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菠
[摘 要]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市场经济深化,而原有的旧体制根深蒂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与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管理实践领域变得更加广泛而复杂。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如何增强区域竞争力及其研究和指导现代区域发展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宏观全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城经济 管理 深化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管理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与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学共同研究的具有多学科竞争性质的研究领域。区域是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划分可以是经济区,几个经济密切联系的省也是经济区,或者独立的省级、县级行政区也是完整的经济区。但通常来说,一个经济区是指以区域内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以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例如我国当前实行市管县,实质上就是区域经济管理中最典型的例子,也是本文所指的区域经济管理的主体。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行区域经济管理尚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因为我国向市场经济改革的逻辑起点是政府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旧体制的历史遗产十分沉重.我们无法割断历史而只能将它作为起点,并把它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的东西。我们往往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去规定政府行为,而是在政府引导下“创造性”地进人市场经济。
二、区域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
西方国家在政府管理经济和自由市场(即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历史上资本主义曾长期信奉古典经济教条,主张完全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政府尽可能不干预经济。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有力地证明了“市场失灵”,“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强化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但七十年代的“滞胀”使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无效”,从而又将经济管理理论推向另一极端。但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运行的理论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滞胀”间翘,这又为凯恩斯主义的复活提供了依据。新凯恩斯主义虽然有力地支撑了政府干预理论,但其模式所推断的政策后果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两个极端,它们在社会经济到底是由市场自动调节,还是由政府“主动干预”来实现经济均衡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分歧。
综合国内区域经济管理的观点,较为一致的看法为区域经济管理作为政府机构实施其经济职能的根本,对一个行政区范围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实施其影响力。区域经济管理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区域的体现,既可以目标相同,以强化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也可以相互制约,以弱化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带来的副作用。尽管区域经济管理在一定限度内有独立性,但不能违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只能是对它的补充有观点主张区域经济管理的“企业化”,将经营区域与经营企业相类比,还有观点认为区域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是政府信息充分和政绩的激励机制。主流观点认为区域内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完善发展增长点,就要使增长点及其周围一些经济联系特别是联系紧密的地区,共同组成具有自身经济特点的经济区。
三、现代区域经济管理应具备的理念
研究现代区域经济管理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内在需要,区域经济发展将有力的促成区域大市场的形成、解决就业和支持地区GDP持续增长。但是,我们要修正原有的固有陈旧观念,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参照发达国家区域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实际,提出管理区城经济的新理念,为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参考。
(一)首先,实施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应该是学习型政府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政府管理职能正在经历巨大的制度变迁。同时,政府作为管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其策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共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目前,质差异的最主要方面表现在政府管理人员对自身定位的认识上,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经济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充满了官本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了服务能力,降低了服务质盆,有损于政府的形象。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在我国地方性市场的建设中,我们随时都可感受到政府的存在及其所发挥的力量,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原来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市场或市场不足,地方政府在管理区域经济和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一味强调政府作用而忽视完善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经济调控和经济发展功能是不利经济发展的。无论是举世瞩目的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还是温州的皮鞋服装市场等民间场,开始都是自发产生。
(三)树立经营区域的观念
所谓经营区域,就是利用市场手段,将区域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从中获得收益,再将这部分收人投人到基础建设的新项目,走以区域建设区域的市场化之路,实现区域的滚动发展。一方面要实行区域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区域建设资金的来源。
(四)数字化、信息化的政府管理。
数字化与信息化等现代性技术的发展,将区域的生俘空间由单一的物理世界扩展到数字化虚拟世界,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固有屏障,而且给既有的行为方式、制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以巨大的冲击和振荡,对政府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区域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区域经济管理的深化
区域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区城经济与发展变化规律,据此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与配合,使之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取得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深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坚持区域统一规划和指导原则
区域是个完整的系统,各子系统只有在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各行各业之间才能合理布局,合理投资建设。历史已经证明,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割断了区域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各自为政,造成重复建设。
其次大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在传统经济体制时期,我们往往把国有大企业与先进生产力联系起来,把非国有中小企业与落后牛产力划等号。
第三,推进区域管理的制度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时代要求我们对现行区域管理机构设置和决策程序进行重新设计、政府建立在分级机构基础上的信息,资源优势逐步弱化,要求人力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对现行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和决策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加强纵向的决策分散化和横向的部门间协调,以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经 济外向型和思想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科技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分析和吸纳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区域要积极参与区际间甚至国际间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增强区域的创新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努力建立在国际游戏规则基础上的外资、国资和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环境,目标是把国际资本融人本土经济,本土经济按全球化轨道来运作。最终目标是以本土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格局。同时为区域提供一个与其他区域甚至同世界接触的窗口,通过宜传、报纸、电视等手段向区域内的群众传播改革开放的思想,使之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吕德雄,管理现代化,管理优化,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3,(1)
[2]叶南容、李芸,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诞生演进(J),南京,东南大学学报,2002,(2)