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谁在投掷会计炸弹?

2007-12-29 00:00:00王保平
会计之友 2007年34期


  由于近来在全球金融与经济领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危机已经将众多政界要人、金融专家、市场监管的目光牢牢地聚焦到防范风险和市场拯救上来。在这种态势下,人们已经淡忘了这个次级债炸弹的始作俑者、先前已曝光的美国房贷业巨擘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迪美(Freddie Mac)的会计造假丑闻了。
  其实,当人们刚从持续四年之久的“安然”、“世通”财务造假案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时,作为美国国会创立的以促进住房融资为使命、占据全美十万亿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半壁江山的房利美公司,就曝出连续多年虚报收入110亿美元的造假大案。当然,每一个“造假大亨”之后,始终站立着一个帮凶的“吹鼓手”。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国际会计师公司自然因此受到牵连,因为它为房利美提供的审计报告公然违背了公认准则。关注审计行业“金字招牌”的人士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就在“安达信”因“安然”而死亡之后,仅剩的四大名所也连吃官司,就是这个毕马威曾经突然遭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检查,因为其涉嫌妨碍司法公正和非法销售避税产品。后来,毕马威公司同意缴纳4.56亿美元的罚款,才得以逃脱联邦政府对其进行起诉的命运。
  对于房利美公司来说,陷入高达110亿美元的会计造假丑闻中,被迫连续两年推迟其业绩公报。凑巧的是,作为房利美的竞争对手,房迪美公司的手脚也不那么干净,同样存在会计做假问题。在这两家公司会计造假丑闻曝光之后,作为监管者的美国联邦房屋企业监察局特地制定了两家企业的资产组合上限,并规定提高该上限的条件:必须完成对会计账目、公司治理的彻底检查并恢复及时的财务申报。不过,这一切都为时已晚!次级债的危机已不可避免地炸开了。
  事情的复杂性还在于,如今的会计造假已经不是那么“黑白”分明了。在房利美会计造假事件中,承担会计责任与担当审计职责的两个当事人却不愿认罪伏法,而是继续上演一场“狗咬狗”的游戏,房利美公司和毕马威公司彼此都将对方告上了法庭,相互指控对方主导了这次丑闻,而抱怨在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无辜的并且在名誉和经济上受到了伤害。毕马威认为其审计工作完全依赖于后者给予他们的财务信息,这才让审计师一年又一年地在报表上标注无保留意见。“房利美不断地、再三地、更不顾一切地向审计师提供带有误导性的信息。”在法庭文件中,毕马威辩称,如果房利美公布了所有真实的信息,相应的审计费用将会更高。审计师的证据包括一些有房利美高层签署的信件,这些高层包括房利美前CEO、前CFO等要员。
  在外人看来,审计师一方,表现出了一种职业的无辜。而这与房利美对他们的指控显然不符。房利美在上诉书中指责他们的前审计师失职,从而导致他们公布了错误百出的报表。为此,房利美向毕马威索赔20亿美元。
  在公众看来,尽管“小偷”和“警察”各执一词,难辨真假,但直接受害的则是投资者。因此,投资者同时将双方告上了法庭。其实不管谁对谁错,公众投资者都可能对企业会计师和职业审计师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冷眼观之,目前,“四大”几乎垄断了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留给企业的可选择余地其实并不多,同时,过于繁重的审计业务也可能让名所疲于奔命,加之商业利益也诱惑“小偷”和“警察”保持一种过于“紧密”的关系。基于现代审计是一种抽样审计为主的模式,既定行业态势下,审计师“清洁”意见也只是表明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财务事项上均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进行了准确的陈述”,而不可能指望审计师能够发现所有的问题。面对着投资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不“爽”,公众自然会担心:如果上市公司有意造假,审计师又无能为力,那么独立审计的意义何在?公众是否还可以相信那份审计师签字的审计报告?
  对“安然”造假案的公正宣判之声,是在四年之后听到的。不过,实际上,那些名目繁多的克隆“安然”们依然繁忙着。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那就是类似安然、房利美之流的会计造假事件之所以能继续上演,根本原则是来自于造假产生的利益和可能付出的代价之间的不平衡;也有一点我们是不知道的,那就是下一次引爆会计炸弹、制造伤痛的又将是谁?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