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991年以来的经济改革

2007-12-29 00:00:00李瑞琴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5期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邀请印度尼赫鲁大学经济与计划中心教授樯德拉色克做学术报告。樯德拉色克说,许多人都将印度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比较,中国从1978年、印度从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在时间上比较接近。但我认为,两个国家没有可比性,理由是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改革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以工农为主的劳动人民的解放运动以后,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受益者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印度的改革则属于政治改良,通过议会制进行,其受益者集中在城市的中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层。
  当前,由于印度经济的繁荣现象,受到了世界最广泛的关注,都在试图了解印度在议会制下是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的。印度从首任总理尼赫鲁开始,主要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那时社会政治、经济中有一些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一经济政策从1991年起发生了本质改变,国家在经济上更多吸收和更加依赖外国资本,并尽可能地从经济领域中退出,尽力为各种私人经济活动让步,给予私人资本以更大空间。我要谈的主要问题是,印度经济为什么会在1991年发生大的转变,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转变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一、 印度经济改革的历程及1991年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
  
  印度经济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此前经济战略和经济改革的失败。而经济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经济改革是在土地所有者和中产阶级的主导下而不是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实现的,因此,印度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有利于普通民众的经济改革,改革的结果只能是有利于印度的中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
  印度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印度又是一个穷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行土地改革,至今都没有能力形成完善和成熟的国内市场。究其原因,国家机器由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所操控,因而不可能把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生产的剩余通过税收收归国有。印度政府征税的手段非常弱,征税能力不足,尤其是通过经济手段征税的能力非常弱。国库应付日常支出依赖两个渠道:一是向私人借贷,二是通过中央银行向双边、多边的国际金融机构借贷。国家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进口,包括资本进口。另外,政府不是直接征税,而是通过商品经济进行间接的征税。国家没有向富人征税的手段,只好扩大税收面,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即通过通货膨胀来获得收入。印度一个研究机构发现,印度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低收入甚至是极低收入的人群。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穷人的影响非常大,导致穷人更穷,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由于印度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必须通过约束富人进行平衡,通过约束来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但印度国家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对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施以约束,导致无法生成足够的资金支付进口。使印度经济状况雪上加霜的是,印度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富人群体,这个集团有能力并且愿意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热衷于高消费,这就导致印度外汇偿还能力每况愈下。这一时期,政府采取了对包括可口可乐等国际大公司从印度退出的管制措施。
  从1966年到1980年的15年,被印度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滞胀的时期。这时期的印度经济增长率很低,制造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农业虽然有绿色革命但也没有很大起色。面对经济的长期低迷,印度政府决定放松管制。之所以发生从加强管制到放松管制和倡导宽松经济政策这样的转变,原因在于不管是哪一个时期,在印度这样的以中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为主导的国家里,通过外资为印度进口提供融资,惟一的渠道就是依赖双边的或是多边的国际援助机构。对于印度来说,不管是进口也好,投资也好,不可能通过私人资本来获得融资,也不可能在国际私人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的机会。
  在印度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他们掌握着社会资本,过着奢靡的生活,而没有将剩余资本进行投资或进入生产领域,使得印度肯定要经历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这样一个阶段。这样,就会出现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就需要有渠道来融资。而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着的失衡,只有通过国际援助机构来解决。而国际援助机构提供融资又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这就满足了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需要。在当时,如果实行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印度很快就会面临国际收支危机;假使向市场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是经济要收缩,增长率要下降。也就是说,国际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是有条件的。因此,经济自由化和开放不是印度可能的选择。
  为什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印度又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又依赖国际私人资本了呢?这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不是发生在印度国内,而是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变化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欧佩克卡特尔的形成。由于石油危机,国际金融市场需要大量资本,在这次石油危机中,石油输出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其中一小部分用于他们本国的发展,一大部分存入国外银行。外汇储备过剩导致了流动性过剩。首先反映在发达国家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里。流动性过剩导致发达国家对石油消费的增加,进一步导致石油输出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这种流动性过剩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使得私人资本的投资除了面向发达国家之外,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亚洲、少数非洲国家等。当时,印度正处在缺乏外国资本的时候,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有了可能获得大量的国际资本的机会。
  第二个变化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显然不再独领风骚,但美元的强势地位却没有改变。美国随时可以发行美元,财政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储备美元仍是许多国家储备货币的首选,美国不仅能够为本国的进口提供融资,而且还为其充当世界警察提供了物质条件。大量的国际货币进入储备市场,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由此出现了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大量的美元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美国的出口却远远小于进口。
  第三个变化是由于一个重要现象的出现。美国战后出生的人进入了为自己储备养老金的时期,这导致美国的养老金迅速膨胀。为了避免风险,这些人不仅在美国投资,也在海外投资。这些养老金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投资对象,使国际市场上私人投资盛行。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国际资本,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对外开放与经济自由化就不失为一个政策选择。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选择这一战略都能成功。像墨西哥,它没有能力偿还从国际市场借贷的资本,从1982年就进入了金融危机,偿还利息和本金的沉重负担使得金融危机日趋严重。从1980到1990这十年间,印度的外债占其GDP的比重翻了一番。到了20世纪90年代,印度外债数额非常巨大,而印度的经济增长又不够快,不能支撑其借贷,私人资本卡断了借贷的流入。当时印度的外汇储备只够支付两周的进口,印度只得把黄金储备拿到英格兰银行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支持其进口。
  
  二、如何看待印度经济的成功
  
  印度经济成功的几个标志:第一,高速的经济增长。原来只有3%年增长率,现在达到了7%,再过几年的预期是9%。第二,是相对强大的外汇储备。虽然跟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能比,但是同20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两周的外汇储备支付能力相比,已经是很大的了。第三,印度IT产业的威慑力,特别是针对美国的出口。印度是受外国投资资本青睐的投资地,是一个很不错的股票市场。印度的股市比中国的股市成熟,年回报率达到10—15%。印度出口很高,同1991年相比,增加很多。印度同中国不同之处在于,出口分两部分,一是商品,再一个是服务。印度的商品出口没有什么增长,印度出口的成功,主要是服务的出口。今天的印度服务业占GDP的50%以上,服务业所占比重还有持续加大趋势。在服务业的出口中,主要是电子产品的出口。每年服务业的收入有500亿美元。这是印度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主要是农产品出口。
  
  印度还有一项收入,就是国际汇款收入即海外收入。印度人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工作,其收入通过国际汇款再进入印度。如果加上这一项,那么印度的服务业收入的比重就更高了,重要性也就更大了。因为印度商品出口少,还有一部分商品需要进口,如果将出口服务业同进口商品相比,还是进口所占比重大,还是存在赤字。
  如果把印度商品的净进口和服务的净出口相抵消,印度还有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之所以多,是因为在印度历史上曾有过大量的美元存储,导致美元相对于卢比的汇率下降,影响到印度出口的竞争力。因此,印度中央银行要买进大量的外汇储备,加上大量外国资本的流入,共同抬高了外汇储备额。外国资本的流入,不是投资流入,而是流入资本借贷市场。即使是投资资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而是投机资本。进入印度市场的投资都具有投机性,或是购买股票,或是购买某企业的股票进行控制。这些资本都是国际剩余资本,进入印度市场是为了投机或购买印度的国家资产。
  大量外国资本的进入,使印度对于国际资本非常敏感,既感到了压力,也感到被控制。例如,体现在政府的税收方面,在印度,资本投资利率是不收税的,即使某企业资本投资利率一年收益高达45—50%,都不用交一分钱。但大量外国资本的进入,使得印度出现了矛盾:为了让外国资本所有者高兴,政府不敢征税,但如果对资本利率不征税,政府就没有收入,就有很大的财政压力。结果是政府没有钱进行教育等公共开支。没有公共开支,印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就受到限制,就更加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印度不像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有许多开支,印度的公共工程很少。印度的上述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矛盾,导致政府在医疗、教育、削减贫困等方面的投入能力有限,印度人民没有从经济增长当中获得好处。比如,印度的服务业增长很快,但是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没有增长。IT业的产值现在大概占印度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