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女性消费调查

2007-12-29 00:00:00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
中国化妆品 2007年4期


  2006年,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和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在全国开展了7项有关女性消费状况的调查,分别为:10城市品牌与女性消费调查、20城市女性消费调查、6城市职场女性生活调查、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生活调查、5城市女性消费知情权调查和10省区农村女性和进城务工女性消费调查。
  
  
  以上7项女性消费调查,调查区域涉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人群包括了农村女性、进城务工女性和城市女性。调查还以年龄、收入为标准,在城市女性中开展了年轻职场女性和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状况的调查。总计获得有效样本10250个,总计获得289.4万个原始数据。
  根据第一手调查数据,调查者认为2006年中国女性消费有如下特点和趋势:
  
  一、农村女性消费最具增长空间
  
  在欧莱雅集团的支持下,作为2006年的重点调查项目,调查者在10个省开展了农村女性消费调查和进城务工女性消费调查。
  2006年10月至12月,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在10个省20个市、区、县进行了“农村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多级分层、偶遇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9份。被调查者的平均年龄36.6岁,83.8%的人接受过初中以上学历教育;93.7%的人已婚。本次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被调查家庭毛收入户均22228元,纯收入12898元。
  
  农村女性掌握家庭日常消费主导权
  98.2%的被调查农村女性有个人收入,妇女个人收入占家庭收入的43%;2006年前3季度,被调查农村女性个人毛收入平均为8972元,纯收入平均为5661元。
  78.5%的被调查农村女性有个人存款(n=1138),个人累计存款额平均为6258元。一半(50%)的妇女自主管理个人收入。
  85%的被调查家庭中,妇女参与家庭财务管理。将近四分之一的家庭(23.4%)中主要由妻子管理家庭收入。在子女教育、购买日用品、生产性投资、人情费、饮食等八项主要家庭开支中,主要是由妻子决定或夫妻共同决策的。家庭日用品、服装、食品等消费,女性有绝对主导权。
  
  农村女性个人消费中对服装、手机、化妆品和首饰的需求较强
  2007年农村女性个人消费需求前四位为:服装(57.9%)、手机(24.0%)、化妆品(21.82%)、首饰(20.6%)。
  
  农村商业网点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女性的主要购物场所为集市、村里的农家店和县城。平均来看,离家最近的商店为1公里以内(889.7米)。农村女性对农家店的总体评价一般,对农家店的10个方面五分制量表中总评分低于3分,其中评价较低的是商品质量和商品的安全卫生。
  质量是影响农村女性消费的首要因素。本次调查请农村女性对“影响购买的因素”进行排序,加权处理后发现,“质量”排在第一。
  
  进城务工农村女性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消费方式向城市女性靠拢
  10省市进城务工农村女性消费调查采用偶遇抽样法,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5份。被调查者的平均年龄为27.9岁,主要从事服务业。被调查者中,48.7%未婚,49%已婚。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女性的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女性靠拢。同期比较,进城务工女性的个人月均收入比农村女性高出120元。
  
  进城务工女性美容消费逐渐凸显,口红居化妆品消费第三位
  本次调查显示,85.1%进城务工女性使用化妆品。
  农村女性使用化妆品以护肤功能为主要选择,进城务工女性除了选择护肤品外,对彩妆用品需求增长。进城务工女性使用的化妆品依次为洗面奶(76.7%)、润肤霜/膏(74.2%)、口红(38.4%)和眉笔(22.9%)。而农村女性通常使用的化妆品依次为润肤霜/膏(68.0%)、洗面奶(56.3%)、护手霜(52.7%)和防冻防裂膏(35.9%)。
  
  二、城市女性个人消费居时尚前沿
  
  美丽消费已成首选
  20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显示,2006年城市女性最大的个人开支,是包含服装服饰、美容美发、整形健身等在内的“美丽消费”,平均支出3618元。
  6城市职场女性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年轻的职场女性的“美丽消费”需求最强。在平均月收入4378元的727名被访职场女性中,80%左右的人烫过头发,72%染过头发,65%进行定期头发护理,43%有化妆习惯,32%定期去美容院,平均每月在美容院消费354元。她们平均每年服装消费3977元,鞋消费1761元,皮包消费1276元,手表消费1749元,普通配饰936元,贵重饰品6110元。
  
  旅游消费热度不减
  20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显示,2006年11.3%被调查女性最大一笔开支为旅游,居第二位,平均支出6156元。七成以上的被调查女性2007年有旅游打算。在计划旅游的女性中,国内旅游首选海南;有22.8%的被访者选择出境游,出境游首选为欧洲。
  
  信用消费从时尚到习惯
  20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显示,近四成(36.9%)被调查女性经常刷卡消费;6城市职场女性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61.9%)有信用卡,在这些年轻的女性持卡人中七成以上(73%)日常以刷卡消费为主,34.4%的被调查者经常利用信用卡服务打折,
  26.4%的人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购物。对她们而言,信用卡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取代传统意义的现金消费。
  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四成以上(43.6%)的被调查家庭经常使用信用卡消费。
  
  网络消费持续升温
  6城市职场女性生活方式调查显示,87.7%的被调查者都有上网习惯,每周的平均上网时间为25.7小时,即平均每个工作日上网5小时。被调查者的工作、休闲、生活,交往等都与网络发生了亲密联系。
  20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显示,除了在商场、超市等常规的购物方式,近两成(19.3%)被调查女性在网上购物。
  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生活质量调查显示,13.9%的被调查家庭偏爱网上购物。
  
  三、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消费4大亮点
  
  2006年《GOOD好主妇》与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在16个大中城市的中高收入家庭中开展了“城市家庭生活质量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86份。被调查者的个人月收入平均为6156元,家庭月收入平均为13336元。
  
  2006年家庭旅游消费户均近万元
  调查显示,2006年,超过一半的(55.5%)被调查家庭全家旅游过了,这些家庭用于旅游的平均消费为9109元;有52.7%的家庭有全家旅行的计划,出国度假成为家庭旅游首选,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最想出国旅游。
  
  主妇个人消费已成家庭开支中重要部分
  城市中高收入家庭调查显示,被调查女性2006年平均每月个人消费1873元,最多为50000元。
  2007年家庭消费3大热点:度假、购买数码产品、购房。
  2007年,79.8%的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把旅游度假列入了消费计划,预计开支平均为10206元;有46.7%的家庭把购买数码产品列入了未来一年的家庭消费计划,预计开支平均为6803元;24.3%的被调查家庭准备在明年买房,预计开支平均为244840元。
  
  四、名牌引领女性消费
  
  名牌=品质+品位+经典
  10城市“品牌与女性消费调查”显示,在女性消费者心目中,名牌=品质+品位+经典。超过六成(62.1%)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名牌“价格虽贵,但质量、品质有保证”;一半左右(50.4%)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名牌“制作精良、使用持久”。
  
  
  “买一件名牌的最高花费”平均3560元
  由于大多数女性消费者认为,名牌消费是品质消费,“品牌与女性消费”调查显示,95.8%的女性消费者购买过名牌产品。2006年上半年的女性消费者“买一件名牌的最高花费”平均为3560元,最高花费达21万元。其中,名牌商品单件消费额在“5000元以上”的占13.9%。单件消费额“5000元以上”的女性消费者中,北京居首位,长沙与北京并列第一;上海第二;青岛居第三位。
  在农村女性中,品牌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在消费时会考虑品牌因素。
  
  五、消费安全是女性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
  
  消费安全是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女性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问题。
  
  食品安全最令女性消费者担忧
  2006年20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显示,女性消费者认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的行业依次为食品、药品、化妆品、整形美容、家庭装修等。其中,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最为突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对食品安全表示担忧的比例上升了13个百分点。
  
  消费安全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
  在农村女性消费调查中,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遇到过假冒伪劣商品或受骗上当的情况。其中,食品、种子化肥、化妆品、药品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遇到这种情况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只能“自认倒霉”。
  
  女性消费者渴望拥有知情权
  5城市“女性与消费知情权”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对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享有足够的知情权。
  
  七成以上女性消费者“看不懂”产品说明书
  说明书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渠道,“女性与消费知情权”调查结果显示,72.6%的女性表示通过阅读说明书,无法对产品的性能一目了然。其中,“保险合同”让人最难读懂;另外“药品”、“保健品”、“电脑”、“化妆品”说明书也都很难让非专业人士的消费者看懂。
  编辑/胡迎春
  
  感谢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中国消费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