得个别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挪用公款、贪污,造假账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权距有所缩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权距有所缩小,但是受传统“忠君”思想的影响,使得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长期按照上级领导授意违反会计伦理做假账,虽然《会计法》中明确指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但真正能够坚持原则的人却不多。
  (三)对不确定因素反应有所减弱。中国传统文化是偏好稳健,对不确定因素采取回避态度,墨守成规,创新不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鼓励会计界灵活地制定会计制度,力求在会计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有所提高。
  (四)阳刚之气开始形成。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新《会计法》第一次把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高度概括地写进了法律条款,但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还是追求一种和谐、人性、自然的管理过程,主张“自律”为主,“他律”为辅,提倡用社会公德、传统观念这只大手增强管理的软约束,不提倡过分的经济处罚,政治处分及法律制裁。
  
  三、基于霍夫斯蒂德(Hofstede)模式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提高自身业务水平。(1)掌握较为全面的业务技能和理论水平,通晓会计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知识;(2)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多参加业务培训,积极参加专业考试,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以适应会计改革、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二)确立正确价值取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会计人员应当廉洁自律,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清明、廉洁、不贪、不占,严格约束自己,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三)维护正当合法权益。会计人员要坚守职业操守,但不违规操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会计人员一旦与本单位领导发生矛盾,总是处于弱势地位,难逃遭受打击的厄运。上级机关和财务部门既是会计队伍的管理者、教育者,又应是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当会计人员因坚守职业道德而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主管部门要为之伸张正义,给予支持和保护。而这种支持和保护,仅仅有道义上的是不够的,还应当有法律和物质方面的帮助,使会计人员减少后顾之忧,增强依法履行岗位职责的安全感和坚定性。
  (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当前会计法规建设已初成体系,但基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法规建设还十分薄弱。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法规体系的建设一是要对现行的法律和规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二是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我国加入WTO后,会计理论与国际接轨。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准则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行使职业判断的空间日益增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各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1)积极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将诚信作为会计人员的处事准则,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2)在在校教育、后续教育和相关会计资格考试中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切实提高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苏勇,吴德林,王莉.论文化对会计活动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03(4).
  2、王海民,田博.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诚信文化及会计监督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4(6).
  3、尹朝晖.谈在校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