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管弦乐乐队训练与创作高层论坛”论点述要

2007-12-29 00:00:00
人民音乐 2007年1期


  2006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华夏民族乐团音乐会”的同时,还举办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与创作论坛”,进行了为时两天的学术研讨。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张雪在致辞中说,中国音乐学院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拓展办学思路,在学校民族乐团的基础上建立华夏民族乐团,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拓宽民族器乐的创作、表现空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先生在致辞中说,目前民族器乐各专业的演奏技法和才能,都有突破性的发展,作品创作也较为丰富,但理论建设处于滞后状态。以完备的理论指导实践,是当前民乐发展的当务之急。
  会议将对专家的发言加以整理,经本人审定后出版文集。这里先将会议记录中反映的主要观点(未经本人审阅),作一定的提取,及时提供给大家。
  
  一、 对民族管弦乐队建制的认识
  
  民族管弦乐团的规范、对各种风格作品的适应能力,经历过不同的时期。彭修文建立的模式,被广泛代用,确立乐队的基本框架,各乐团也有小的差异。改革开放后,作品创作打破单一模式,有了更多的探索。(李西安)
  各种民族乐队类型多,编制也不同,对训练和创作造成障碍。若能形成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不要求统一),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推动。(顾夏阳)
  坚持民族交响乐团的办团思路,延续彭修文模式,关注乐队训练、关注创作,不断做大,这已经是乐团的共识。(艾立群)
  关于乐队,1.有现在已经约定俗成的、相对稳定的乐队,但不能定型,要留有试验的空间。2.训练乐队方面,彭修文有许多经验。弹拨乐队最难齐奏时,琵琶只能改为摇指,弹拨乐组的处理,有许多是指挥家临时作调整。(刘文金)
  我主张大乐队的标准化,室内乐的多样化。民乐队有大、中、小乐队是事实。在各专业院校成立统一的乐队有困难,不如百花齐放。中央民族乐团弹拨乐少了些,但还有。针对这个编制,也有些成功的作品。郑济民的十孔笛是为了作品的需要,他成功了,所以还是以作品为起点。(杨青)
  各地的民乐团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如西安的秦胡乐团、武汉的编钟乐团。(周煜国)
  民族管弦乐中各乐器组的排列位置,应突出民族乐队的特色。弹拨乐组的发声,是许多点连起来形成线,因形制、材质、体积的不同,声音各异,但却丰富多样,是特色。近年有意无意淡化甚至削弱,最典型的是把它放在中间,包围在弦乐组中,使其表现力大大削弱。被实践多次证明是好的东西,是被老一辈民乐工作者在多年试验、反复演出中证明的,优点是强调弹弦乐组的表现力。不必用西洋管弦乐队标准要求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张殿英)
  弹拨乐是中国特色,对于声部的削弱,我也有保留看法,并不是要削弱弹拨乐,为了求整体的平衡,调整也是可以的。(李西安)
  关于民族乐队的大乐队模式,这个模式如陈其钢所说,“我们已经就范了”,也被群众接受了。还是要提倡大中小形式多样化发展,从观念上讲,问题的根本不是形式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于庆新)
  
  二、 目前民族管弦乐队在合奏音响上还存在
  
  哪些不足,在实践中如何解决
  民乐队中的弹拨乐,同样的乐器,有的用拨弹,有的用指甲弹。音色就不同。(艾立群)
  民乐队音响上的缺点,有人用“尖、扁、杂、吵、薄”五个字来概括。的确,在乐队总体音响上有问题。对民乐队,要有一个总体音响的设想。现在的民乐队,必须把弦乐作为基础,比较有融合力,包容力。音响上有“抱团”的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从座位上打破传统的做法,基本借用管弦乐,把弦乐包在一块。(叶聪)
  声部上乐队要有整体感,声量要平衡。有共性与个性关系的问题。唢呐的可塑性相当大,不一定出场就是“鸡飞狗叫”。可以想法使哨子发音一致。笙的问题不大,编制上可以很好规划。弦乐是民族管弦乐队的主体。乐队的各声部之间要能抗衡。(王德成)
  昨天下半场(指10月13日室内乐音乐会的下半场),有张维良、曹德维参加演出,声音变了,反映很好。民乐队的音响,除了乐器,还有操琴人对声音的把握。(高为杰)
  
  三、 民族乐器的改革与“换形不换姓”
  
  50多年来,民族乐器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目前“乐改”基本是自生自灭的状态。民族乐器改革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发展。与创作作品一样,“乐改”既要不失民族传统的根基,又要扬长避短。一手抓创作,一手抓“乐改”,期望在近期召开一个全国性的“乐改”会议。(于庆新)
  民族乐器音色的个性要保持,但可以柔化。乐器改良要“换形不换姓”。乐器改革不能“变姓”。不然与传统的纽带、传统的记忆没有了。(王德成)
  乐队的问题,五六十年代曾有乐器改革的高潮。现在这个问题是否重新提出。从整体上讲,要改进、改良,而不是改姓,这是基本原则,是为了乐队的声音来做。全世界都有鼓,日本的鼓制作精良,不一定就用中国鼓。我写的《韶1》,在国外演出时,用的是那里的鼓,那次的音响效果我是最满意的。(高为杰)
  民族乐团在乐器改革上,可以百花齐放,可以有地方的特点、优势。怎么改都可以,但不改“姓”。西安的秦胡,解决了弦乐不融合、不贯通的问题。以弦乐作为民乐队的底,管乐、弹拨乐为色彩。这样,秦胡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也迈过高胡、中胡中间的坎,既有区别,又有协和的声音。(周煜国)
  现在的和声、转调、水平标准都是西方的。能否基于音色,不过多地借用外来语言、语法来考虑?思维的起点是什么?谭盾做的是乐队全部停掉,就是独奏。周龙没有用加键、加洞的改良乐器,而是用现在的乐器去演奏,去挖掘潜力。其实现在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术都提高了,有很大的潜力。而改良乐器如果改变了固有的音色(如加键的唢呐、笛子),就把“姓”改了。(王甫建)
  
  四、民族乐队的指挥和训练,以及如何对待
  民族乐器的个性
  
  民族管弦乐队的训练缺少规范,随意性大。(顾夏阳)
  乐队训练问题实际是民乐团的指挥素养的问题。作为指挥,第一是心中对乐队的音响有一个准确的期望。第二,更难的要求是拿到总谱后,有没有该修正的地方?第三,要非常了解每一种乐器的可能性。对民乐队要求规范化,并不是一件成功的事。如果民乐团训练出西乐一样的声音,就可以不要了。指挥一定要和乐团有很好的沟通。指挥若和乐队过不去,乐队会给以十倍的回报!(关乃忠)
  我觉得,民族管弦乐队的指挥水平,他的适应能力,要远高于西洋管弦乐队。因为每个作品的排法都不一样。有些要听到钢琴缝上去,是微分音。巴托克的微分音是民间的。可悲的是,全部调到十二平均律时,演奏员已经不会演奏了。不要丢掉微分音,不然拿到世界上去,人家是不要听的。(叶聪)
  有几件事,一是香港中乐团来京演出,第一次感觉到民乐团音响立起来了,这与作品的创作、指挥都有关系;再是刘德海、刘顺建立附中弹拨、拉弦乐团。实际是训练这两个声部。一开始,要求学生忘记原有的演奏风格、特色,要求干净、朴实的声音,乐队发自一个声音。从拨弹、拉弓、推弓等开始训练,胡琴弦乐队、弹拨乐队出现新的声音。但吹管非常难,附中没有训练。通过系统训练,也可提高乐队素质。中国音乐学院成立的华夏民族乐团,要通过考试来建,除了学生也有青年教师。聘请关乃忠先生任指挥训练乐队。(李西安)
  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好的乐团?1.好的作品;2.好的指挥;3.好的演奏。在学校,民乐教师训练就要求音不能死,但是到乐队后这样做就不行。音乐学院必须加强合奏课程,不能毕业分配到乐团后再训练,合奏能力训练应在学校就完成。学生不具备这种素质,乐团就不想要。(郑济民)
  
  一流乐团除了具备以上这三条,还有第四条,即好的管理,四条缺一不可。(于庆新)
  乐队训练要有一定的曲目,要能达到某种训练的要求。在乐器法方面,要建立起能够共享的技能训练的知识系统。(高为杰)
  可以由个人先写个人的、个性化的、自己的乐器法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共同的。现在“大师”们都很忙,要马上写出一部“通用”的乐器法是困难的。(杨青)
  
  五、 民族乐队的发展要以创作为起点
  
  关于民族乐队的创作,1.创作要“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要从积极方面探讨如何避免“三脱离”的作品。有些作曲专业的青年学生,创作缺少思想内涵。2.学校作曲专业的学习,除了学习各种技法,能否对创作理念、意识提出要求?民族民间音乐中素材多,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多汲取营养。3.民乐创作多元化是好的,但研究民族器乐创作的主流意识、主导意识,有无必要?专业教学有无偏颇,有无问题,问题在什么地方,要思考。(刘文金)
  作品创作要有可听性、容易懂、易传播。除了创新,可以用古典、器乐曲改编,专业的、业余的民乐队都很喜欢演出。传统题材,用豫剧材料写的《包龙图》就是这样。改编的作品认同度高,可以选择原来就有特色的曲调来写。在传统基础上,以新的面貌呈现。王建民的作品易懂。(黄晓飞)
  胡登跳的《民族管弦乐法》,现在看仍是有一定深度。成立民族管弦乐队是中国音乐的一个理想。应有一个不同的声音与世界的声音对话,西方乐队有大量积累,我们积累不多。(杨青)
  不要把民乐队当作西乐队来看待。首先要了解乐队每一个人,从指挥到乐队队员。我写的只对“这一个”乐队有效,换一个可能就不同。我为华夏民族乐团写的是纯静的、内心的。不是颤音很大,浪漫的。我没有接受民族乐团的写作,是因为每个人演奏的二胡颤音都不一样。(陈其钢)
  1.民族乐队的创作、乐器改良,要以创作为起点来考虑。2.演奏、训练是为适应作品,作曲同时也要适应乐队。要在尊重民族乐器个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就这点而言,传统的民族器乐创作和运用现代手法的创作,能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3.民族乐队的创作空间很大。在创作中,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协奏曲给予更多重视。(修海林)
  乐队是平台,指挥是仆人,创作是起点。(刘沙)
  
  六、民乐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
  
  杨青讲创作,给我一个启发。要训练的不只是乐队,还要训练作曲家及学生,让作曲的学生到民乐队上课。(高为杰)
  现在学校的民乐教学存在问题:1.现在是单科系列民乐教材建设严重不足,教材缺,影响学科发展。2.课程设置问题。(1)中间有余,两头不足:指传统与现代两头关注不足。(2)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民歌课、民族器乐概论都一样,自己院校民乐教学的特点何在?(3)独立有余、互动不足:民乐系与其他系不相往来。教学上不愿与其他系互动、合作,不要求作品写作。这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引导。(4)“中餐”有余,“西餐”不足:总在民乐作品中打转。民乐系学生要知道西洋管弦乐是怎么回事,这很重要。(邹向平)
  现在民乐系的学生对外国经典作品了解得太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王建民)
  王建民的这个意见在这样的研讨会上显得很“另类”,但我认为十分必要,现在一些民族音乐的研究生居然连外国古典、浪漫派十分著名的作曲家都不知道,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于庆新)
  民乐指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指挥法,还应当学乐器演奏法。我开设民乐队的排练课,作品很少。可以编一些教学用作品,也可以演出用。(杨又青)
  
  七、 关于民乐系开设合奏课的问题
  
  张维良当系主任时首先提出:“合奏是民乐系的主科。”这是观念上的很大改变。学校培养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不是当独奏家的,但乐队人才的培养,是系统工程,不是开合奏课就行了。这已经涉及到主科教学。(李西安)
  能否搞一个民乐系主任参加的会。合奏课、个别课,有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地资源要共享。(周煜国)
  合奏课,教师可以有自己熟悉的曲目,但基本的曲目,经典的,学生必须了解的,还要有。入团考试要有试奏,这有利于人才培养。(杨青)
  现在学生不爱上合奏课,主要是没有很大收获。评优、拿学分主要是靠主科,所以他的积极性不大。应加大合奏课的分量。学分的布局要有合理性。(郑济民)
  李西安教授在会议结束前,对此次研讨作了简短的总结。其中说到,许多问题谈的都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矛盾。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不是出现第二个西洋交响乐队。民族乐队要强调规范,但又要有个性。独奏的个性,又如何转变成乐队的个性。没有个性的民族乐队,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艺术性与个性,规范与自由,如果解决得好,走出来,就有一个全新的创造。有感于民族管弦乐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他甚而呼吁大家“要拿出王甫建闯上海打开新局面的精神来”做这个事业。
  
  舒 言(笔名——编者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