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班级;适应;暗示
自从段考后我开了一次全校女生专题心理讲座,前来咨询的女生便骤然增多起来。
平是高一年级的新生。对平,我是未见其人,先知其名。她的同桌来咨询过几次,多次提到她,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她不需要很努力,不怎么见她用功,成绩依然还这么好。在我的想像当中,这应该是一个春风得意、神采飞扬的女孩子。所以,当平出现在咨询室,一脸的苍白与倦容,诉说自己对班级没感情、来到这个学校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时,我真的很惊讶。
这一切,却仅仅是起源于换位未遂的挫折。
“开学时,因为父亲没空,我入学时比规定报到的时间迟了一天。到教室时,所有的座位都已经排好了,我被编在后面。因为眼镜没配好,看不清老师板书与投影的内容,我给班主任写了一张纸条,要求班主任能把我调到前排,班主任非但没有照顾我,反而把我调到了第四排靠窗的位置。而另一个也写了纸条的同学却能够得到照顾,调到了第二排。我很不服气,想不通班主任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班主任当时说‘个个都想坐前排,能满足了你却满足不了别人。如果其他同学愿意和你换位置,你们可以互换。’而坐在前排的同学,却没有一个愿意和我对调。因为上课看不清老师的投影内容,看不清黑板,开头那几天学习效果很差。我很着急,心情很烦躁,晚上睡不着觉,头也痛得利害。所以,上课的时候很困,老打瞌睡。我在初中时,成绩在全校一直都是第一名,老师、同学对我都很好。那时的日子过得真的很开心。我没有想到,我日夜憧憬向往的高中生活居然这样开场。我很恨班主任,我今天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全都是因为她。如果不是她这样子对待我,我肯定不会是今日这个样子。当然,若是我的爸爸按时送我入学,可能也不至于这样。我的大伯在我入学之时,曾经为我掐算过八月二十八号入学是个好日子,我却推迟了一天,结果真的是一个学期都会不顺利。”
在诉说的过程中,平的语气一直都是激愤的,可以想像得到,一直以来被老师宠爱着的平,第一次遇到有人不把她当一回事,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这是由于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加上平本身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与应对的经验,不会处理自己面临的困难,当现实不能如己所愿时,所出现的应激状态。再加上平生长在农村,封建迷信的思想比较严重,过于相信其伯父为她算命的结果,一旦出现不顺心的事情,就认为是入学的日子不对,只要日子不对,一个学期都不会顺利,形成了消极的自我预言,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自身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作什么改变。因此,引导平正确认识自己的弱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共情理解,建立信任感是让平接受我的分析的基础。
“对于你的心情我很理解。对一个高度近视的学生来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确实是很糟糕的事情。班主任照顾了另一个同学,却没有照顾你,让你觉得班主任很偏心,你在班主任眼里没位置。”
“就是嘛。如果班主任一个都没照顾,我会觉得她做事很有原则,我也不会怪她。毕竟全班六七十个同学,个个坐前排也是不可能的。她有她的难处,我是可以理解的。”
“也许当初班主任是这样考虑的,你个子比较高,坐前排会影响到后面的同学。而且,配一副眼镜也不需要多长时间,你只要把眼镜配好了,看黑板就没问题了。所以,才没有把你放在前排。况且,你也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啊,比如,上课的时候把椅子搬到教室前面听课,下课后再搬回原来位置。”
“我当时心里只想她在我没配眼镜之前,能把我排在前面。我眼镜配好后,坐在哪里我都无所谓啊。”
“你这个意思跟班主任说了吗?”
“这倒没有。”
“哦。如果你当初能向班主任或者是坐前排的同学表明你的意思只是暂时调换一下,你想,会是这样的结果吗?毕竟,坐在前排的听课效果会比坐后排的好。换了你,已经坐在前排了,却无端地要你让出来,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对呀。当初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这样说呢。如果这样说的话,应该是能够换成座位的。”
“你还会责怪同学们不愿意和你调位置了吗?”
“不会了。是我提要求的方式有问题。毕竟,我们都是刚到一个新学校,大家都不熟悉,要他们让出好位子,也显得我太以自我为中心了。”
“其实,你应该感谢班主任。”
“什么?我还感谢她?她害得我现在整个性格都变了,以前,我是很活泼开朗的,可现在,觉也睡不好,书也看不进去,没一天开心日子。”
“可是,开学到现在已经半个学期,你的眼镜应该早就配好了,你看不清黑板顶多是几天的事情,你烦恼也是几天的事,而你却这么长时间都平静不下来,你不觉得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你是说,我的心理有问题?”
我没吭声,只是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光。
平沉思了好一会儿,点点头:“经您这么一说,我感觉到自己确实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点儿,太自以为是了,对班主任的期望也太高,凭什么一到这里,就要求新班主任对我青睐有加呢?我得先亮出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是值得老师喜欢才行啊。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说得很好,你的领悟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除此之外,你的消极自我暗示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啊。”
看着平一脸的不解,我进一步为她解释道:“就是你伯父为你掐算入学日子的事。其实,每一个人到了新的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中会有些不顺利也是很正常的。而你则把这归因为入学的日子不对,出现问题之后不是及时地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是不断地强化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这个学期是很不顺利的!结果也恰恰印证了你的预想。是你伯父算得准吗?其实不然,这种结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其解释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指的是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期待,他就会把这个信念当成真实的,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或努力。古代有则寓言,说一个女子将要为人妻了,有人对其父母说:你女儿嫁过去可能不会生育,所以衣服器具之类的财物,可往外藏一些,以备不会生育而被丈夫休掉,生活没有着落。做父母的认为他说得颇为有理,就让女儿在婚后常把东西往外面藏一些。坏就坏在女儿也同意了上述的观点,并还真正实施了。结果这种行为被丈夫发现,认为她有外心,不可留,因而把她赶出了家门。这就叫做,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你若深信不疑,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你都会倾向于调动和这种期待相一致的知觉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结果是你的行为制造成的,而不是别人为你算出来的。为什么你一直不开心,会失眠、会头痛,就在于你的潜意识里认定了你这个学期过得不好,于是,身体就配合你了。这就是心想事成,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
为了让平相信我的分析,我给她做了一个简单的想像放松法减轻头痛,她做过之后,头痛的症状果然缓解了很多。
我进一步为平分析了心理与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心理暗示就这么神奇,所以说,你平常跟自己对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就决定了你是往好的一面去发展,还是往坏的一方面去发展。”
“我懂得这个道理了,算命其实就是心理暗示。我不应该相信它的,今后,我会尽量用积极的语言来跟自己对话。”
“你现在能理解我刚才跟你说的应该感谢班主任什么了吗?”
平摇摇头:“我还是不太明白。”
“最起码,她让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然要把你当作宝贝来捧着的,也让你明白了你自己的弱点所在。你啊,从小到大,得到的都是别人的称赞和喜欢,还没有尝过不被人重视的滋味。但是,总有一天你会体会到的,那就是每个人不管他有多么优秀,都不会得到每一个人的喜欢和欣赏。你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早经受一些挫折,对你的发展越有利。因为你现在的性格正处于未定型的时候,思想观念的可塑性比较大,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你的感受、经验越丰富,越容易理解别人、接纳别人,同时也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接纳。而感受与经验越贫乏,看问题就越幼稚,越容易钻牛角尖。”
“是哦,是哦。说得很有道理,我当初为什么不会这样来理解呢?”
“还恨班主任吗?”
“不恨了。”
“今天跟我聊了这么多,有什么感受?”
“学会了一点,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凡事都像硬币的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关键是怎么去面对。想要开心,就得学会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我想,以后,我不会再怕受挫折、受打击了。我感觉自己的眼界好像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谢谢老师,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了!”
点 评
在我们的咨询工作当中,每年都会碰到不少类似“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的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后由于学习成绩不再突出、不再是老师眼中的宝从而深感失落、焦虑、郁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疏导,他们很容易对高中生活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而现在的很多县城的高中都是大班化教学,一个班级六、七十名学生,教室都挤得满满当当的,有的高一班主任由于缺乏经验,不懂得学生对老师关注的需要,往往忽视学生的存在与感受,或者因为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得师生关系恶化,导致了学生有了心理障碍而不自知。这一案例,为我们做班主任的敲响了警钟。
黄老师通过启发、引导、换位思考、解释等方法,让求助者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求助者认知与态度的改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点评者:陈逸兴,广西苍梧第一高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苍梧第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
(作者单位:广西苍梧第一高中)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