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浪漫曲自诞生后佳作迭出,独具风貌,艺术魅力经年不减,在世界歌曲园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浪漫曲俄文为романс,曾音译为“罗曼斯”,来自西班牙语romance。
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罗曼斯”是指用罗曼语写的世俗歌曲,以区别于用拉丁语写的宗教歌曲。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曾用“罗曼斯”一词作为与诗相结合的抒情歌曲的通称。
18世纪以后,这一用语有所变化。在法文中romance一词由两个不同的词chanson(歌曲,曾音译为“香颂”)和melodie(艺术歌曲,由德彪西首用)所代替;在德文中,Romanze由Lied所代替,Lied一词含义广泛,既包括民歌,又包括舒伯特及舒曼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在英文中,romance兼指抒情歌曲及抒情乐曲,“歌曲”通常使用song一词。
在俄罗斯,自19世纪初起,一直沿用“浪漫曲”(романс)一词,作为一种有乐器(主要是钢琴)伴奏、与诗词相结合的声乐体裁的名称。“浪漫曲”有人译作“艺术歌曲”,其实并不妥当,特别是“城市浪漫曲”、“生活浪漫曲”、“茨冈浪漫曲”等不宜译作“城市艺术歌曲”、“生活艺术歌曲”、“茨冈艺术歌曲”,应当说,通译作“浪漫曲”是恰当的。
俄罗斯浪漫曲的形成
18世纪以前,长期流传于广大农村的民歌、城乡教堂的“康特”(赞美诗)、合唱曲、歌剧等等,构成了俄罗斯声乐音乐的繁荣景象。
18世纪下半叶,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产生了俄罗斯的城市歌曲,被称作“罗斯歌曲”(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сня),是以俄罗斯诗人的诗谱写的歌曲,有别于当时流行的以法语和意大利语歌词写成的歌曲或咏叹调。
在“罗斯歌曲”中广泛采用当时著名诗人杰尔查文、德米特里耶夫等的诗作,曲作者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的杜布扬斯基(1760—1796)和科兹洛夫斯基(1757—1831),他们二人被认为是俄罗斯浪漫曲的先驱。
从19世纪初起,“罗斯歌曲”一词逐渐不再使用,而代之以“俄罗斯歌曲”(русская песня)和“浪漫曲”两个并无严格区分的称谓。
“俄罗斯歌曲”是指与俄罗斯民歌有紧密联系的创作歌曲,甚至包括民歌的自由的、有创造性的改编。诗人梅尔兹利亚科夫(1778—1830)、杰利维格(1798—1831)、茨冈诺夫(1797—1831)、柯里佐夫(1809—1842)、作曲家瑞林(1766—1848)、卡申(1770—1841)、鲁平(1789—1841)等写有许多风格浓郁的“俄罗斯歌曲”。梅尔兹利亚科夫写诗、卡申作曲的《黑眉毛,黑眼睛》《在平坦的河谷里》等歌曲在民间被简化后作为民歌流传,是“俄罗斯歌曲”与民歌的亲缘关系的最好说明。
在一段时间内,“浪漫曲”与“俄罗斯歌曲”两个名称并用,如诗人杰利维格自己将1825年写的《夜莺》(后由阿里亚比约夫作曲)标为“俄罗斯歌曲”,而1833年出版的茨冈诺夫作诗、瓦尔拉莫夫作曲的《红衣裙》则标为“浪漫曲”,其实二者风格十分近似。以后二者逐渐趋一为“浪漫曲”。
19世纪前半叶的浪漫曲中有一些被称为“城市浪漫曲”、“生活浪漫曲”,是在俄罗斯、乌克兰以及茨冈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文化的产物,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广为流传,最初带有沙龙的感伤情绪的痕迹,含有多种舞曲(圆舞曲、玛祖卡舞曲、波列罗舞曲)的因素,多以茹科夫斯基、巴拉顿斯基、巴丘什科夫等人的诗谱曲。
应当提到的是,当时一些茨冈歌唱家对“罗斯歌曲”及“俄罗斯歌曲”的演绎受到俄罗斯各阶层人的欢迎,因而获得了“茨冈浪漫曲”的称呼。“茨冈浪漫曲”可以看作是俄罗斯浪漫曲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延续了很久的时间,积累了很多的曲目,如:《哀哭的小蓝鸽》(德米特里耶夫诗,杜布扬斯基曲)、《亲爱的姑娘昨晚坐在我身边》(杰尔查文诗,柯兹洛夫斯基曲)、《告别情郎》(柯里佐夫诗,久比尤克曲)、《眼中泪光》(巴甫洛夫诗,布拉霍夫曲)等。
19世纪上半叶,阿里亚比约夫、瓦尔拉莫夫、古里辽夫和格林卡等作曲家大大丰富了浪漫曲的题材和表现力,使俄罗斯浪漫曲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其后,达尔戈梅斯基、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更对浪漫曲的创作继续进行开拓,赋予了新的面貌。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阿•康•托尔斯泰等卓越诗人为俄罗斯浪漫曲提供了大量优秀的诗作。
浪漫曲逐步发展成一种具有多样形式的声乐体裁,通常包括:
叙事曲,内容多为民间传说、英雄事迹、古代轶事、幻想故事等。如:《黑披肩》(普希金诗,维尔斯托夫斯基曲)、《斯韦特兰娜》(茹科夫斯基诗,瓦尔拉莫夫曲)、《夜巡》(茹科夫斯基诗,格林卡曲)等。
悲歌,表现沉思、忧郁、悲伤的作品,有时具有哲理性。如:《我悲伤》(莱蒙托夫诗,阿里亚比约夫曲)、《为了你遥远祖国的海岸》(普希金诗,鲍罗丁曲)、《你知道那地方》(丘特切夫诗,柴科夫斯基曲)、《秋叶飘零》(埃利斯诗,塔涅耶夫曲)等。
饮酒歌,具有豪放、欢庆以至英雄气质的作品。如:《我们来自遥远的地方》(亚泽科夫诗,阿里亚比约夫、达尔戈梅斯基先后谱曲)、《饮酒歌》(阿普赫金诗,多纳乌洛夫曲)等。
船歌,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的船夫歌曲,后成为众多作曲家喜爱写作的体裁。如:《威尼斯之夜》(科兹洛夫诗,格林卡曲)、《船歌(年轻的船夫)》(科尼诗,瓦尔拉莫夫曲)等。
小夜曲,起源于西班牙及意大利的民间情歌,后成为众多作曲家喜爱写作的体裁。如:《夜晚的轻风》(普希金诗,维尔斯托夫斯基、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及其他作曲家先后谱曲)、《唐•璜小夜曲》(阿•康•托尔斯泰诗,柴科夫斯基曲)等。
摇篮曲,如:《睡吧,农家的孩子》(奥斯特洛夫斯基诗,穆索尔斯基曲)、《摇篮曲》(迈科夫诗,柴科夫斯基曲)等。
俄罗斯浪漫曲主要作曲家风格概述
俄罗斯浪漫曲最早的代表作曲家是阿里亚比约夫、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他们素有“18世纪上半叶浪漫曲大师”之称。
阿里亚比约夫(1787—1851)在19世纪20年代初已是戏剧音乐、钢琴曲和浪漫曲的知名作曲家,他的《夜莺》一歌使他名震遐迩,但他早期的作品大多并未脱出伤感的巢臼。可能因为是“十二月党人”的同情者,他卷入一宗案件而遭流放,使他的乐风有所转变。在他大约150首浪漫曲中,一部分是忧郁的、多愁善感的,常采用“呻吟的”音调、结尾注明“渐弱”或“声音逐渐消失”等手法(见《冬天的道路》《萨沙》等歌);另一些作品则充满戏剧性与感情的爆发力,如在流放期间写的《额尔齐斯河》中发出“让忧愁随河水流去吧”的呼喊,在悲歌《觉醒》中运用慷慨激昂的音调,在一些社会题材的浪漫曲如《乞丐》《乡村更夫》中表现深沉的内心感受,等等。他的浪漫曲的伴奏部分写得相当精细,和声、调性富于变化,喜用震音和装饰音,常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0至40年代是另外两位浪漫曲大师——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创作的高峰期,他们常常作为城市浪漫曲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而被相提并论。他们二人都掌握了俄罗斯民歌的风格,不仅谙悉民歌的音调、结构,而且熟知民间歌手的表演方式和特色,所以他们能创造出为很多人所接受、所喜爱的歌曲。
瓦尔拉莫夫(1801—1848)少年时期进入宫廷合唱团,接受了比较完整的、特别是声乐方面的音乐知识,1819年走上专业音乐家的道路,专门从事抒情声乐曲的创作,共写有约220首浪漫曲。他的浪漫曲植根于俄罗斯民歌,但具有鲜明的创造性。他十分注重旋律的表现力,力求流畅、灵巧、优美,传遍世界的《红衣裙》(常被列入“茨冈浪漫曲”)是他旋律写作才能的突出证明。他善于写作气息宽广、近似民歌中“曼调”的歌曲,《街上风雪呼啸》《小草为什么这样早就枯黄》等都很动人。他的浪漫曲有时运用舞曲(圆舞曲、波罗涅兹舞曲等)的节奏,如他以波列罗舞曲富有弹性的节奏写的《孤帆》恰切地表现了莱蒙托夫诗的意境。
古里辽夫(1803—1858)出身于一个农奴音乐家的家庭,30年代初与其父同时获得自由。他主要写作钢琴曲和声乐浪漫曲(总数为88首)。他的风格一部分接近民歌,如他的代表作《小铃铛》(马卡罗夫诗)以纯朴的民歌音调表现了三套车夫的悲惨命运;《少女的忧伤》(柯里佐夫诗)是以圆舞曲节奏写的“茨冈浪漫曲”;还有一些是深沉真挚的抒情浪漫曲,如《别离》(柯里佐夫诗)运用了朗诵式的节奏、出其不意的休止等表现了歌曲中主人公的激动和痛苦,而《心中的音乐》(阿伽辽夫诗)则以旋律的起伏多变传达了内心的感受。
格林卡(1804—1857)是俄罗斯古典浪漫曲的创立者。1836至1842年(即写作歌剧《伊万•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时期)是格林卡创作的繁荣期,他的浪漫曲达到了情感与思想、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境界。从总的面貌而言,他的浪漫曲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旋律平易、流畅、优美,同时又具有活力、充满热情;和声语言更为丰富、新颖;调性布局富于变化;曲式有所创新,如含变化因素的分节歌,简洁的复三段体等。1840年,他以库科尔尼克(1809—1868)诗谱写的声乐套曲《告别彼得堡》创造了多种体裁的形象生动的浪漫曲(共12首),其中的《百灵鸟》委婉清新,《蔚蓝色的海浪平息了》以“船歌”的风格写成,《从山国上降下迷雾》具有犹太民歌的色彩。他以普希金诗谱写的《血液里燃着爱的火焰》《阿黛莉》《玫瑰在哪里》等都堪称佳作,《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更可称为经典,诗中初见的欢欣——离别的痛苦——重逢的激动在格林卡时而温柔、时而激情澎湃的音乐中表现得十分完美。格林卡还写过一些充满戏剧性的浪漫曲,如以茹科夫斯基诗写的《夜巡》、以歌德诗(古别尔俄译)写的《纺车旁的格蕾辛》等都以深邃的心理刻画见长。
达尔戈梅斯基(1813—1869)是紧接在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他的浪漫曲及歌曲共约有100首。他主要写作抒情浪漫曲,如早期的“俄罗斯歌曲”《十六岁》(杰利维格诗),以鲜明的世态风俗的描写勾画出一个恋爱中的农村少女的形象;《我悲伤》《又寂寞,又悲哀》(以上2首为莱蒙托夫诗)等是“抒情独白式”的浪漫曲,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和世俗环境的冲突;《夜晚的轻风》和《我仍然爱他》(以上2首为普希金诗)等是具有古典韵味的作品,曲式严整,风格精致;在《九级文官》(温伯格诗)、《蛆虫》《老班长》(以上2首为库罗奇金译自法国诗人贝朗瑞诗)等作品中,达尔戈梅斯基以戏剧朗诵的节奏、生动形象的旋律开创了讽刺浪漫曲的先河。
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年)于50年代初开始写作浪漫曲,多选用俄罗斯诗人菇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和德国诗人歌德、海涅的译为俄文的诗作谱曲,他的浪漫曲和歌曲的总数约有160余首。他注重写作简洁、流畅动听而又不流于表面华丽的旋律,浪漫曲《歌手》(普希金诗)、《旋律》(拉兹马泽诗)都令人难忘。由于写有约20部歌剧,鲁宾斯坦的浪漫曲中常显现歌剧中咏叹与宣叙两种因素交融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浪漫曲《夜》(普希金诗)、《愿望》(莱蒙托夫诗)等作品中感受到。他对东方风格的偏爱也在浪漫曲写作中流露出来,以阿塞拜疆诗人沙菲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波斯歌曲》(作品34号,共12首)成为他流传最广的作品。
“强力集团”的五位作曲家(从巴拉基列夫到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都写作浪漫曲,并各有建树。
巴拉基列夫(1837—1910)于50年代中期(当时他还是喀山大学数学物理系的学生)开始写作浪漫曲。在他总数约为80首的浪漫曲中,早期作品一类具有“俄罗斯歌曲”风格(如以柯里佐夫诗写的《来我身旁》),还有一类具有诗意盎然的抒情气质(如以莱蒙托夫诗写的《金鱼之歌》)。《皓月当空》是巴拉基列夫浪漫曲中最具古典风格的一首,节拍变化(4/4转6/8)、力度变化和伴奏织体变化等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巴拉基列夫在游历了高加索以后写了多首“东方浪漫曲”,1863年写的《格鲁吉亚歌曲》(普希金诗,即《美人啊,莫在我面前歌唱》)最具有代表性,曲中地域色彩和忧郁情调水乳交融,动人情怀。晚期作品一部分趋于深沉,一部分仍保持着明朗欢乐的青春活力,如1908年修订出版的《你多么迷人》和《西班牙歌曲》至今仍是歌唱家常选的曲目。
居伊(1835—1918)写了约250首浪漫曲与歌曲,其中大部分是小品,主要特点是富于抒情性。他的浪漫曲很少具有戏剧性和高亢的激情,常是率真淡雅的、娓娓的吟唱;独特的旋律语言,不刻意模仿某种旋律风格,但独有韵味;结构简洁,如《丁香花匆匆凋谢》实际上是一首曲调略有变化的分节歌,《乌云》是含有再现因素的短小的两段体,等等。他于1899年发表的《25首普希金诗组歌》(作品57号)颇获好评,其中《皇村雕像》堪称精致,《烧毁的信》是做了充分展开、挥洒得相当自如的一首。居伊晚年还以涅克拉索夫的诗如《老年》《饥饿的女人》等写过一些社会题材的浪漫曲。
鲍罗丁(1833—1887)写有16首浪漫曲和歌曲。1854至1855年间,当他还是外科医学院四年级学生的时候,写过3首带钢琴伴奏、大提琴助奏的浪漫曲,其中2首具有“俄罗斯歌曲”风格,另一首《美丽的打渔姑娘》(海涅诗,鲍罗丁译)则是技巧圆熟、自成一格的“船歌”。他的浪漫曲无论是具有英雄史诗气质的《阴暗的森林之歌》《大海》,童话叙事类型的《海女王》《睡公主》(以上4首均由鲍罗丁写诗),还是“悲歌”式的《为了你遥远的祖国的海岸》(普希金诗),大都具有深沉含蓄、侧重心理刻画的特点。他还写有《惟我独尊》(阿•康•托尔斯泰诗)、《在人们家中》(涅克拉索夫诗)等幽默讽刺类型的浪漫曲。
穆索尔斯基(1839—1881)的浪漫曲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总数为67首。他最早的声乐作品是《明亮的星星,你啊,在哪里》(格列科夫诗),属于“生活浪漫曲”范畴,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歌的气质。从60年代起,他写了许多社会题材(主要是表现农民生活疾苦)的浪漫曲,如《睡吧,农家的孩子》《孤儿》《叶廖什卡的摇篮曲》等。从60年代后半叶起写了许多讽刺题材的浪漫曲,如《神学院学生》《古典派》等,《跳蚤之歌》更是不可多得之作,其形象的生动(钢琴伴奏中力度忽强忽弱的跳音表现跳蚤,简单的和弦表现昏庸的国王)、声乐表现手法的丰富(鼻音表现跳蚤的诡诈,铿锵有力的旋律和豪放的笑声表现正义的人民)、和声语言的新颖(无过渡的直接转调、不协和和弦)等使这一作品成为一首杰作。穆索尔斯基以与生活语言十分贴近的音调、“戏剧性独白”的手法、富有独创性的和声语言等充实、丰富了俄罗斯浪漫曲领域的创作。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共写有浪漫曲80余首,大多选择普希金、阿•康•托尔斯泰、迈科夫、费特的诗,喜爱写作将描绘大自然和刻画内心感受融于一炉的作品,如以普希金诗写的《浮云飘散》《在格鲁吉亚山岗上》、以阿•康•托尔斯泰诗写的《不是高空吹来的风》《在那早春时光》等都是这种风格的范例。他的浪漫曲不仅注重诗句和旋律的结合,更注重整体意境的塑造,钢琴伴奏部分的和声色彩常比较浓重而多变。他的浪漫曲写作在60年代和90年代有两个高峰期,后期作品比早期作品更加精炼、纯朴,如《回声》(普希金诗)、《嘹亮胜过云雀歌声》(阿•康•托尔斯泰诗)等于简洁之中体现了诗的深刻内涵。
柴科夫斯基(1840—1893)共写有浪漫曲100余首,他把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表现力异常丰富的旋律。作为旋律大师,他的旋律有多种类型,一类是优美的抒情性旋律,常是细腻的、起伏的、气息宽广的,如《别信,朋友》《我从不表白》《在这个月夜》等作品中都充满了回旋跌宕、美妙动听的旋律;另一类是充满戏剧性、动力性的旋律,如在《又痛苦,又甜蜜》《在喧闹舞会上》《在白日,在深夜》等作品中,常常出现非对称、非整齐划一、特意打断连贯性的旋律,有时则采取将短小、紧凑的动机式的旋律与宽广、开阔、扩展性的旋律相结合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激动的心情;柴科夫斯基笔下还常出现具有民族风格或地域特色的旋律,如《夜莺》《如果我知道》具有俄罗斯民歌风,《茨冈女郎之歌》《夜》具有茨冈浪漫曲风,《佛罗伦萨之歌》具有意大利民歌风,《唐•璜小夜曲》具有西班牙民歌风,等等。二,充分展开的、完整的结构。柴科夫斯基的浪漫曲不论曲式短小或长大,短小的如《暴风雨中的摇篮曲》,长大的如《我祝福你们,森林和田野》《小夜曲——你飞向哪里》等等,都发展得十分酣畅,而且几乎无一没有前奏、间奏、尾奏,不多一笔,也不少一笔。三,“交响化”手法。柴科夫援基把交响乐写作的一些手法引进了浪漫曲领域,如在《瞬间就忘记》《在白日,在深夜》等作品中,主题“呈示—发展—再现”原则的使用、丰满而立体化的和声、钢琴部分音乐的对比和类似乐队tutti(全奏)的效果等,在人们心中掀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写作浪漫曲起于1890年,止于1916年,共作有83首,被公认为浪漫曲大师之一。主要特点:一,攫人心弦的旋律。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旋律大师,他的旋律真挚、流畅、质朴、清新、热情洋溢,融合了多种因素(包括民歌、城市浪漫曲、古典浪漫曲、茨冈浪漫曲)的特色,如《我重又孤单》《命运》等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歌情调,无词浪漫曲《练声曲》更是体现了民歌的精髓,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创作的《在我窗前》《丁香花》《小岛》等都令人耳目一新。二,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曲式。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很多都采用了简洁的曲式,如:《梦》是变化重复的乐段体;《这里多好》《丁香花》《在我窗前》《深夜在我花园里》等都是单二部曲式。但他常常打破平衡,大量运用非方整的乐句组合,使他的浪漫曲几乎每首在结构上都具有独特性。三,人声部分与钢琴部分并驾齐驱。如《喷泉》《暴风雨》《诗神阿里翁》等浪漫曲的钢琴部分几乎具有音乐会独奏曲般辉煌的效果;而《春潮》的钢琴部分则被誉为是像柴科夫斯基一样的“交响化”的大手笔。
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时期,仍有米亚斯科夫斯基、沙波林、普罗科菲耶夫、格里埃尔、肖斯塔科维奇、斯维里多夫等作曲家从事浪漫曲的写作,俄罗斯浪漫曲的传统得到延续和发展,那该是另一个课题的内容了。
(本文原为《俄罗斯浪漫曲精选》一书的代序言,这里略有增补。)
张宁 《歌曲》月刊原常务副主编、编审
(责任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