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新会计准则的亮点,这必然要求存在大量该项目的上市银行改变原有的会计方法。应该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银行会计信息有着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税收、估值、技术手段和监管等方面出问题。为使商业银行更好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笔者建议:改进银行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改变银行监管方法,并积极促进同行业交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给出了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统一方法,并要求上市银行于2007年1月1日实施。新会计准则与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有很大变化,其中要求对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重要改变之一。银行企业必须深入分析实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其会计信息报告的影响,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才能满足实施新准则的要求。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会计信息的影响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计量模式的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新准则要求将所有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会对银行会计信息产生较大影响。
(一)有助于提高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
商业银行不同于企业,由于其高负债性,其信息除了注重盈利能力之外更关注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资本的充足水平、存在的信贷风险、流动风险、因汇率、利率变动产生的市场风险。按照传统的会计原则,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加以披露,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表外处理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交易的风险信息,反而有可能成为交易者掩盖风险的选择途径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风险可能逐渐累积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隐患。商业银行漂亮的财务报表有可能掩盖着事实上的资金链问题,一旦断裂会引发类似中航油的事件。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和表内核算将使报表使用者对银行的真实财务状况有更好的了解。由于金融工具将在相同的时点,根据相同的原则进行估价,公允价值会计的广泛运用还可以使估价框架一致、可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塔克达(Takeda and Ahmed,1995)和巴斯等(Barth and Beaver,1996)的研究发现,银行持有证券利得(或损失)的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具有显著的递增解释力。
(二)有助于遏制提前确认利得的动机
根据现行会计框架,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的变动仅在它们实现时确认。这样,银行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例如,通过销售大量潜在剩余价值的资产(秘密准备)来掩盖核心业务活动的不良业绩。新准则允许采用公允价值确认持产收益,可以消除提前进行实质性交易的动机。
(三)可能增加财务报表的波动性
在下列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现行计量模式的处理有很大的差别,并将增加财务报表波动性。
1.金融资产质量严重恶化的情况下
一般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通过对预期现金流折现的方法计算。金融资产质量的严重恶化会导致较低的现金流量预期,那么该公允价值会相应减少。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只有在满足资产减值或损失等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调整。因此,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方式至关重要。如准备金的提取完全是基于预期的经济事件,并且能够反映预期现金流的任何变动,现行会计方法和公允价值会计对信用风险的会计处理结果将是一致的。《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第42条规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记入当期损益。与目前计提贷款减值的五级分类法相比,这势必增加了管理层对报表操纵的可能,使得报表项目的波动性较大。
2.发生预期利率变动的情况下
在公允价值会计框架下,利率变动将引起银行贷款、投资等资产的价值变动,这些变动都将在报表中确认。而根据现行会计方法,利率波动引起的贷款价值变动不进行确认,利率降低引起的证券投资价值也不进行确认。因此,在利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比现行方法大。
3.发生房地产危机的情况下
房地产危机将使得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严重恶化,银行收回的房地产抵押物价值也将下降,从而影响银行预期的现金流,并要在报表中得到完全反映。而在现行会计框架下,由于没有对银行提取特殊准备金的行为作出规定,在减值发生前信用质量的恶化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4.发生权益价格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金融资产的价格上升应反映在报表上,导致报表数据随金融资产市价的波动而波动。而在现行会计处理,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只会建立更大的隐性储备。
5.套期保值无效的情况下
《套期保值》准则第21条规定:套期工具为衍生金融工具时,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将衍生金融工具的损益纳入表内,由于该期末损益的不确定性,将引起利润的波动。若套期有效,采用套期会计方法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相互抵销,从而对银行的利润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反之,管理层在选择套期工具时决策失误,造成套期无效,利润的波动将依据套期无效的程度成正相关波动。
以上情况说明,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越广,就越可能导致银行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增加。
(四)可能造成会计报表信息部分失真
如果银行自身信用风险恶化,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将会导致自身债券价值的减少,因而减少负债的公允价值。若在短期内资产价值不发生变动,由于股东权益等于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会引起股东权益的增加。自身信用风险恶化反而导致股东权益的增加,从而提高银行的偿债能力,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二、银行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与困难
(一)税收问题
执行金融工具准则将造成银行利润的波动,根据我国财务报表和税收的关系,未实现利润存在被征税的风险。一个是营业税,根据公允价值变动计量产生的收益是否计缴营业税;另一个是所得税,按公允价值变动计量产生的所得或损失是否交纳所得税或允许抵扣。由于这一成本不可能完全被未实现的损失所产生的税收扣减所抵销,将增加银行的税收负担,再加上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和杠杆性,其损益波动会很剧烈,由此产生的税收问题可能会比较严重。
(二)确定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存在的困难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第51条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用于确定公允价值;第52条规定: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银行有能力运用估值技术,且操作成本较大。由于对客观环境判断的主观性,对相同的金融工具、各银行往往根据不同的假设使用不同的估值模型,其计算的公允价值有可能产生较大差异,这可能损害不同银行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同时,对外部审计来说,证实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极富挑战性。
(三)技术性障碍
对于银行财务系统而言,采用金融工具准则进行核算的首要问题是公允价值的估值系统。目前,我国银行开展衍生金融业务所运用的交易和信息资讯系统如REUTERS和BLOOMBERGE等,均从国外购买,对外商依赖性很强,购买和维护成本也偏高。同时,国内银行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完全适应衍生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
(四)监管问题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其重估产生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权益(减值损失除外),增加或减少了核心资本,但这些未实现利得或损失不一定符合监管资本的质量标准,即持久性(permanence),随时可用来弥补损失(availability)和金额可靠(reliability)等特性。另外,允许对预期交易进行现金流套期,这样的会计处理人为地增大了对监管资本的波动性。
三、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滞后于业务发展的要求,许多管理活动都依赖于手工报表的操作系统,对复杂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报告的要求不能有效满足。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经验,建立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系统、公允价值的取得及估值系统、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资产减值系统和实时的信息披露系统等十分紧迫。
(二)审慎监管
由于银行采用新准则影响监管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计算,为此,我国监管部门可借鉴欧盟对监管资本审慎调整的方法,认真研究会计准则对相关监管指标的影响,出台有关办法,对有关会计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有关监管指标符合审慎监管目标。
(三)积极开展同业交流
目前交行、建行、中行和工行已在香港上市,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报表的调整。对于其他银行来说,应积极开展同业交流,了解同业先行者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提高整个行业对新准则的执行能力。
金融工具准则的构建在会计标准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我国银行业整体实现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提供了良机。银行应高度重视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将其运用到本行会计实践中,实现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和谐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