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未来国家经济运行安全,我们必须尽快构建起安全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确保能源和原料供给的可靠和工农业产品输出的稳定。
一、对外交通体系现状
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沿边境线和海岸线多方位,以远洋运输为主体,由陆路、水路和空路对外通道组成的立体对外交通体系。
(一)陆路对外通道
我国国土与14个国家接壤,陆界总长2万多公里。目前,我国同周边绝大多数国家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和友好往来,有43条干线公路分别连接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等12个国家公路网;有10条铁路干线,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5国铁路网相连。
我国公路对外通道以边境贸易过货为主,运输国际大宗贸易货物很少。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我国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为13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其中,进口额为5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出口额为74.09亿美元,同比增长67.2%。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仅占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0.92%。
在铁路对外通道中,沈丹线、梅集线和长图线分别通过丹东、集安和图们口岸连接朝鲜;滨洲线、滨绥线、图珲长线分别通过满洲里、绥芬河和珲春口岸连接俄罗斯;集二线通过二连浩特口岸连接蒙古;兰新线通过阿拉山口口岸连接哈萨克斯坦;昆河线和湘桂线分别通过山腰和凭祥口岸连接越南。
我国对外铁路以承运国际贸易货物为主,运输的边境贸易货物很少。2005年10条对外铁路共接入货物3998万吨,交出货物554万吨。其中,接入石油982万吨,金属矿石423万吨,钢铁及有色金属433万吨,木材1573万吨,化肥及农药292万吨;交出日用品及农产品276万吨。
在我国陆路对外通道中铁路是骨干。中国—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建成后,我国陆路对外通道将形成以铁路为主体,以公路和管道为辅的格局。
(二)水路对外通道
我国对外水运通道主要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长江、西江和澜沧江。在对外水运通道中,对外开放港口有46个。我国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有5000多个海岛,目前已形成以沿海主要港口为基地,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的跨国运输网络。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对外开放港口有86个。
目前,我国从事国际海上运输的船舶公司已达260多家,国际海上运输船舶共2160艘,约4600万载重吨,占全球海运船舶总载重吨位的5.8%,列世界第5位。2005年,我国远洋货运量为48549万吨,货物周转量为38551.73亿吨公里,平均运距为7941公里。全国港口接卸进口原油1.23亿吨,同比增长9.8%。
(三)空路对外通道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机场已达56个,定期航班国际航线已达到233条,形成联结32个国家75个城市的空中对外运输网络。
截止2005年底,我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863架,主力机队均为世界上技术先进、经济性能良好的机型。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达1225万人,旅客周转量为452.41亿人公里;货邮运输量达到77.16万吨,货邮周转量为45.25亿吨公里。
二、对外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上不适应发展需要
我国对外交通已达到10条铁路、43条公路、6条江河、86个海港和56个国际机场,从数量看不算少,但真正发挥作用只是少数。对外铁路除了滨洲线、兰新线、集二线和滨绥线过货量较大勉强可称通道外,其他铁路运输量均不足百万吨;对外公路年过货量在20万吨以上的不多,且有许多对外公路每年开放时间不长;对外水运过货量主要集中在长江和西江沿岸经济发达地区,而边境省区过货量很少;对外港口和机场的运输量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他地区的作用不大。
发挥重要作用的铁路、港口和机场不断产生运输“瓶颈”,通过建设不断消除“瓶颈”的同时,大量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设施又在闲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建设上缺乏战略统筹
我国对外通道的建设基本上处于各地区和各种交通行业“各自为战”的状况。对外通道是我国对外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全球外交战略,各地区在对外通道的建设上往往只关注地方利益;各交通行业在对外通道的建设上也往往注重于部门利益和企业效益,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如果不能将对外通道建设尽快提升到国家层面,从国家全球经济战略的高度来前瞻、统筹和谋划,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陷入困境。
(三)结构上尚未形成系统
我国对外通道建设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管理的机构。建设上的“各自为战”,势必造成管理上的“各自为政”。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建国50多年来,尚未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对外交通体系。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各行其是尚未形成整体,就是各行业本身也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对外运输系统,铁路、公路和水路基本是周边相邻国家点到点运输,没有形成跨国运输网络;远洋集装箱航运也未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输系统,大部分国际集装箱需经过第三方港口和船舶转运。
为了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必须有一个对外交通的统一规划管理机构,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畅通的对外交通体系。
(四)运营中缺少安全意识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目前日均进口将近300万桶石油,约占全国日均消费总量的43%,但是由于种种原因,90%以上的进口石油依赖于国外油轮运输。一旦国际局势紧张,我国的经济命脉就会危在旦夕。
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有经济安全意识,而且还需要有经济忧患意识、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对外交通体系发展思路
(一)高度重视对外交通的发展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如果优先发展,将对经济起推动作用;否则将制约经济发展。同样,我国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也必须加快发展,使其超前于运输需求。
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充分认识到对外交通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必须尽快改变对外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保障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增强对外交通道安全意识
在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成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之时,对外交通体系的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我国对外通道的建设中,应全面考虑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对外重要通道经过的相关国家:首先,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强,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其次,国内政局稳定,与我国长期友好相处;第三,军事上保持独立,与我国订有互不侵犯条约;第四,外交上保持中立,不偏激、不受他国左右。此外,对外通道国外部分的建设,我方应积极采取合资修建、合作经营的方式,努力增加控制权。
(三)努力减少社会运输成本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将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也必须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在对外通道体系的建设中,除要以国家经济安全为重外,还应以社会运输成本最小为宗旨。如,开辟新的运输捷径,缩短运输距离;采用节能、清洁和运输费用低的运输工具;增加直达运输比例,减少中转时间;推广物流服务,提高运输效率等等。
(四)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协调
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我国对外通道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单靠地方政府和企业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应采取由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协调,有关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协助,相关企业自愿参与的模式。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协调,一是可增强对外交通体系发展战略与我国全球战略的统筹,使对外交通体系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可统筹规划国内外交通运输体系,使对外交通体系与国内交通体系发展相协调;三是可统筹规划各种运输方式对外运输网络,使各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协调;四是可统筹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力量加快建设重大项目。
四、对外交通体系发展策略
在我国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中,有必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于我有利,为我所用
对外通道的建设,并非单纯的工程项目,须有高度的政治经济眼光,应从策略上选择好通道的走向、修建时机和运输形式,在与外国财团的合作上应取得主动。
对外通道的修建必须于我有利、为我所用,不得含糊。
(二)逐步发展的远洋船队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外运输以海运为主的状况是难以改变的,我国必须建立庞大的远洋船队。但是,发展远洋运输船队必须有强大的远洋舰队为后盾,否则船队再大也禁不住国际风云的变幻。而建立大规模的远洋舰队不但会受我国财力的限制,还会受到国际舆论的压力,甚至会使部分国家神经过分紧张。因此,我国远洋船队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须有步骤、分阶段实施。目前,我国对外交通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是陆路运输走廊。
(三)重点建设陆路运输走廊
我国周边地区集中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又是人口众多、经济正在发展的地区,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我国与这些国家既有地缘政治优势,又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性。因此,我国对外交通重点应着眼于周边地区陆路运输走廊的建设。
运输走廊不同于单一运输方式的运输通道,是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繁忙运输通道。在运输走廊中,原油运输肯定用管道较为经济,但管道只能从事单方向和单一品种的运输,而铁路可从事双方向、多种类型的客货运输。如果先修建铁路,待原油运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修建管道进行分流,则更有利于运输走廊的发展。铁路运输适用范围广、运输能力大、全天候、运输成本低,应是陆路运输走廊的主体。在我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过程中,必须在周边若干方向上建成若干个能源、原材料和制成品的陆路运输走廊。
(四)尽快修建中巴和中缅铁路
在我国尚未形成安全可靠的海上运输体系之前,修建中巴铁路和中缅铁路,开辟直通印度洋港口的通道,不仅可增强我国对外交通的安全性,还可缩短我国内地与南亚、西亚、东南亚乃至非洲的运输距离,减少货物运输时间。中巴铁路和中缅铁路建成后,将逐步形成中巴、中缅之间的运输走廊。
从经济安全角度看,修建和维持中巴和中缅运输走廊的成本,将远低于建立和维持远洋运输船队和远洋舰队的成本,其安全性也远高于海运。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