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管人管死人,制度管人管住人,机制管人管活人。此话不假,好的机制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师的自主发展水平,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下面就我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管理机制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科研经费先行制
原来的科研经费我们是等到课题结题时才发放,现在改为课题一立项就发到每个课题组。这样做,发到教师手中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增多,但是效果却大不一样。先发放课题经费,是对教师合理需求的一种尊重,教师可以用这笔经费来购买相关书籍或做其他支出。先发放课题经费,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会化做教师的一种责任感:如果花了钱不办事,何以面对学校?先发放课题经费,是对教师的一种暗示——学校重视科研的结果,但更重视科研的过程,不以结果论英雄。
二、课题项目招标制
搞课题研究大家一直习惯于依靠学校行政命令推行,教师基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做,很可能会挫伤一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免影响工作效果。自从我校实行“项目招标制”后,情形大有改观,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如我们学校的儿童文学教育这个特色项目,由校长亲自担任项目领导,分管副校长担任项目负责人,下设五大项目部:儿童文学课程研发部、少儿作家培训部、“小飞鱼”网站部、“小飞鱼”报编辑部、少先队工作与儿童文学教育研究部。各项目部负责人及主要成员采用项目招标,让真正有特长、有热情、有意向的教师来参与项目研究,主要程序是:(1)召开全校教工大会;(2)公布项目设置情况;(3)教师选择研究意向;(4)相关科室进行审议;(5)向全体教师公布中标情况;(6)发放项目研究经费。事实证明,“项目招标”改变了学校过去的强势介入,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个人意愿,给了教师很大的自由度,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参与。如果是符合教师意愿的,他就会积极争取,如果是教师力所不能及的,他就可以选择放弃。教师一旦中标,他就会竭尽全力去实现自己对学校的承诺,履行应尽的职责。项目招标实行经费先行,体现能者多得,优质优酬,打破了利益分配的平均主义,激发了教师潜在的活力。
三、小课题动态管理制
所谓动态管理,就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突破过去教师在申报课题和结题时受固定时间限制这一瓶颈,实行什么时候课题酝酿产生,什么时候进行申报;什么时候课题研究成熟,什么时候申请结题。教师通过校园网课题申报专区投递《实验小学小课题申报表》,上传后的课题申报方案经教科处确认后,该课题即立项为本学年校级小课题。实践中的小课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定研究期限。对研究有一定成效已具备结题条件的课题,在网上申请结题(递交《实验小学小课题研究成果评审表》),由校教科处组织力量进行鉴定。经鉴定被学校认为优秀的、有推广价值的小课题成果,在网上进行专题介绍,向全校教师推广,并开辟讨论区,让优秀的课题成果产生辐射效应。小课题动态管理制的产生,符合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既简化了手续,节约了时间,又方便了管理,实现了共享,深受教师欢迎。
四、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制
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制,就是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果通过具体的量化标准,以“积分排行榜”的形式,在校园网上显示总积分前20名教师和特色发展前10名教师的排行情况。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每学期初,教师在校园网上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制订依据是学校出台的“3+N”发展模式,“3”即三个一,每位教师在每学期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参与一个课题,写好一篇论文或案例,这是学校对每位教师的底线要求。“N”为教师的特色发展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课堂展示、交流互动、写手风采、科研实践等。
2.教师根据积分实施细则,在校园网上传论文、案例、课题报告等教学成果,并填报积分申请,经管理员确认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专业发展分值,分值随着申请而不断刷新。
3.在校园网首页显示积分前20名的教师排行榜,在教师专业发展展示区显示各个特色发展前10名的教师排行榜。排行榜隐去教师的真实姓名,以教师的笔名或网名替代,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值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排行榜的名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制的特色有这样几个。
操作方便。所有操作,教师只要在网上即可轻松完成,简化了环节,节约了时间。
促进了教师的自我管理。学校按学期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有了这个档案,教师的各类资料都可以在网上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存档,保管、检索、提取、展示都十分方便。
促进了资源的共享。通过积分这一形式,积极促进教师及时上传自己在专业成长中的最新成果,并在校园网的“教师专业发展展示区”集中展示,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促进了良性的竞争。有了积分排行榜,教师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有利于形成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别人比,过去跟现在比,现在跟将来比的良好局面。
促进了教师的参与。我们向教师喊出的口号是:重要的在于参与,而不在于取胜。因此,只要是教师参与了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他去努力过了,他就可以获得分数,至于他的成果获得了什么奖,甚至高级别的大奖,我们也不再奖励分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了学校喊破嗓子,教师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促进了管理的人性化。一方面,我们重视分数,将教师专业发展排行榜的成绩列入期末学校评比“专业发展最优教师”的重要依据。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极力淡化分数,因为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所有的教学工作也不是用分数就可以量化的。因此在积分排行榜显示的全部是教师的笔名或网名,比如天高云淡、小桥流水、逍遥派掌门人等,给排名融入了浓浓的人情味和趣味,既保护了教师不受分数、排名的困扰,又能唤起教师赶超别人的好胜心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