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下属:做官的真聪明

2007-11-28 09:19
同舟共进 2007年10期
关键词:万事通起码资历

柳 萌

我年轻的时候在国家机关供职,无论年龄、资历、职务都是小字辈儿。领导如司长、处长,有的来自延安,有的是地下党,还有的留过学,就凭这资历、职务就够“威风”了,对下属摆摆谱儿,做事有点武断专行,别人大概都不好说什么。可是我的这些上司却格外谦和、平易,你请示事情,他们总是耐心听完,然后跟你商量这样办好不好,那样做行不行。既让你感觉舒服,又使你增长才干。如果说当官得讲艺术,我想八成这就是了。

如今,这些陈年往事已离我远去,既然已经退了休,又何必旧事重提呢?原因是不止一次听朋友们讲起,现在有的头头对待下属的态度,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比如有些事情本应让下属知道,他不打招呼也倒罢了。却动辄就说“你不懂”,或是吹胡子瞪眼睛质问你“到底谁说了算”,或者干脆甩出一句“不想干就走人”,那副狂傲自大很有点地盘“老人”的味道。上下级的和睦关系,同事间的平等地位,在他那里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分明的级别以及“我怎么说你怎么听”的要求。至于他说的是对是错,下属更不敢质疑,只要你表现一点犹豫,他马上说“错了我负责”。因为他清楚,即使真的错了,他也毫发无损,官照样当,钱照样拿,到了年头照样高升。

听人说起这些事,我有时就会瞎想:同样是当官儿,今昔咋就不同了呢?我觉得真正原因,恐怕跟官员自身底蕴的深浅厚薄有关。俗话说得好:深水无澜,根深难撼。现在有少数官员,并无真才实学,或靠这个或靠那个,好容易弄得一官半职,又生怕别人瞧不起,就用摆架子唬人,用气势压人,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岂不知恰恰相反,不仅没表现出高水平,还一览无余地暴露出他们的缺乏自信。就跟穿增高鞋一样,无论垫得多高,终归不是真实身量,最怕让人看穿。与其如此。倒不如放下架子,把下属当成朋友,更会赢得下属尊重,还能从下属身上学点东西。

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不管多么高明的官员都不是“万事通”。官员的聪明与愚昧,就在于肯不肯会不会采纳下属的好建议,变成自己的决策。有工作能力的领导者、有真才实学的领导者,成竹在胸的领导者,聪明能干的领导者,处理事务解决问题时,往往愿意听取下属意见。下属更了解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决策加以补充甚至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正,岂不是于事业有益于自己有利?这才是做官的真聪明。

“官高自尊”应该如何理解呢?我以为起码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当了官就自然尊贵,一是说当了官更要自尊。两者不同的是,前者是给别人看的,后者是要求自己的。那些本质不错的人,当了官会更自尊自重,绝不让群众觉得人一阔脸就变。若变得连老朋友都不认识了,哪还能尊重下属呢?可对于上级。他则百依百顺,香臭对错都听,谦卑得像个乖孩子。群众对这种人,有个形象的说法:天生没长上眼皮,看上容易看下难。

不过,这种人也自有说道,有时会坦诚地表露:“我对下属如何有什么关系,他在我手下干,我能决定他的命运,我的升降他却管不了。”你看,本该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在他这里成了功利阀门,而且由他掌握着开关,怎么好希冀他对下属有起码的尊重呢?如果给这种人画个脸谱,我想应该是这样:资格不老架子大,职务刚任谱就来;说话开始有拖腔,脸上从此笑难在。对下呵斥如训子,见上弯腰脸悲哀;仰坐沙发两臂分,弥勒一尊好“富态”。

那牛哄哄的样子,简直让人恶心。

猜你喜欢
万事通起码资历
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直销万事通》为什么被业内持续关注?
直销万事通璀璨升级
前世
新版直销万事通上线
去食堂工作,起码能吃饱
左手右手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