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07-11-28 09:19
同舟共进 2007年10期
关键词:贵刊刊物文章

“香港回归十周年专辑”是个创举

江苏无锡夏枫(原无锡市漂染厂职工):《同舟共进》2007年第7期集中刊载香港回归十年的纪念文章,使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香港回归的全过程,较之以往的报道大有改进,尤其组织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香港的往昔、今朝及未来走向的探讨,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策划这样的专辑,既有特色,又是一个创举。作为读者,我们获得的知识实在不少,所以藉此向《同舟共进》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祝贺。

新闻媒体应该成为社会的“啄木鸟”

北京李凌(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未定稿》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读了贵刊8月号,深为感动。你们为女农民工所发的几篇专题文章,读后仿如过去读过的夏衍的《包身工》。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新闻媒体应该成为社会的“啄木鸟”,揭露社会不平现象,为弱势群体鼓与呼,以引起执政党和政府的重视,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而努力。该期高一飞先生文章以及王琳先生指出95.6%渎职者被法外开恩等文章也发人深省:我们要建立法治国家,这样的法治能令人满意吗?这样的开恩,能使贪污官员震慑吗?

教育与人文,我心戚戚焉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本刊特邀审读员):近年来,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时值恢复高考30周年,对教育的反思更是热门。《同舟共进》2007年第9期专题策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一组文章,深刻独到,足令世人警醒.杨东平先生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刘军宁先生认为,教育应把人当作“人”,要“让每个人从学校出来之后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见解看似平常,实乃精辟,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刘道玉先生出语惊人——“教育改革迷失了方向”,指出应历史地评价高考制度,既看到恢复高考的历史进步作用,又认识到统一高考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种种弊端,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彻底放弃‘塑造的教育理念”,摒弃“大一统的教育体制”,言人所未言或未敢言,可见一片赤子之心。许纪霖先生在理性分析高考制度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我们这样一个如此多元的国家,应该允许多元的高考模式存在。”《章开沅与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教育家对“我们的教育已经生病”的深切忧虑,更让我们看到一位高中学生对当前急功近利的教育、形式主义的追求的痛心与思考。钱理群先生到中学讲授鲁迅虽然“屡败”,却仍“屡战”,展示出一位老教授对基础教育重建、乡村文化建设的执着,令人感佩。说句题外话,我儿子刚上完小学一年级,我最强烈的感受便是应试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面对现行的考评体系,即使有心做些改革的教师,也往往无可奈何地向应试教育靠拢。教育改革若不在制度层面着力,刘道玉先生所言之“教育改革迷失了方向”恐怕还会继续下去。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人文情怀,在本期得到了充分表现。作家张扬的《温家宝来信》,通过与温总理书信往来一事的记述,表达了对国家领导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敬意,也表达了作家对人文精神的讴歌。贝璐瑛口述《我所接触的胡耀邦(上)》,字里行间透露出胡耀邦的“革命的人道主义”情怀。谭伯牛《功臣是用来杀的》通过对明朝开国功臣惨遭屠戮的悲悯叙说,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进行鞭挞。《“天下为公”何以成了“天下为我”》、《北洋时期的历史迷局》、《1925:“歧路”上的胡适》几篇,虽重在反思历史,却也同样透露出一种令人掩卷沉思的人文理性,读来都能打动人心。从维熙的《蓝天白云备忘录》倡导生态文明,但对我们长期以来缺乏“生态文明”理念所作的历史性反思,同样在“天人合一”的层面上体现出一种深切的悲天悯人情怀。

另外,本期“同舟视点”两篇文章,或提出利益主体多元化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唯一可能性,或提出“改革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宪政问题”,呼吁处理制度性违宪问题,都是中肯之论,富有建设性。其他各栏目文章,也都言之有物,各有千秋,值得一读。

没想到广东竟有这样一份刊物

北京黄方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黄炎培先生主子):收到贵刊,阅后耳目一新。近年来看到的多是快餐文化,难得读到如此高水平、高文化、高含金量的刊物了。没想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竟有一份《同舟共进》。我觉得,在同类期刊中,《同舟共进》文字好,内容好,版式考究,整体风格清新。我现在正整理关于父亲黄炎培的文章,其他刊物也在向我约稿,但我决定发给你们。祝你们刊物越办越好。

这才是真正的心灵鸡汤

辽宁丹东傅纯(辽宁省丹东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凤城市工商联原副会长):近从一老友处看到贵刊2007年第8期,翻读即爱不释手,借来连夜饥读,喜极称好,如盛夏喝凉茶、进空调房般舒畅惬意。“专题策划”关注新生代女农民工,选题准确,内容翔实;“耳听八方”《期待终结“殡葬暴利”》,议到骨头;“新观察”栏关于朝鲜、古巴、越南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论述文章都是读者关心、爱看的;“舟边絮语”的《大寨也要修座庙?》谁人不关心,《学者说书人易中天》提醒得适时到位。市场经济大潮下,一本理论文史类刊物能办得如此喜看耐品,叙事议理分寸掌握得如此恰到好处,不含一丝盛气凌人装腔作势说教气味,亦没有粉饰现实的媚俗之气,文风质朴生动,说理切实服人,实在令人叹服。本人自认为并非孤陋寡闻大呼小叫没见过世面之辈,而是觉得贵刊办得确实太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心灵鸡汤,陶冶情操,滋补养人。但我认为该期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专题策划”中《破碎的城市梦——她们怎样走上“性工作者”之路》是2001年的调查,稍显滞后,略欠说服力。

据我了解,《同舟共进》这么好的杂志,知道的人还并不多,应扩大宣传面。首先呼吁已有订户要有社会责任感,“好饭不要吃独的”,要向周边人宣传,必要时可借给熟人“先尝后买”或自费多订几份赠给亲友,这是做好事,人家会感谢的;其次可发挥各地政协的优势,印些宣传资料请热心者向委员们散发,政协委员大都是社会精英,都关注社会喜爱学习。一年区区几十元花费也不高。现下年度报刊征订在即,这项工作是否该进行了。

读《温家宝来信》

天津王行(天津市作协会员、天津市“政协之友”会员):贵刊今年第9期有一篇张扬先生文章《温家宝来信》。2006年11月,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上。温家宝总理作了经济形势报告,其中关于文学艺术工作部分,半个月后以《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为题公开发表。温总理谈到,“吴祖光先生重病期间,把新凤霞先生画的一幅牡丹送给我。”张扬读到这段话不禁“怦然心动”,我也禁不住“怦然心动”。我的“心动”因总理称新凤霞为“新凤霞先生”而起。

“先生”这一敬称,过去一般只用于男性长者,女性是没份儿的。这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和性别歧视。而今,温家宝总理不问性别,凡自己敬重之人,特别是长者,如巴金、季羡林、冰心、戴爱莲等皆以“先生”或“老人”称之,那是从内心自然而然发出的,就像他称诗人李瑛为老师一样。共产党人的字典里没有性别歧视和男尊女卑。我的这个发现始于读毛泽东《致宋庆龄》,那封信的抬头就是“庆龄先生左右”(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61页、326页)。后来我不断发现一些领导同志和学人称史良、林巧稚、许广平、冰心等人为先生。

“敬人者,人恒敬之。”温家宝总理对巴金、季羡林、新凤霞、戴爱莲等的敬重,以及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谦逊,只会增加人们对他的敬爱,而不是其他。

《同舟共进》挺讲感情的

湖南邵阳刘诚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双清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我偶尔喜欢舞文弄墨,常向报刊投投稿,赚个买茶钱,与大多数报刊是文来文往关系,谈不上什么友情。我想与他们称兄道弟,我肯,他们未必肯,有时我还感觉到,他们给我发稿,好似一种恩赐,在这种“权力”不对等中,要建立友谊,真的很难。但也有例外,比如广东(省)政协主办的一份叫《同舟共进》的杂志,就挺讲感情的。前两年,我第一次在他们刊物上发表一篇小稿,不料到了岁尾年头,主编先生给我寄来一份精致的贺卡,特有意思的是里头夹了好几张各色邮票,主打的是一张生肖邮票;后来是责编,每到新年,都要祝我“新年快乐”,邮票有多有少,但定然是生肖。我想要是在这本刊物上连续写12年,也许会得到成套的生肖邮票,那应该比较珍贵吧。

猜你喜欢
贵刊刊物文章
刊物贺词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系列刊物介绍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何时不再“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