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度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07-12-29 00:00:00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2期


  摘要:过度教育的出现,不仅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从劳动生产率、就业市场和社会公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过度教育;原因分析;经济增长;负面影响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只是为经济增长创造了一种潜在的基础和条件,但要使这种潜在的基础和条件转化为有效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还要取决于人力资本价值赖以实现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西方过度教育理论认为,当劳动者的实际教育水平超过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就称为过度教育。显然,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定义,从广义上看,过度教育还应该包括知识失业。在高知低就,甚至知识失业的过度教育情况下,劳动者所获得的知识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不能促进人力资本向有效的方面转化,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应有作用也被削弱了。埃及、菲律宾、墨西哥、秘鲁、新西兰、加拿大拥有20%以上,甚至50%以上的大学普及率而经济增长缓慢,除了政治、体制、资本等方面的原因,在教育上可能合理的解释包括教育质量低下和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过度教育的原因分析
  
  知识失业、高知低就等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一定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包括供给增长过快、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和需求错位等等。
  (一)过度教育的个体选择理论
  西方学者对过度教育的原因解释,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解释、筛选假设理论(Spence,1974)和工作竞争模型(Thurow,1972)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其中,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过度教育只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暂时现象,随着劳动力在教育选择上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自我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将最终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但事实上,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也不会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普通商品那样能够实现自我调整。正如筛选假设理论和工作竞争模型理论所表述的那样,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教育在反映劳动者能力方面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为了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就成为一种很重要的选择,加上“学而优则仕”社会传统的影响和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都将使得个体在教育水平的选择上体现出非经济理性。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考证热”正是这种非经济理性的体现。因此,如果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过度教育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过度教育的经济学解释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不同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上的不同,造成了劳动力需求的巨大差异。以我国为例,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高知低就、知识失业等过度教育现象,固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结构性失衡密不可分,但在我国总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还比较低的前提下,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所造成的人才需求不足。众所周知,第三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明显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已达67%,发达国家更是达到了80%以上,服务业就业的比重达到70%-80%的水平。而在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上升较快,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徘徊在33%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另外,从就业结构看,2002年我国服务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为28.6%,虽然稍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3%),但明显低于其中大多数国家,如同期的巴西为59.2%,俄罗斯为58.8%。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也是造成我国人才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以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三分之一左右,但在2002、2003年超过了40%,2003年更达到44%,各地投资增长的过快发展影响了投资和消费的平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高,虽然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但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自90年代以来,虽然经济总量有了很大提升,但相应增加的就业岗位却只有70万个。我国GDP对就业的拉动关系,也就是就业弹性,从80年代到现在已经下降了2/3,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仅为0.1(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0.1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可以达到0.3—0.4之间,可见,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
  
  二、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要实现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质生产率的提高无疑是首要的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高端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其质量和能力就成为决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关键。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新界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观念由此诞生,从这种新的观念看来,经济发展是指贫困、失业、不平等的减少或消除。
  (一)过度教育可能使员工产生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态度和行为
  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主要不是由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的增长决定的,而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决定于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即人力资本,也取决于劳动者的态度和工作场所行为,只有当劳动者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很好的发挥的时候,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否则,即使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把这种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素质,这将不会从实质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果一个劳动者不能就业,毕业即失业,或者其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了劳动岗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即过度教育,那么该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和个体收益显然不能表示以教育水平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本水平。
  在过度教育情况下,由于部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必然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表现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降低、情绪不稳定、怠工、旷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勤于跳槽等,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曾满超等专家对贝尔公司的实地调查资料表明,过度教育对工作的满足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过度教育每增加一年,平均满足感就下降3.3%,工作满足感每增加1%,则公司产出增加2.53%。
  (二)过度教育可能使高端就业市场产生柠檬效应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Spence,1974)在他的劳动力市场模型中假定:个体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一个人的能力越高,接受教育的成本越低,其最优教育程度就越高。实际上,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中,这种假设未必完全合理,虽然低能力的人为完成高一级教育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即个人成本,但由于低能力者往往更难以谋求到一份与其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工作,即过度教育,其收益明显低于教育匹配情况下的收益。因此,低能力者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成本反而会低于高能力者、即教育匹配者,为了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低能力者将更有可能选择放弃工作而继续接受教育,高能力者将更有可能安于当前比较理想的工作和收益而不愿意继续接受教育,使得学历作为个体能力的信号功能“失真”。
  
  以我国当前的考研为例,据浙江大学的一项调查,在众多的考研者中,“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报考研究生的仅占15%,而“为了以后能获取一份更高报酬的工作”的占45.3%。可见,相当一部分考生是由于不满足当前的工作待遇和条件才报考。可以认为,与相同教育水平的同学相比,能力相对较低应该是这些人不能获得满意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旦能力较低的毕业生进入到上一级就业市场,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上一级就业市场中低能力毕业生的比例上升。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只能依据应聘者的学历进行选择,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低能力毕业生比例上升的情况下,雇主将可能选择降低招聘员工的起薪,这时,高能力应聘者会因为不满足于较低的起薪而缺乏应聘的积极性,而低能力应聘者更愿意接受雇主给出的条件,就可能使得低能力应聘者的就业率高于高能力应聘者,在高端就业市场产生柠檬效应――“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过度教育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由于通过教育可以改善不利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经济地位,因而教育也常常被赋予了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神圣使命,只有公平、公正的社会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但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力将明显加大,那些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变自己不利处境的毕业生很可能受到打击。这是因为:(1)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家庭条件较差,无力支付这些成本,则有可能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匆匆就业;(2)由于信息不对称,那些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如干部子女,将能够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和帮助;(3)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会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毕业生,很可能无力承担进一步学习的费用;(4)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差,性格相对保守,在越来越激烈的应聘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那些家庭背景相对较差的大学生,其过度教育发生率将大大高于家庭背景优越者,更有可能成为过度教育的牺牲品,这显然不利于贫困和不平等的减少或消除。
  同时,知识失业、高知低就等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还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当今,读书被认为是一种长远投资行为,高学历自然追求高回报。毕业后一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失业,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就会落空,其思想和态度就有可能转向激进,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正如伦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成为发自下层的激进运动的支持者和同道,并为这种运动提供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下层阶级所不能提供的领导及其它资源。
  
  三、结论
  
  教育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依赖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还要依赖于有效人力资本价值得以实现的社会、经济环境。过度教育的出现,使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不仅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过度教育现象应该引起我国教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尽快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加强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快教育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步伐,促进教育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君.经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