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06年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同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电力装备形成了较完整的制造体系,“水、火、气、核、风”五大发电设备共同发展,主机、辅机、输变电设备同步跨越,2005年发电设备产量达9000万千瓦。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已经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正在实施自主化;在60万千瓦核电机组实现自主化的基础上,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也部分实现了自主化;三峡右岸机组实现了自主设计成套;与国外合作制造的重型燃气轮机组已开始投入运行。输变电设备已掌握了75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并在着手研发1000千伏高压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冶金装备已能成套提供年产800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常规流程设备,宝钢三期设备国内供应部分超过80%,中厚板和薄板轧机等成套设备已相继研制成功并已产业化。石油化工装备年产千万吨级的大型炼油厂设备自主化率达90%,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装置60—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所需的压缩机组等关键设备已实现自主化。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制造率达到70%以上。铁路四次大提速所需要的全部机车车辆都是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数控机床和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品种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造船产量达到1250万载重吨,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在装备产量和技术水平双提高的同时,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企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在茁壮成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产品出口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已经率先走出去兼并重组有技术有品牌的国际知名企业。
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传统装备制造业积聚地重振雄风,大批传统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在振兴的大潮中实现了涅槃重生。上海市政府把推进临港产业基地建设上升到全局高度,将其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积极打造以超、大、重为特色的重大装备基地。沈阳市政府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铁西老工业区改造,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充满活力的装备制造工业区正在形成。黑龙江、四川、陕西、河南等传统装备大省也都纷纷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强省战略的新支点。
整体而言,近年来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不少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有了实质性进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亟待突破的难题
(一)装备制造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在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中,有部分产品国内还没有制造业绩,有些成套能力较弱,虽然实现了国内生产制造,但缺乏自主设计能力,并未掌握核心技术。比如大型抽水蓄能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随着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强强重组,其技术垄断趋势越来越明显,过去经常采用的技术引进方式已越来越难以实施。此外,在历次重大技术装备引进过程中,我们比较重视整机的引进,对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引进消化相对重视不足,使得这些领域目前发展滞后,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比如长期以来很多装备产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依靠进口,至今仍未有根本性改观。又如对发电设备、冶金石化设备、船舶等行业具有直接影响的大型铸锻件,国内企业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从装备到工艺水平,从产品品种到产品等级,均存在一定差距。
(二)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历史包袱沉重,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我国装备制造业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在2—5%,甚至低于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且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地处东北、西南和西北的老工业基地,多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老国企,传统体制的惯性和当地市场化程度较低,思想解放不足,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在技术改造方面欠账太多,人才流失也相对严重。虽然目前市场需求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出现任务量增加,销售额增加的较好发展势头,但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还远远不足。近年来,虽然不同地区都出现了装备制造企业联合重组甚至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但总体而言,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整合仍然难以推进。这些也限制了企业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实行“拨改贷”之后,国家中断了对国有企业的资本注入。自身积累受限于盈利能力,充实资本金只能通过上市、引进外资或民营资本,但目前这些渠道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满足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需要。此外,装备制造业中国有企业更新改造和再投资能力明显不足,装备行业中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重持续降低,2006年1—9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1018亿元,仅占装备行业投资的19%,同期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完成投资1660亿元,占31%,这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安全和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三)用户企业对自主化装备的支持力度不足,国内自主创新的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市场准入难以突破
近年来,国内制造企业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后开发出的许多新产品,往往因没有依托工程而得不到验证,或被用户以没有运行业绩为由剥夺投标资格。不少产品即便是国内已具备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也不低,但用户却仍以各种借口拒绝使用,人为设置各种障碍,增加自主装备进入市场的门槛。为了规避不支持国产设备的嫌疑,采用变相进口和隐形进口等途径已经成为部分用户排斥国产设备的重要途径。他们或通过合资企业、子公司大量进口零部件,借所谓的本土化代替自主化;或虽然将设备交由国内企业供货,但在合同中却限定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必须进口,实际上等于让供货商替其进口。由此造成的现实是,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呼吁支持国产装备,但国有垄断型用户却成为进口设备的主力军,部分国家重点工程成为进口设备的主战场,这与国家意志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
(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政府调控体系尚不健全
历史上,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都对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给予鼎立支持,而国内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政策相对不足,有的政策甚至制约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推进。比如,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口税收政策中存在倒挂现象,即装备制造企业为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所需要进口的材料和配套零部件,须全额交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而进口成套设备,则可减免上述两项税收,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虽然近期国家出台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文件,但部分政策措施具体落实起来仍存在很大困难。
同时,由于重大技术装备大都是非通用、非批量化产品,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长,用于国家重大工程,且涉及国内和国外、中央和地方、制造和使用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单纯依靠市场手段调节存在很大缺陷,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特别是很多重大技术装备的用户企业都是大型垄断企业,规模和级别较高,协调的难度很大。随着行业主管部门的撤销,近年来,在诸如大型跨国公司恶意并购我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个别垄断性行业的用户单位盲目进口国外设备、个别地方政府对国有装备企业改制采取一卖了之的做法等重大问题上,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功能有所弱化。
以上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关键问题可概括为:“核心技术制造企业不行,自主产品用户企业不用,关键环节调控体系不力”。针对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家出台了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应对之策,其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大,使全行业深受鼓舞。国务院8号文还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2006年5月,经中央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振兴东北办负责加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具体工作由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承担。
二、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
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制造企业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本领。协调用户部门采购自主化产品。鼓励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撑环境,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制定利用产业基金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实施方案。
(二)依托重点工程,协调用户企业,推进关键领域装备自主化
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的16项重点发展领域,综合考虑现有产业基础及实际可操作性,理清先后次序,结合重大工程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重点推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石化设备、冶金设备、轨道交通、船舶、施工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近期以核电技术设备、特高压设备和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为重点,解决制约以上领域装备自主化的瓶颈和共性问题。
(三)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政策体系
协调落实重大相关政策,组织编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编制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尽快发布并定期修订,制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装备采购管理办法,制定重点领域技术装备政策,健全外资并购装备制造企业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
(四)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和各方面作用,共同营造有利环境
积极争取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组织协调力量,完善相应的政府调控手段。加快地方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桥梁作用,尽快建立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工作的专家支撑体系。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宣传工作力度,在全社会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