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专业流变五十年

2007-10-16 11:11黄艾禾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37期
关键词:文科设置专业

黄艾禾

清华大学物理系1965级女生高忆陵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填报高考志愿时的社会潮流。“那时,最热的专业是清华大学的原子物理、工程化学和工程物理,考生的分数都非常高。到国际关系学院学外语也非常时髦,将来是要搞外交的。当然,最提气的,还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出来要搞军工,那是有保密级别的专业,得出身好的人才能报考。没想到,毕业后,他们都去了山沟里的军工厂。”

高忆陵说,那时候人们心目中学科专业的排序,是工科、理科、教育、文科,“文科绝对没有理工科吃香,是排在后面的,学文科也就是毕业出来当当老师。”

这种风尚,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的研究所印证。雷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曾经历过一个全面为经济建设服务、强调“专业对口”的时期,那时候的“好专业”,就是国家建设最急需的专业。

文革前:“国家建设缺什么人才,就设什么专业”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高校主要是学习西方大学的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以大学、学院、系三级为结构层次。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规程》,将大学学科专业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个学科共39种专业。

“建国后,中国高校大的专业调整共经历过五次。”雷庆说。

1952年,中国开始了全国大学的院系调整,学习苏联分学校、系两级的做法,系下设教研室、专业。到了1953年,全国高校专业设置是215种。“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按需求设立专业。这是第一次专业调整。”雷庆对记者说。

1963年,国务院编制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机密专业目录》。这是第一次由国家统一制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其中公开的通用专业目录432种,绝密、机密目录78种,后者主要分布在国防院校。这是第二次专业调整。

“在西方国家,是没有这样由国家发布的高校专业目录的”,雷庆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求设置专业,等到专业有了毕业生,授予了学位,就可以进入专门的专业目录了。而我国当时设置高校专业的思维,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体的。当时百废待兴,急于要把建设搞上去,各行各业缺什么人才,就设什么专业。这样也很难有比较长远的考虑。而且,这就特别强调‘专业对口,大学毕业了,到了岗位工作,马上就能上手。”

也就是说,那个时代的大学毕业生,不存在哪个专业就业率高的问题,专业都是国家设置的,毕业生都是国家统一分配。

在这种体制下,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甚至出现了单个产品、单项技术为对象的专业,如拖拉机专业、陶瓷专业,如果是学机械,就可分为纺织机械、印刷机械、轻工机械,如果是学发动机,可以细分到火箭发动机,再分成固体燃料发动机和液体燃料发动机。这样,专业越设越窄,也越设越多。

文革后:专业趋向减少,仍是国家主导

1977年,文革后首次恢复高考。陈艾拿到招生目录时都傻了眼,密密麻麻的好几百种,许多专业她都是闻所未闻。不过,大家都公认的“好专业”,她脑子里是有的,那就是,文科,最棒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理科,最棒的是清华大学物理系。

她很想去报理科专业。那个时候,人们还是崇尚理科,觉得只有脑子不够聪明、理科学不下来的人,才去学文科。但是,她没有上过高中,短短几个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高中的数理化啃下来,只有报文科。

她报了文科,而且报的是文科中最“牛”的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

即使是这样,她的老爸听说以后,仍然遗憾不已,只因为她没去学理科。

在1977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许多在文革中被撤并的院校还没有恢复。而一旦高等教育开始重焕活力走上正轨,各种专业就开始调整、拓展,发展了一大批新学科新专业。到1980年,全国高校设置的专业已达到1039种,到了1982年,进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的专业,达到登峰造极的1343种。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以后,高校的专业数量开始往下削减了。

根据纪宝成主编的《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一书的叙述,早在文革之前,人们已经开始感觉到专业设置太细太窄的问题了。1962年时,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曾经达到过627种,到1963年9月,压缩到432种(不包括保密专业),这时已经有一些专业面过窄的专业被归并了。

文革以后中国共进行过三次全国性的高校专业调整。

从1982年开始,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迅速恢复中匆忙上马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教育部主持了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到1987年方告结束,主专业目录减少了近一半,变成671种。

1989~1993年,是文革后第二次高校专业调整。这时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共504种,归人10个门类,71个专业大类,改变了以前以产品或行业(需要)为基础设置专业的情况,开始以学科(需求)为基础。

1997~1998年,文革后的第三次专业调整中,专业目录又由504种减少到249种,分为11个门类(增加了管理学),仍是71个专业大类,突出以学科为基础来设置专业。以前的“保密专业”,这次也没有了。

雷庆指出:“文革后的这三次专业调整,一是主要解决专业规范化、整体化的问题;二是扩大了专业口径,减少了专业种类;三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来进行专业设置。而这些调整的特色是管理上仍以政府为主。”

以政府为主来管理专业设置,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那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校要办学招生,所设的专业仍然必须是从这份目录中来选。

21世纪:与市场的协调之道

进入市场经济后,原有的由国家统一制定全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录的做法,更加显得僵硬而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2000年以后,高校扩招,许多高校从学院到综合类大学合并升级,对于这些新大学,增加专业设置是首要之急。雷庆说,没有权力自己设置专业的高校,可以首先由学校教务部门、相关院系提出设想,进行论证,报到学校主管部门,再由省部级审批,最后报教育部备案。在2001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重点高校可以自设专业。

今年3月7日,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全国各高校将新设2781个本科专业和11个医学类专科专业,并可以从今年开始招生。雷庆解释说,这里的新设专业,指的不是“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种数”,那里只有200多种,这里指的是“点数”即有多少高校新增加了专业的教授点。

有这么多高校新增了招生专业,对于考生意味着什么?

高校里的冷热专业风水轮流转,是件让考生和家长们摸不着头脑的事。安徽的宋起1991年时考进了安徽大学外语系,他还记得,那年,受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鼓舞,国际贸易专业热得发烫。没想到,四年之后大学毕业,国际贸易专业已然由热转冷。

这两年,法学、计算机、金融、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学、经济学、新闻、会计、旅游等专业,是人们一般所说的热门专业,然而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06年,全国有407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超过36万人。急剧增加的招生规模,导致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南京大学法学院甚至给校友发出求助信。除此之外,新闻、英语、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在就业市场遭遇尴尬。

“我个人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要与就业挂钩,学校自身也要作大量研究,真正去分析人才的需求状况。”雷庆说,现在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很盲目,一是觉得自己有这种专业的老师,就可以开这种专业,二是看到社会上别的学校某专业显得很热,就一窝蜂地上。

武汉大学教务部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老师,认为家长和学生的盲目性,也是造成这种专业冷热迅速转换的因素。“我认为他们对大部分专业都不了解”,这位老师说,“许多专业他们在中学时恐怕都没有听说过,报名的时候,只能听人宣传,是很盲目的”。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对所谓冷专业热专业另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说:“我们是不是能够淡化‘专业这个概念呢,”他介绍说,在日本,学生考入大学以后,并不马上分配专业,前两年都是基础教育,两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再确定专业和论文方向,这时再进人专业,就可以很有目的地选修课程了。当然,这是在学分制很成熟的条件下。韩民说,在现代社会,纯粹专业对口的就业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学是教人什么的?应该是对人的一种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具体工作技能。这个观念应该转过来。

(实习生王琴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文科设置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部分专业介绍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修脚店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