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3—28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和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 2006-BEIJING)在北京隆重举行。
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主题是“语言”,这是向电子音乐深度挖掘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电子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这与计算机数字化的工作语言息息相关。现代电子音乐是艺术与数字化科学结合的产物,在充分保持计算机这个同一语言平台的基础上,还发扬了各自地域独特语言的鲜活个性。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众多的电子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以“语言”为主题的本届电子音乐节为中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国际最新电子音乐学术成果的发布与研讨,必将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和发展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本届国际电子音乐节可谓盛况空前,前来出席音乐节的著名国际机构有: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EMS)、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IMEB)的各成员国、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和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等。在为期一周的电子音乐活动中,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电子音乐界的精英们汇聚北京,推出了十五场色彩斑斓、风格迥异的电子音乐会,举办了七场大师讲学,出版了五张CD专辑,举办了三大高峰论坛,举行了两大赛事——第三届“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A组—— Acoustic类;B组——Mix类、多媒体类;C组——Midi类)共三个组别的作曲比赛和第一届“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学术论文比赛。在电子音乐理论研究方面,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首次来到中国北京,举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发布会暨第三届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年会。同时,中国音协电子音乐学会(EMAC)召开了2006年会,全体会员及理事会讨论了中国电子音乐的未来发展战略。此外,国际电子音乐新技术、新设备展演也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期间展示了2005—2006年度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新开发的软硬件设备等。本届音乐节分设四个会场,主会场是中央音乐学院,分会场设在中华世纪坛、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戏曲学院。这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参加国家和人数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电子音乐盛会。
一、电子音乐会异彩纷呈
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举行的15场风格迥异的电子音乐会,包括“色彩声道”——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音乐会、在中华世纪坛多功能厅举行的多声道多媒体开幕式电子音乐会、“红色黎明”——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专场电子音乐会、“罗兰之声”——流行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EMS)专场电子音乐会、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作曲比赛A、B组获奖作品音乐会、“点·线·云”电子音乐大师科蒂斯·罗兹专场多媒体电子音乐会、“声音·语言”——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专场电子音乐会、“新月”——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专场电子音乐会、中国青年作曲家(C组决赛)获奖作品决赛点评音乐会、“两个法国人在北京”——萨克斯与电子音乐混合交互式电子音乐会、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闭幕式多媒体电子音乐会以及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和中国传媒大学1500人报告厅举行了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演出了涉及30多个国家电子音乐作曲家的百余部形式新颖的电子音乐新作品,其范围之广,规格之高是极其罕见的。现分述几场,以飨读者。
10月23日晚,在拥有亚洲最大的多媒体屏幕的中华世纪坛多功能厅内上演了一台精彩的多声道多媒体开幕式电子音乐会。代表当今电子音乐界的六位“大腕”的电子音乐作品可谓让人们身临其境地真切领略到了当今电子音乐的无穷魅力。美国作曲家、《计算机音乐教程》著作者柯蒂斯·罗兹(Curtis Rodes)“点·线·云”——为视频和计算机音乐而作首先打开了人们的听觉、视觉空间。音画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看得见的声音”在该作品中已成为可能。杰弗里·斯托莱特(Jeffrey Stolet)的“东京速度”——为互动实时MIDI软件而作,是一首令人激动和难以置信的作品,它使用了两个红外控制器和一个Max语言定制的环境互动程序以及MIDI音源。作曲家本人在对着“空气”演奏,“触摸”到的声音编织出精彩华美的乐章。中国青年作曲家王铉的“花鼓·安徽·CN”——为计算机音乐而作,通过十声道现场实时控制、运用采集到的纯人声及电子手段的表达方式去重新诠释了来源于民间的安徽花鼓灯,令观众耳目一新。瑞典作曲家亨瑞克·费瑞斯克(Henrik Frisk)的“重复重复着其他所有的重复”——为10弦吉他和计算机音乐而作,是一首人机互动的作品,来自瑞典的吉他演奏家斯蒂芬·厄斯特修需要根据计算机的反馈进行即兴变化。来自加拿大的作曲家伊凡·扎瓦达(Ivan Zavada)的“InEx”——为人声和视频音乐而作,标题运用inhale和exhale的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这一方式,源自呼吸这一生命的必要元素,作品描述了这一过程,通过人声、计算机、表演和视觉阐述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现代社会的文明。音乐会最后上演了著名作曲家张小夫的“诺日朗”——为多重打击乐、多媒体数字影像和电子音乐而作。“诺日朗”是藏族传说中的男神,作品通过提炼“转经”和“轮回”这两个最具藏民族特征性的生活表象和精神理念,运用丰富的计算机音响和打击乐音响相结合。同时,视频也融入这整体的交响,作品令人震撼、感人至深。音乐会达到了高潮的顶点。整台音乐会充分展现了在高科技支持下的现代电子音乐的独特魅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拿下头彩。
10月27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的“两个法国人在北京”——萨克斯与电子音乐混合交互式电子音乐会别开生面而令人叹为观止。舞台上摆放着7只规格不等的萨克斯,囊括了萨克斯家族中从高音到倍低音萨克斯的全部家族成员,这在国内的音乐会上是罕见的。其中体积最大的倍低音萨克斯两米多高,发出巨大的“轰鸣”,令人激动不已。法国格拉姆中心Meta-duo演奏组(萨克斯和电子音乐)的两位成就卓著的音乐家给观众带来了电子音乐和萨克斯结合的新的惊喜。享誉当今国际乐坛的萨克斯演奏家达尼埃尔·坎特兹(Daniel Kientzy)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受难》《里斯本·二十八路电车》《超越时光》等六首作品,充分展示了萨克斯大家族全体成员的无穷魅力。电子音乐家莱娜·波尔丹多(Reina Portuondo)运用多声道系统的Enneaphony电子设备,二人的完美配合,使电子音乐与独奏乐器演奏的演绎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罗兰之声”流行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则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电子乐器的无穷魅力。上半场中国电子乐器演奏家使用中国乐器音色,以演奏中国乐曲为主;在下半场中,来自欧美乐坛的超级乐手们使用新一代电子打击乐器、电子吉他与合成器,以演奏摇滚、电子舞曲等流行音乐为主。强烈的音响刺激人们的感官世界。
中国青年作曲家(C组决赛)获奖作品决赛点评音乐会上,国内电子音乐专家们在长达四小时的音乐会中作精彩点评,对于想了解适用型的电子音乐爱好者而言,不失为生动的一课。
二、电子音乐学术硕果累累
本次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亮点之一就是国际电子音乐研究会首次来到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发布会暨第三届国际电子音乐研究协会年会。在为期三天的电子音乐研讨会上,共有26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学术团体的电子音乐学者宣读了他们的论文。他们集中就电子音乐所涉及到的术语学、翻译学、语义学、电子音乐分析等方面讨论了电子音乐这门新兴学科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急待解决的难题。
1. 电子音乐术语学成为关注的焦点
电子音乐术语学在本次国际电子音乐学术会议中备受关注,共有九位学者提交了关于电子音乐术语学的论文。巴黎索邦大学(Paris-Sorbonne University)的马克·巴提尔(Marc Battier)教授的论题是《名称意味着什么?——论二十世纪的新音乐形式之命名》,他从新技术的产生而涉及的艺术门类命名谈起,认为命名是一门新的艺术。英国蒙特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李·兰迪(Leigh Landy)教授的《电子音乐研究与实用术语学:统一而不可分割》认为应当重视当今术语学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各领域的专业术语系统。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的肯尼斯·费尔兹(Kenneth Fields)教授的论题是《电子音乐术语学:翻译、本体论及知识的基础》,他认为研究电子音乐术语学包括三个方面,翻译、概念(或称本体论)和知识基础(即开发一个有用的在线专家知识库)。目前,中国电子音乐学术界正在面临将科蒂斯·罗德(Curtis Roads)的《计算机音乐教程》(Computer Music Tutorial)翻译成中文面的挑战。尽管互联网给部分语义学带来了巨大便利,但网络能否给电子音乐的翻译与研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尚无定论。法国波尔多大学(Bordeaux University)的让·路易斯·迪·桑托(Tean Louis Di Santo)的论题是《电子音乐中的结构术语学与符号记谱》。希腊爱奥尼亚大学(Ionian University)的塞德罗斯·鲁蒂斯(Theodoros Lotis)教授的论文《材料价值的概念——借鉴自光学理论的术语》异常新颖。他借用牛顿使用的光学理论的部分术语来帮助人们分析和欣赏电子音乐,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密切关系。埃瑞克·罗恩(Eric Lyon)教授来自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音乐系(the Music Department of Dartmouth C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