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散文,是文学阵营里“轻骑兵”,善写者,纵横捭阖,信手便可成美文。这里就散文中写景游记散文的写作章法说给同学们。虽然说文无定法,但写作的基本规律还是有的。
写景游记首先应抓住景物的特征。比如,写山,仅仅用高大巍峨、郁郁苍苍之类的套语是远远不够的。山如人,千人千面,千山千态。像泰山气势雄伟,黄山松奇崖怪,庐山幽静华美,华山路险山峻。就是写泰山,作者不同,其境界也多异。今人李健吾游记《雨中登泰山》,以登山进程为序,随着立足点变换,描写对象不断变化,自岱宗坊至南天门长约20华里的中轴线上,飞瀑、祠庙、翠松、古柏、云海等活跃在作者笔下,绘出了雨中泰山的美好画卷。而清人姚鼐《登泰山记》则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形容大雪覆盖的泰山,写得美仑美奂,以至让作者忘记了寒冷。显然,抓住特征来写,就能给读者鲜明的印象。
写景游记散文要求详略得当。详时,就应泼墨如注;略时,则应惜墨如金。详略应该根据文章的中心而定。写景游记忌讳见什么写什么,没有侧重。事实上,我们对特定景物的把握,也不可能全面弄懂,只是对景物的某些局部印象深浅而已。我们写作的时候,对我们印象深的详写,印象浅的略写或不写(须依托中心)。
还拿姚鼐的《登泰山记》来说,作者写日出详写,而对山顶的碧霞元君祠、行官等略写。也就是说,作者对日出感受深罢了,而对碧霞元君祠、行宫等感受浅而已。
再如,宋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文中只提到慧空禅院、华山洞和石碑,其他景点都没有提到,这就是作文的技巧。
写景散文要注意恰当的顺序。
山川草木也好,亭台楼阁也好,我们在写文章时,要考虑表达的切入点。一个地方那么多景点(指描写点),一方面我们考虑取舍,另一方面我们需考虑要写入文章中的景物如何把他们嵌在文章中,这就是顺序问题,处理好,就能一目了然,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不会出现阅读上的混乱。
写景散文多按照游踪顺序组织材料。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写长江三峡时,依游览顺序写,依次描写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写出了作者主观上的独特感受。
游踪顺序实质是空间顺序。在描写景物时候,有时也用到时间顺序。比如,《登泰山记》写日出的片段,通过“五鼓”、“稍(见)”、“须臾”、“日上”、“回视”这五个时间词,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泰山日出的全过程,细腻而生动,按时间顺序显而易见。有时,时间和游踪顺序会重叠,比如,《长江三日》作者写三峡时,时间顺序和游踪顺序就重叠了。
对于写景散文,写景方法多种多样。可粗笔勾勒,也可工笔细描;可以实景描绘,也可虚景烘托;可以静态描写,也可动态刻画;可以借景抒情,也可寓情于景。总之,写景没有固定格式,作者可以根据表达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自己擅长的表达手法。如姚鼐表现大雪中泰山的美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描绘,这里一“负”一“烛”,动静结合,以及比喻和拟人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登临泰山山顶后的感受。作者在后来写日出时,用“白若摴蒱”、“正赤如丹”、“而皆若偻”形象地写出了泰山日出的美好过程,虚实结合。写景手法的恰当运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登临泰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写好游记的前提是细致观察,做到胸有成竹了。我们才能把游记对象写得饱满、可感。
再者,写景散文除了写景状物外,往往还需要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诸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相关内容。这样,就拓宽了散文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和可读性,深化游记的主题。如散文家吴伯箫的游记《难老泉》,引用了较多的传说故事来表现历史和风土人情,并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时代的变迁,自然丰富了游记的内容。再如,姚鼐《登泰山记》写由山麓到山顶路线时,其间提到“三谷”,当说到“中谷”“东谷”时,分别作了简要的考证说明,融地理知识于其中。
写景游记多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表达作者对祖国山川的认识或讴歌。但也可表达作者感悟或见解。比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作者写华山洞、写断碑,目的是为了引出后文的“理”——干事情要“有志”,做学问要“深思而慎取”。这种游记的风格让我们耳目一新。还有,和王安石同时期的作家苏轼,他的游记《石钟山记》作者考察石钟山的名字由来后,留下了自己强烈地感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总之,只要我们平常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好写景游记散文就能得心应手。
[例文]
唐河夕照
张宇哲
阴雨的天气,天空灰蒙蒙的,让人觉得沉闷,但是入夏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会变的。你瞧,西边的天空忽然间射出数道金闪闪的光,这金灿灿的光照亮了西边的天空.忽而,从闪亮处跳跃出二轮明媚的、娇艳欲滴的太阳.顷刻间,天空的阴云纷然瓦解,躲得无影无踪了。一霎时,房顶上,树叶上,街道上洒满了灿灿的金光。这时候,村庄,街道,人们等都融入在金碧辉煌里。
唐河两岸的景色更是美丽迷人、绚丽多姿。清澈的河水,映照着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岸边郁郁葱葱的芦苇,浓郁苍绿的榆树,婀娜多姿的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摇曳着。这时候,夕阳已姗姗西下,落日的余辉使两岸的色彩更加美艳了。绝佳的一幅山水画呀!
河的两岸,河堤筑的很高,高处延伸下来的斜坡上绿树葱茏,浓荫蔽日。置身在这大自然的所在,感到有说不出的静谧、清爽、恬适。再远处斜坡上是绿茸茸的青草和野花。这野花有黄的、白的、紫的。黄的花,金灿灿。光灼灼,是那样的鲜艳夺目;白的花,密密匝匝,洁白耀眼;紫的花,一串串,一朵朵迎风摇曳。这些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绚丽缤纷,瑰丽迷人。
太阳快要落山了,此时此刻,已不再那么金光闪闪,而是成一个红彤彤的大圆盘了。它那红光染红了西边的天空.而这彩云又是千姿百态的,它一时慢悠悠的飘荡,就像天上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又一时汹涌奔腾,就似千军万马在飞奔驰骋,一时又像雄姿矫健的苍龙,一时像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时又像峥嵘嶙峋的境岩峭壁,变化奇幻,有说不出的奇光异彩。
红彤彤的落日,火似的云霞,映照在澄碧的河水里,使河水闪烁着一片红光,而微风吹过,河水泛起层层涟漪,使那红光一闪一闪的,这红光和河边的蓊郁的树及芦苇的倒影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这画奇妙、瑰丽。这时布谷鸟在田野上“咕咕”的叫个不停,叫声是那样的圆润、悠扬;不知名的鸟也在凑热闹“啾啾”“啾啾”的叫着,也是那样的清脆、嘹亮,婉转动听。这时的河边更显得清幽。
雨后的傍晚,这河边的景致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呀,但这又是极其平常,极易觅到的景致。只要我们的心徜徉在大自然的天光里,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和谐的。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到处洋溢着美,充满着和谐,要不,罗丹怎么会说“我们的生活到处是美的,说缺少美,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点评:这一篇写景散文,文质兼美。写景抓住了特征,落日、云霞、河水等都打上了时间的烙印;描写细腻,这里既描写了唐河水的澄碧,落日的美艳,更重要的是对唐河两岸的花草树木的描写、云霞的描写以及落日的动态描写,这都很好地渲染了“唐河夕照”的主题,使之不再单调。再者,结尾引用,让理性的思考带了出来。应该说是点清之笔。
作者单位:河南省唐河县第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