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中国推行了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崇敬效应
人格指个人的社会倾向,即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道德的综合表现,不涉及能力问题,有时用来单指一个人的品德。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质量。
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少年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本身就是令学生信赖爱戴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所以,在学生心理上唤起尊崇效应,能增进教育效能。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教师,对学生有巨大的示范性和感召力。
二、教育要挖掘情感的功效,在师生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认为:“教育中的水是什么?就是情,教育没有了感情,如同池塘没有了水”。可见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会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效率。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很重要。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更尊重教师。基于这点认识,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情绪饱满、面带微笑,学生也情绪高昂,乐观愉快,师生间没有距离。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其乐融融。此外,我还多用激励法,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运用情景教学法,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重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注意以情育情,唤起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努力创设和谐、友善、快乐向上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教育中要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爱能使是人得到某种满足,获得积极的体验,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客观需要,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主观需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其言行,理解其追求,勉励他们不断成长进步。在学习上,要用民主的作风与学生交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开动大脑,肯定他们的独到的见解。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爱结合,恩威并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爱,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这样,在教师精心呵护下,学生必定会拥有良好稳定的情绪,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