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高技能型的合格、优秀人才,在高职院校引进激活机制,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工作改革,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市场经济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迫使高职院校要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相应地,在学校规模、教学质量、硬件方面应加大投入,以改善自己的环境、提升自己的品位。各学院在凸形的多元化经济组合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显得尤为重要。预算管理把资金优化安排在各项教学任务之中,完成好教学任务,是高职院校的一大举措。
一、指导思想
建立激活型、节约型,有责任心的预算管理机制。
(一)激活型预算管理机制
激活型预算管理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设计一套预算管理体系,刺激、鼓动各部门和个人努力完成任务,超额完成任务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效益(即效益与部门和个人挂钩的一种新型分配方式)能充分体现部门及个人的能力价值和优秀、合格的产品价值。
(二)节约型预算管理机制
节约的概念众所周知,节约也是中国人的美德,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做到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不乱开支招待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物质消耗有计划,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固定资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和间接为教学服务的设备及建筑物。爱护固定资产有两层含义:1.平时存放设备有保护物,如:能存放在室内决不存放在室外,保持设备干净。2.在操作过程中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有的专业性较强的设备,(如仪器设备等)必须由专业老师操作,其他人不得操作,因此要防止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例如:汽车必须是配置的专人操作驾驶,谁开车就必须谁管好车,也不得随意借给无证开车的人使用。在预算管理中部门及个人必须遵循节约有奖,浪费罚款的原则执行预算。
(三)责任心预算管理机制
责任心预算管理机制是指部门责任人对内部预算指标从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及执行结果要全面负责,而且要有有效的措施进行跟踪监督。在年度个人考核中,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与部门负责人挂钩。
二、总则
总则包括经费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收支平衡”的原则。指标分为综合指标和部门及系部指标,分块核算,财务处分一级二级核算的原则,设置内部预算管理账目和模块。
综合指标是指公共部分的指标,在高职院校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基建经费。这一部分经费是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建设性经费,必须落实在院级,属财务处的一级核算科目,如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专项支出和结转基建自筹等。部门及系部指标是指人员经费这一指标,如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等,指标划归部门和系部二级账目,分块进行核算,并开发内部预算管理核算软件进行核算。
三、推进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改革思路
(一)系部的经费、处室的经费权限下放
对全年的预算经费和划归到系部和处室的经费,从编制预算权、审批预算权、执行预算权到控制预算权,都必须由系部和处室负责人掌握,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系部按招生人数落实预算指标
预算指标的核算必须要遵循价值规律,学院招收人数必须按价值规律进行核算。财务处核算预算指标首先应按企业的核算模式来进行核算,即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然后核算单位收入、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分配给系部的经费按招收人数的经费比值核算,并要讲究科学的分配方法。例如,大专生人均经费为4200元,按价值规律分配,学院占30%、系部占70%,系部所需经费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条件,院财务处必须保证70%的经费落实到系部,并进行二级模块核算。
(三)后勤按货币化管理,实行单独核算
后勤工作改革为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好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迫切需要。而且,后勤工作社会化也是优化、组合了优质的企业来为学院服务,是一种互利互惠、推动事业发展的一大改革。按其经济性质可鉴定为货币化管理。所谓货币化管理是指后勤组合的有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按照市场价格交给学校,即实行单独核算。例如,某学院食堂给某企业经营,它所占用的场地、耗费的水电等,必须向学校交纳相应的费用;学生在食堂就餐,必须采取货币购买方式等,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其他如学生公寓、超市、招待所等均采取货币化管理形式与学院核算,学院财务处对后勤的货币化管理也要采取模块核算。
(四)公用经费——专项、基建、公共设施、维修等由院部管理,财务处核算
预算管理中的公用经费年初在编制时,应根据学院的发展规模、现有的资金能力和现有的必需办学条件编制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由院长掌握审批权,大额资金由院长办公会议审批,财务处在一级科目中核算。
(五)各部门的教学等各项任务的完成与否要与预算指标挂钩
学院应按省教委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如师生比例、教师的课时数量、教学质量的要求、教研教改要求、精品课程要求、教书育人(含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课程及格率要求、学生等级证要求、毕业证要求)教学评估要求要进行量化,将以上每项工作量数(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折成综合指标分为A、B、C、D四等,相应地与各系部预算指标A、B、C、D四等挂钩并落实。超指标开支下年度扣除,节约型开支奖励给系部,这样既加强了系部的责任心,又可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
(六)人员经费按预算指标控制实行
在预算管理中,全院的人员经费开支必须与人事部门制定的各项开支标准相一致。人事处应按全年的教学任务编制出整体的人员经费,如工资、奖金、福利、各项津贴等,学生处按照学生的人数即助学金的比例编制全年奖学金和助学金计划,系部应按学生处的助学金、奖学金计划发放给学生。各处室及系部应按人事处的标准开支各项人员工资、奖金、福利、各项津贴等,人员经费要在监控中实行,不得超计划开支(政策性调整增长因素除外)。
(七)预算指标中各项指标占比重测算进行科学测算
预算指标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配,要讲究价值规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全面考虑:要安排好吃饭、安排好建设,要有结余的、宽松的预算管理指标,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要安排好事业发展的空间,以备及时调整轻、重、缓、急,做到预算既有韧性又有弹性。例如,可以这样分配:公用经费(含专项、基建)占40%、人员经费占50%、预留占10%。总之,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好预算指标。
(八)基建项目按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
高职院校的基建预算一般由国家预算和自筹资金统筹安排,或者是自筹资金统筹安排。一个基建项目的预算中一年、两年、三年不等,一年之内的基建预算并到学院总预算之列,一年以上的基建预算按当年的基建预算并到学院预算之列。超出一年的预算应在年度预算中说明,并严格按基建预算执行。
(九)建立内部预算管理、核算体系
所谓预算管理体系是将内部预算管理分一、二级预算管理体系。一级属于院部,院部管理公共预算即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基建经费。二级属于处室和系部,处室及系部管理人员经费即工资、奖金、福利、各项津贴等,审批权院级归院长及院长办公会议,处室及系部归各处室及系部第一负责人审批。在核算中设立一级、二级核算,一级核算归财务处核算,二级核算归财务处核算(各处室及系部设台账进行统计)。预算管理软件模块设置审批权限人,一级审批权归院长及院长办公会议,二级审批权归处室和系部第一负责人。
(十)建立预算调整制度,定期审计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调整必须申报院长办公会议审核批示才能执行,审计部门应在年终对全院的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按审计法进行审计,并写出审计报告。对执行预算好的部门要进行奖励和表扬,对执行预算差的部门要进行整改甚至罚款。
(十一)绘制预算管理网络图
绘制预算管理网络图主要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结果和预算分析和预算审计的全过程,让各级领导及执行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图示如下:
(十二)开发内部预算管理财务软件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通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法》开发内部预算管理财务软件并在财务与各部门之间形成网络核算体系,设置管理权限,各级有权限的领导查阅及审批。
(十三)建立有效的监控手段和审计程序
为了有效控制经费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督促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手段和审核程序,可将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与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业绩挂钩。
(十四)预算执行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奖金挂钩
预算执行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奖金挂钩,建立有奖有罚的长效机制,对控制预算开支较好的给予奖励,对超预算开支的给予罚款(除特殊调整预算外)。具体实施方法为:签订责任合同书,就是将各类预算以契约的形式落实到处室和系部及个人,一层一层签订,院长与部门(系部)负责人签订、部门(系部)负责人与职工签订。合同内容主要包括预算指标执行情况、教学任务完成要求、奖惩措施;合同附件包括经批准的预算文件,完成预算的具体措施。双方签字具有内部法律效力,它是保证预算执行的有利措施。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