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深、广”入手 扎实推进“三抓三看”活动

2007-12-29 00:00:00田伟召张松艳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07年10期


  内容摘要:预防工作“三抓三看”即:抓案前预防,看掌握案件线索的数量和质量;抓案中预防,看犯罪形成的轨迹和症结;抓案后预防,看整改对策的实施和效果。
  关键词:预防 案前 案中 案后
  
  预防工作“三抓三看”即:抓案前预防,看掌握案件线索的数量和质量;抓案中预防,看犯罪形成的轨迹和症结;抓案后预防,看整改对策的实施和效果。几年来,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根据高检院“三抓三看”活动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了《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预防工作“三抓三看”活动的实施意见》,并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了案前预防落到“实”处,案中预防落到“深”处,案后预防落到“广”处的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了“三抓三看”活动的开展。
  
  一、抓调查、找线索,把案前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我院在“三抓三看”活动中体会到:案前预防是前提、是基础,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发挥预防部门联系社会广泛的优势,积极收集有价值的职务犯罪线索,才能把案前预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坚持做到五点: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形成“合力”预防模式。为便于预防工作在内部协调配合,我们从抓好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合力”预防工作模式。(1)组织协调机制。建立了以预防科为轴心、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辐射相关业务科室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网络。建立领导小组工作日常制度,规定小组成员的职责义务,从制度上明确了各成员的责任。对预防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或需要几个部门共同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在分管检察长或检察长的主持下,由领导小组共同协调解决。(2)工作配合机制。为了加强相互配合,我们专门制定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预防信息通报制度。明确规定相关科室对在工作中发现的涉及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通过各部门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提供给预防部门,预防部门根据反映的情况制定预防计划;二是案件线索转办制度。预防部门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如发现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经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同意后,转交有关自侦部门办理并协助突破案件;侦查部门对案件线索的查办情况应向提供线索的科室反馈;(3)自侦部门案件查办反馈制度。规定自侦部门对预防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应及时安排查办,案件查结后,由侦查部门于案件查结10日内向预防部门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案件性质、案值、侦查中采取的措施、挽回损失等情况。预防部门收到自侦部门的反馈后,组织对已侦结的案件进行分析,并根据自侦部门针对发案单位存在问题而提出的检察建议写出案件分析报告。对大要案和典型案件,由预防部门和研究室人员共同写出案例,作为职务犯罪预防的教材;(4)例会交流制度。职务犯罪预防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有关科室相互通报查办的预防职务犯罪情况,并从打击和预防两个角度出发,分析职务犯罪的变化态势,研究防范措施。(5)奖惩考核制度。我们根据高检院和省、市院有关预防工作的规定,由院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对本院各科室配合开展预防工作的情况,包括提供预防工作信息、开展法制宣传、提出检察建议等,纳入年终考核,从而提高了各业务科室主动配合、提高预防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结合县情,实地调查,在调查中寻找线索。襄城县原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不太富裕的小城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近年来由于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经济发展有大幅度的提高,县城“老城区的修缮、新城区的扩建”、农村“乡乡通、村村通”公路的铺设等大量的工程建设;电力、教育、金融、税务、水利等易发案件的系统和行业,呈现了“一点动、多点应”的连锁互动效应。实践证明,越是经济发展的地方,越容易产生腐败,越有可能产生串案、窝案甚至跨行业犯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在转制并轨期间,个别国家工作人员不顾职工的利益,乘机对企业“打起主意”,大肆挪用公款,有的进行营利活动,有的拆借给亲朋好友使用,群众反响强烈,在调查中,不少群众反映企业领导有挪用公款嫌疑。我们感到:遏制职务犯罪已刻不容缓。为保护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挽回国有财产的流失,我们走访了县内10个企业,走访广大职工群众280余人次,鼓励群众放下包袱,大胆举报,并向群众发放举报电话号码和举报网站地址。此后共接到举报线索68条,其中署名举报的12条、电话举报50人次、来人举报6件。2006年3月28日,预防科干警在查看襄城县职务犯罪预防网举报信箱时,发现有3条举报线索,经主管领导甄别,其中有一举报线索是有价值的。经过预防部门立项调查,一个侵吞国有财产的案件显露冰山一角,后把此案移送自侦部门,使得一贪污11万,被判处10年徒刑的王某得到了应有的处罚。
  三是创新工作,制作预防名片,在宣传中寻找线索。我们在预防工作中感到:只要有作为,就会有地位,因此,我们用创新工作来赢得领导的重视,制作了举报线索名片,广泛收集线索,名片内容包括检察机关的举报制度,自侦案件受案和立案标准、职务犯罪预防网址和举报电话号码等。我们利用深入企业、厂矿上法制的时机,向广大职工发放。3年来我们共上法制课48次,受教育人数达35000余人次,发放举报名片近千张,此举收集线索200多条。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上级院的肯定和支持。院党组在人员、车辆、设备等方面给预防部门倾斜:成立了预防工作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预防干警,今年又在反贪、渎检部门分别配备了兼职预防干警,为做好我院“三抓三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广泛联系、设立内线、在联系中寻找线索。为了提高广大群众举报线索的成案率,收集到有价值的职务犯罪线索,我们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设立了举报内线16人,这些内线都是各单位主要部门的中坚力量,他们掌握本单位的一些实情,因此他们提供的职务犯罪线索比较真实可靠,成案率比较高,通过内线所提供的8起线索看,有3起得到立案侦查,其中一个窝案发生在教育系统。这个学校班子里的一个成员较有正义感,特别通过参看检察机关的“警示教育展厅”,他直接找到预防科长把班子成员私分10多万元公款的违法事实进行了举报。最后,6班子成员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罚。
  五是因地制宜,大胆使用初查。我们对收集到的22条职务犯罪线索,进行认真的筛选,确定了适合预防部门初查的8条线索进行了初查,其中转入侦查部门立案3件;违规违纪的线索转交县纪检监察部门的5件。对不够立案的线索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去年,我们在立项调查县计委原主任王保安受贿案时,制定了周密、详细初查方案,预防部门干警主动出击,兵分三路,全面展开初查工作。一路派员秘密接触行贿人员。二路派员秘密提取有关书证,三路以预防部门为中心,秘密寻找知情人,打探内情。一周后三个办案组反馈回来信息:王某涉嫌受贿罪的嫌疑很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防部门立即把此案按规定移交侦查部门,最后审判机关对王某做出了有期徒刑10年的判决。
  
  二、摸规律,查轨迹,把案中预防工作落到“深”处
  
  我们在开展“三抓三看”活动中感到:案中预防是核心、是关键,只有紧紧结合办案去分析职务犯罪的规律,去寻找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轨迹,树立“预防、打击两手抓”的理念,才能真正把案中预防工作落到“深”处。因此,我们做到了:一是摸清职务犯罪的规律,有效遏制犯罪。2005年,在省院通报中,我院反贪工作和反渎职工作双双进入了全省检察机关立案数前十名,有罪判决率达85%。针对职务犯罪立案多,大要案多,有罪判决多的实际,我们对每一起案件进行跟踪预防。为了更好地开展案中预防工作,我院制定了预防部门介入制度,规定凡是侦查部门查办有震动、有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大要案,预防部门应当派员介入。与反贪干警一起研究犯罪规律、商计预防对策、提出预防建议。几年来,我院预防部门共介入大要案和在当地有影响的案件18件,占立案大要案数的100%。撰写调查分析材料12篇,其中六篇经验材料被省检察院转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寻找嫌疑人的犯罪轨迹,警示教育他人。我院预防部门在案中预防过程中,把寻找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轨迹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对凡是介入的职务犯罪案件都要在最后加上“你谈一下自己的犯罪心理过程和现在的感受”的询问内容,犯罪嫌疑人在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不痛哭流涕、万分懊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去年十月,我们对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了谈话,让其交代了贪污犯罪的动机和犯罪后的心里路程,王某在忏悔录中写道:“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悔恨交加,是我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在绞心的折磨中、我悔恨自己不学法、不懂法,糊里糊涂地接了不义之财,糊里糊涂地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世上没有后悔药啊!现在我觉得对不起为我担惊受怕的孩子老婆,更对不起含辛茹苦养我的父母双亲!”。王某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中专生,也曾经为党和人民做了不少贡献,亲戚朋友、乡里乡亲都羡慕他有个好命运,但现在父母为他躺倒病床,妻子为他哭红双眼,儿子为他压力重重、学业受挫……我们把王某的忏悔录制成警示片,到各个单位进行了播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某局纪检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听了他的声声忏悔,看了他的人生悲剧,对我们每一名干部的人生有很大的启发。每一个有一定权利的人要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