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绵阳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非营利组织新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系列文章之一(2005DR001-5)
【摘要】在非营利组织中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建立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其使用资金和服务的质量,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此进行深入阐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活动广泛分布于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环保、社会福利、社会中介和法律服务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在体制转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的有效发展,就必须从制度和管理上下功夫。
一、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s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精神产品或各种服务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的各种组织机构的简称。西方学者把它称为第三部门。如果把政府视为第一部门、市场(营利部门或企业)视为第二部门,那么相对于前两个部门而言,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则称之为第三部门。常见的非营利组织有各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志愿者组织、国有医院、学校和研究院(所)等。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政府等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
(一)非营利性
非营利组织不是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但这并不是其不产生利润,而是所产生利润的用途必须遵循服务于公众的基本宗旨,不能在其所有者或管理者中进行分配,这是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最大区别。
(二)组织性
非营利组织必须是建立在一定制度化基础上的正式组织,有常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具备法人资格。
(三)民间性
非营利组织必须与政府组织分离,有自己的独立决策权,不为政府所控制。
(四)非政府性
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资金来源可能都是财政预算资金,有可能将社会公益性而不是营利性作为组织的目标;非营利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内部的治理程序不受制于政府、私营企业或其他非营利组织。
(五)公益性
非营利组织成员活动的目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因此它具有公益性。
(六)资金或资源来源的特殊性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或资源提供者将资金或资源交给该组织,目的在于保持和加强该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
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期间不获取回报,承担一定的受托经济责任,清算时资产提供者不获取清偿财产。
二、绩效预算管理是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
(一)绩效预算的定义
绩效预算是要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绩效预算由绩、效、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绩”是指财政性资金支出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用具体指标评估完成目标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财政为这一支出目标提供的拨款额度。1949年美国首次提出了这种预算方法,称为performance Budgeting,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干多少事,拨多少钱。绩效预算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预算模式,我国正逐步引入绩效预算方法,并将其融入到预算管理中。
(二)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组织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同,但目的却一致,其侧重点是从关注组织的“过去”转向了关注组织的“发展”,关注组织使命与员工岗位工作的关联性、绩效合同、绩效完成过程及绩效结果,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效率指标与效益指标、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结合了起来,实施动态调整,从而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团体多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而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补贴,实行“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不再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惟一提供者,除财政拨款和专项补贴外,还有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用于公益事业的营业性收入以及私人的捐赠收入等等。
对于不断加大的投入,非营利组织必须打破过去“重投入、轻效益”的做法,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资金及其资源的管理。目前,更适合非营利组织特征的管理方法是较为先进的绩效预算评价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不仅对其“过程——效率”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对其“结果——效益”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组织目标是相一致的。
绩效预算评价方法的运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使用效率
非营利组织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一定成本下收益的多少或一定收益下成本的大小,即:成本/收入=效率。花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能够提供最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是效率高的表现。就非营利组织来说,每单位收入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或所耗用的成本,均可作为重要的绩效评价指标,如社会福利机构在募集收入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等。就大部分非营利组织来说,非营利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如果所获得的收入使用效率不高,或无效使用资源都将导致社会整体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从而降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也将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因此,非营利组织只有通过建立绩效预算评价方法体系,从非营利组织效率角度实施科学评价,从而使收入发挥最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得到可持续发展。
2.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对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益进行评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组织的满意度
对营利组织来说,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其追求的目标;对非营利组织来说,社会效益是其追求的目标,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得到体现。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中心也应是非营利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服务对象满意反映了服务对象对服务或产品价值的一种主观感受。组织在强调效率性的绩效指标时,如果无法兼顾产品或各种服务的质量,必然导致服务对象满意度的降低,从而使组织的发展缺乏恒久的生命力。因此,运用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对非营利组织资源利用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兼顾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从而使其组织运营的结果达到最佳。
(三)绩效预算评价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管理手段
非营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各部门、各阶层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而这些投入的资源是具有稀缺性与排他性的,只有使其稀缺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非营利组织才可以生存、发展与壮大。尽管营利不是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但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因此可以不追求组织绩效,相反,非营利组织如何追求更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完成组织使命,已成为其工作重点。由于各类组织在同类社会资源上的竞争愈来愈激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企业化运作实践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果非营利组织对资源的管理与运用效率较差,必然会影响到预期结果,因此非营利组织及其绩效评价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最终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绩效实施评价与认可时,应该通过超越财务指标以外的若干指标,把评价的重点转移到投入、产出、最终结果等方面来,并且通过绩效预算评价的形式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因此,建立科学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四)绩效预算评价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监督机制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益性及其特征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多重投入、多重产出、多重目标、多重效率、多重效益、多重服务的复合体,其管理表现为复杂化,资金来源也表现为多样化。多数情况下,非营利组织除国家财政拨款以外,还存在社会和个人的捐赠。非营利组织的出资者在捐出其资金所有权的同时,虽然不再拥有资金的权利,既不享有经营管理权,也不享有收益分配权,但必然关注该笔资金的使用方向,与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共同关注预期结果。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只能对组织的资产进行管理,不能随意对其资产权益进行出售、转让,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资源提供者的要求进行管理。当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目标与公益目标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组织的行政支出远远高于公益性支出,这时资金支出性质就发生了转变,即公益性资金转变成生存性资金,失去了公益性,从而导致组织无法实现应完成的社会使命。此时,组织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则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通过绩效预算评价这种科学管理手段,对组织的运营过程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并对其投入结果进行全面考核,可以确保资金和资源按正常、有效的途径使用,实现组织目标,使资金的运营效果达到最佳,行使了对经营管理者管理资金的行为的有效监督。
三、构建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是非营利组织必不可少的环节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关键是建立预算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非营利组织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仅要遵循目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可行性原则,还应考虑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即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笔者从投入、产出、最终结果的全过程入手,构建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框架(如上图所示)。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出发点和最终结果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努力为社会公众服务、提高其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满意度,因此,建立一个多重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财务预算评价指标、资金运作有效度和社会效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考评,既可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促使非营利组织健康、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始终保持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