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开集体博客的多重意义

2007-12-29 00:00:00杨维立
人大研究 2007年3期


  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省温州市的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在网上开设了一个集体博客(http://renda.blog.66wz.com),向市民征集议案一周。人大代表们将从这些议案中筛选出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交给其所在的人大。博客开通后,在温州市民中引起了不小反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和大背景下理解这则新闻,使人倍感欣慰。
  广泛联系群众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基础。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接待群众、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和视察检查、发征求意见函等。这些举措已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普遍赞同。现在,在温州的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开集体博客向公众征集议案,与人民群众一起参政议政,集中智慧,形成合力,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发挥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作用,为社情民意的传达开辟了一条新渠道,这也是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发挥作用的积极探索。在博客开篇,建集体博客的倡议者省人大代表郑雪君写道:“希望市民朋友踊跃建言,我们将认真倾听您的心声。”在这里,人大代表们以真诚的心意、欢迎的姿态,倾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声音,真切地感知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更广泛地察民情、知民意、听建言。
  人大代表大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收集民意、接待群众难免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开集体博客就是适应了现实的需要,为人大代表更好地联系群众、行使代表职权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不仅如此,开集体博客更方便了群众向代表反映自己的意见。比起其他的方法和途径,网络少了时空的限制,环境更宽松和自由。人大代表与群众“一线相牵”,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网吧,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外地,群众都可以畅所欲言,一吐为快。这里传递的信息更鲜活、更直接、更便捷。群众不用来回奔波,也不用再担心找不到人大代表,对他们而言,真的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人大代表开集体博客是展示人大工作的一个平台,也是宣传人大制度的重要方式。对于不熟悉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的人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人大和人大代表的窗口。人大代表开集体博客实质上也是为人大工作做了“公益广告”,扩大了人大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有利于消除人大在某些群众心中的神秘感,进而树立了权力机关的威信,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关系,深化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这样,人大的各项工作也就能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人大代表开集体博客,拓宽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完善了民意表达机制,促进了群众有序参政议政;使人大代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做到耳聪目明,明得知失,扬长避短;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提高了人大代表行使代表职权的效率和质量,也提高了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正如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张小燕教授所言,“集体博客这种开放性、平等性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广大选民全面了解人大代表的参政状态,能够增强人民对代表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有助于激发选民的参与热情和民主意识。”当然,网络是虚拟的。这里的群众意见有些不够成熟,有些不太准确,有些可能显得“粗糙”,还需要我们的人大代表以面谈、电话交谈等方式作为补充,或者是深入实际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80多万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这次,在温州的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开集体博客向公众征集议案之举完全符合胡总书记的上述要求,也为各级人大代表做出了表率。此举既方便了人大代表,又满足了群众愿望;既是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体现,又是人大代表获取民意最直接、最经济、最迅速的手段;既可以增强人大代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又有利于增强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值得肯定和提倡。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