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对策

2007-12-29 00:00:00常兴华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期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认识,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京津冀都市圈在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和环境等要素上竞争力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而在总体经济、对外开放、产业、管理、科技和人力资源与生活质量等要素上竞争力劣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各要素不同的支撑点上,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不均衡特点明显。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差距仍然较大。
  
  围绕“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国际竞争力,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对策一:以公平竞争、互利互补为原则,增强区域总体实力
  
  在京津冀地区,河北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两大直辖市形成巨大的落差。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把着力提高河北经济实力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河北经济实力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的提升,必须以公平竞争、互利互补为原则,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对策二:改善投资主体结构,拓宽其他投资来源渠道
  
  首先,适当扩大天津、河北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比重。区域规划必须要考虑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在投资方面尤其要注意这点。
  其次,大力拓展民间投资。应积极采取措施,利用一切条件,鼓励民间投资。“十一五”区域规划尤其要强调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民企环境的建设问题。各地要积极寻求措施,在市场准入、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民企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对策三: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对外开放竞争力
  
  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经营环境。“十一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应把引进外资作为工作重点,加紧服务贸易等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要营造有利于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投资环境,重点是改善经济运行机制和行为规则,提高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程度。要进一步理顺体制,优化环境,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要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发展网上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方式。
  要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水平。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不断开辟新的市场。在对外经济的发展中,要着力扩大商品及服务出口的份额。
  
  对策四:加强区域分工协作,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十一五”区域规划要重点考虑京津冀都市圈如何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问题。
  首先,要对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和布局统一进行规划。在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以各地区现有的经济结构为基础,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群,重新构建京津冀都市圈产业格局。
  其次,要明确产业分工,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北京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为中心,带动现代制造业、都市农业的发展;天津以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促进商业和城市服务业的振兴;河北省的唐山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秦皇岛巩固和提高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形成完整的、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都市圈的核心地域,带动外圈的发展。
  
  对策五:建立科学的政府公共管理体系,提高整个区域的政府管理水平
  
  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完善而科学的政府公共管理体系,积极进行政府公共管理的基础建设。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拥有处理政府日常事务职业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公务员队伍;建立一套与科学发展观相匹配的政府公共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在重视经济指标的同时,将政府公共管理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预决算体系;促进与加快公共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质量。要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办法,促进公共管理科学化、技术化,并积极推进公民与社会参与公共管理,确保公共管理的标准化及其公开、透明与效率。
  
  对策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和协调
  
  应考虑建立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机制和资源的共享机制问题。要进一步规划和整合区域内的交通资源,包括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管道等设施的布局分工和协作。要加速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协调,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促进跨区域运输发展,提升区域交通网络的便捷程度。应加强区域内航空港、海港的有机联系,促进分工与协作,提高经济效益。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基础设施方面,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协调项目建设,为区域发展构建良好的载体。
  
  对策七: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和协调,考虑建立京津冀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并建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
  应加强区域生态经济功能规划,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统筹协调流域上下游、行政区域间、开发与整治、发展与环境、近期与远期等关系,形成区域内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区域合作机制。各地政府应把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考虑。
  应以区域内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加快重点地区的生态建设,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防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大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流域的环境治理力度,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努力建立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监测体系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建成京津冀都市圈生态监测网络,确立和完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对策八:开源节流,解决水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
  
  应在区域规划中明确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率等相关指标的目标。除大力开发工业节水、居民生活节水技术外,要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灌溉技术。要从水资源的监测出发,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在进行水环境修复、水污染的综合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技术。要加大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要加强对工业领域的整体经济调控,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政府应通过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鼓励节能并引导、鼓励新能源的应用。
  
  对策九:提高企业绩效,增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企业的竞争力
  
  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创造宽松环境和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建设一支新型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在通过市场配置经营者、完善决策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对策十:发挥京津科技优势,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要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基础性、企业主体、国家科研机构骨干的作用,进一步形成整个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科技创新方面的协调和合作。应以科技合作为先导,发展科研与生产的联合。可考虑建立完整的京津冀科技信息系统,全面掌握京津冀科技状况及发展动态。要充分利用京津强大的科技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要按照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盘活人才存量,统筹人才资源开发,扩大人才增量,不断壮大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及农业实用人才队伍。
  
  对策十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进一步明确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社会发展的目标,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加大环京津地区贫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彻底改变该地区的发展环境,缩小与京津地区的差距。可考虑实行特殊的财政支持、生态环境补偿等政策,最大可能地解决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的贫困人口问题。
  要充分估计京津冀区域的就业与人口流动趋势,并进行科学地把握和调控,使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群的形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对策十二:推进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加快生产要素在京津冀经济区的流动,促进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不仅应加强商品市场的建设,更应重点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提高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产业间的配置效率。
  
  对策十三:对区域内主要城市群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
  
  做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主要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发展,才能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才能发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主要城市群的各自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才能提升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和总体竞争力。
  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立足于各城市的发展基础,做到发挥优势,抑制劣势,合理分工,实现共赢。在合理调整城市职能分工的同时,合理调整地区产业布局,最终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对策十四: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
  
  目前需要重点解决信息沟通机制、要素流动机制、政策协调机制、财税分享机制、协调规划机制和区域争议解决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解决区域内政务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卫生信息、旅游交通信息等资源公开、共享;要素流动机制重点保障人才流动、物流、资金流的畅通。政策协调机制重点建立区域发展政策协调、磋商机制,认真梳理各省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减少各城市在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方面的差异。财税分享机制重点解决一些可更深入合作的如旅游、交通、汽车等行业的适合共同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协调规划机制重点解决各地区“十一五”规划中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分工问题;区域争议解决机制重点解决跨省市的经济纠纷。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